廚餘養豬新制上路,要增養還是離牧?小場養豬戶兩樣情

農委會今(15)日宣布,10月1日起將輔導199頭以下小型廚餘養豬轉型為飼料養豬或退場。消息一出,國內廚餘養豬場幾家歡樂幾家愁,桃園市的小型廚餘養豬戶傾向增養,台中市的小型廚餘養豬戶部分打算離牧、部分不知所措,且由於廚餘養豬多為本土黑豬,上游的種豬場也擔憂未來生意受到影響。

對於新政策,以廚餘飼養190頭本土黑豬的陳先生表示,若要增養到200頭以上,必須依《水污法》設置三段式污水處理設備,但畜舍所在土地是租用的,面積有其限制,也難再增養;販售豬隻給肉豬場的豬販廖小姐也表示,部分200頭以上的大豬場同樣惴惴不安,「抓黑數沒問題,但合法的業者也被針對,新的疫情來,標準難道又要提高?」

廚餘養豬新制衝擊小型養豬場,多為黑豬(照片來源/鄭育松)

新制上路將影響國內3.6萬頭豬,本土黑豬衝擊最大

農委會統計,目前取得檢核再利用資格的養豬場有676場,共約44萬頭豬,其中有273場規模不到200頭,總計36449頭豬會受到新制影響。據農委會資料顯示,受影響的廚餘養豬場分佈的前三大縣市為桃園市68場、新竹縣58場以及台中38場。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將優先鼓勵273場小規模廚餘養豬場增養至200頭以上,小規模廚餘養豬場若不想擴大規模,則應換成飼料,農委會會提供飼料補助,否則就申請離牧,豬農可獲得獎勵金,「這次的離牧方案是最優惠的一次。」

桃園豬農有意增養、台中部分豬農財務難負擔,恐將離牧

對此新制,桃園市養豬協會理事長曾文湖表示,目前養豬規模不到200頭的會員們多傾向增養,「約三分之一的豬農都有意願」,協會預計週五開會討論,但增養也必須變更牧場規模登記等行政程序,而新制10月就要上路,期盼中央可以盡可能簡化繁瑣的程序,讓豬農們可以順利增養。

相較於桃園的增養氛圍,台中市相對不樂觀。台中市廚餘養豬協會理事長張進發表示,對於飼養不到百頭的會員都是「勸離不勸增」,因為要增養到200頭以上,豬農需要更大的土地空間以及更新設備,有的豬農財務難以負擔,有的豬農則是土地取得困難。

台中市廚餘養豬協會的會員陳先生表示,目前飼養190頭豬,若要增養到200頭以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必須依《水污法》設置三段式污水處理設備,但畜舍所在土地是租用,自己並無所有權,「我現在的高溫蒸煮和污水處理設備雖然是簡易的,但環保局來看過好幾次都是沒問題的。」

陳先生對於新政策感到手足無措,他表示,自己跟著父親養豬20多年,一直都是用廚餘飼養,也試過給黑豬吃飼料,但黑豬的成長速度變慢,且飼料價格昂貴,換成飼料要達到經濟效益則需設置自動化設備,不僅自家員工會失業,自己的財務負擔會更大,「當初為了買設備,我跟銀行借了一百多萬,現在還沒還清,新制度上路,我要怎麼生存?」

小型養豬場場內,一桶桶廚餘正倒進蒸煮槽。(攝影/林珮君)

種豬場未來客源減少,豬販為豬農抱不平

不只肉豬場,種豬場對於新政策也有些憂心。屏東內埔本土黑豬產銷班班長曾仁德表示,農委會新制是不分種豬及肉豬,所有豬場都適用,產銷班主要生產種豬,提供給肉豬場飼養,目前有65位班員,九成都是飼養母豬,飼養規模為50至300頭以內。

曾仁德說明,不同於本土黑豬的肉豬場,種豬場都是食用飼料,因為廚餘多來自都市的家庭及餐廳,但本土黑豬發源於屏東六堆,種豬場多集中在人口數較少的南部,廚餘取得不便,才會選擇使用飼料,政策對於產銷班雖無直接衝擊,卻有間接影響,「這政策會讓我們的客戶會變少,班員飼養頭數也可能下降。」

從種豬場販售本土黑豬給肉豬場的豬販的廖小姐表示,黑豬跟白豬的飼養方式不同,換用飼料經濟效益會下降,而增養則需要添購新的設備,小場就是因為口袋不夠深才難增養。三年前為了防疫,很多豬場砸錢添購設備,且高溫蒸煮規定嚴格,必須上傳數據及圖片,自己的客戶全部都符合法規。

廖小姐為豬農感到不捨,她表示,自己的客戶即便是200頭以上的大規模廚餘養豬場,對於新制也是惴惴不安,因為199頭以下的小場一切合法,卻被沒有牧場登記的黑數違規使用廚餘養豬波及,「下一次有新的疫情,標準難道又要提高?」如此做法只會讓國內本土黑豬越來越少。

延伸閱讀:

農委會祭補助要求轉型離牧, 273小型廚餘養豬場受衝擊! 豬農質疑政策倉促

199頭以下小型廚餘養豬場,10月起恐被迫強制退場!黑豬農首當其衝,專家:不應扼殺生存權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