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統計》糧食自給率又降,食米量創史上新低!進口雞肉大減,遠洋漁業復甦

2021年《糧食供需年報》9 月底公佈,糧食自給率再度下降至 31.3%,國人食米量也創史上最低,來到 43.0 公斤。這兩個數據已經是連三年雙雙下降,農委會分析,糧食自給率與食米量失守,主因是去年氣候異常,稻作減產導致,也因疫情縮減餐飲業用米、國人飲食西化而持續低迷。

另外國人食肉習慣逐漸以白肉取代紅肉,刺激國內家禽生產量提升,自給率增加 2.6%,不過疫情導致進口雞肉減少,整體肉類進口量比前年大降 15.3%。至於蔬果也受到氣候影響而減少收成,進口量因此提升。水產品方面,部分遠洋漁業產量復甦,提升自給率與出口量。

乾旱減產加上疫情干擾,糧食自給率與食米量守不住

2021年以熱量加權計算的綜合糧食自給率為31.3%,比去年再下降0.4%。農委會分析,雖然家禽肉與水產類生產量提升,但2021年氣候乾旱,讓稻米、蔬菜與水果生產量縮減。其中稻米自給率比2019年減少8.1%,主因是稻米部分第一期作停灌,產量減少14.6萬公噸所致。

不僅糧食自給率下降,食米量更來到歷史新低,每人每年食用量為43.0公斤,比上一年少1.1公斤。反觀麵粉攝取量持續攀升,達38.7公斤,與食米量差距越來越近。農糧署糧食產業組組長林傳琦認為,最大原因是Covid-19疫情影響了國人米食消費量與習慣。

林傳琦解釋,疫情開始後,台灣觀光產業受衝擊,飯店、餐廳等業務用米需求降低。而Ubereats、Foodpanda等代送餐飲興起,消費者能快速取得餐點,不過也增加非米食類食物的取得。此外,學校供餐有固定用米比例,但疫情讓學校停課頻繁,學生在家中就不一定是吃飯作為主食,使得食米量下降。

林傳琦坦言,農糧署認定食米量近年皆會受到疫情影響。尤其台灣在2021年度疫情比爆發初期更嚴重,「不意外2021年食米量下降」,且預估在短時間內難以回升。他表示,農糧署除了抑制食米量繼續下探,也會積極增加大眾接觸米食的機會。

肉類進口量下降,疫情影響國外雞肉進口

肉類方面,去年國人年食肉量下降至84.1公斤,整體肉類進口量也比2020年下降15.3%。農委會分析,主要原因是家禽肉進口量大幅縮減8.6萬公噸,又以美國的進口雞肉減少最多。不過豬肉進口量則增加7836公噸。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說明,Covid-19疫情使歐美國家去年的雞肉生產減少,物流供應鏈也受阻,船運成本提升,導致雞肉貿易量變少。不過今年疫情趨緩,物流鏈逐漸疏通,雞肉進口貿易量預計會回溫。

至於豬肉進口量增加,江文全分析,主要是加工肉品,因國人對歐洲國家的火腿、煙燻豬肉等加工豬肉品接受度提高,餐飲與通路的使用與販售量皆上升。他也強調,冷凍豬肉進口量並沒有明顯提升,對比2019年只增加1814公噸。

反觀去年國內的肉類生產量穩定成長,上升至164萬4763公噸,也讓自給率增加2.6%。其中家禽肉產量上升最多,光是雞肉就增產2.8萬公噸。不過國內豬肉生產量反而減少1.9萬公噸,抵銷部分家禽肉增幅。

對於國內雞肉與豬肉的消長,江文全表示,因為健康等考量,國人趨向攝取白肉,反之降低紅肉消費量,與歐美等其他已開發國家相似。而白肉雞生產週期快、飼料利用率效果較好、市場產品開發較多,故而成為主要肉類來源。

氣候變遷打壞蔬果收成,進口量攀升,馬鈴薯需求增

蔬果部分,去年的蔬菜與水果生產量縮減,進口量卻增加,光是水果就進口了59.4萬公噸,其中又以蘋果最多。比去年增加的4.3萬公噸進口水果中,柑橘類就佔了一半,增幅最明顯。農委會分析,主要是受乾旱及豪雨影響,導致蔬菜水果減產,進口量因應需求而提升,致使蔬菜和水果自給率下滑0.7%與2.1%。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陳立儀說明,近年氣候變遷劇烈,去年又有明顯乾旱,影響多數蔬果產量。他分析,柑橘類在3、4月遇到明顯降雨,導致柑橘落花而降低產量。至於鳳梨總產量減少,部分原因可能是台糖收回一些田地導致。

國人每人蔬果年攝取量下降,薯類卻增加1.3公斤,原因是馬鈴薯國內生產量與進口量皆增長,反觀甘藷生產量卻因栽種面積減少而下降。陳立儀解釋,馬鈴薯通常為速食業者製成薯條販售,近年需求大幅增加。不過他也說,疫情導致國際馬鈴薯價格提升,已經有國內業者減少購買馬鈴薯,轉以國產甘藷替代。

2021年蔬菜與水果出口量皆略幅縮減,而出口比例與2020年相比較無變化。鳳梨出口量下滑,釋迦出口量則是近十年最高。陳立儀分析,中國在去年3月開始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影響鳳梨出口,而中國禁運釋迦的時間靠近去年中秋,衝擊尚未在數據上呈現。

國際漁港解封,遠洋漁獲增產,魷魚捕撈量高

國內水產類的生產量較2020年增加,並讓自給率回升13.4%,出口比例也跟著攀升。農委會說明,主因是頭足類漁貨資源回升,生產量大幅增加9.3萬公噸所致,以魷魚的貢獻最大。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分析,魷魚屬於生命週期較短的「短期生」漁獲,每年捕撈變動性較高,推測是2021年魷魚數量龐大而提升捕獲量。

水產類粗分遠洋與養殖漁獲,林國平解釋,遠洋漁獲以野生捕撈為主,捕獲量容易受到漁場變動、氣候變遷等影響,年度落差明顯是正常現象。魷魚、秋刀魚等短期生漁獲,每年捕撈量差距更比鮪魚、旗魚等「長期生」漁獲顯著。此外政策通常會限制長期生漁獲的總捕撈量,所以歷年生產量相對穩定。

近年鮪魚、旗魚生產量較低,林國平認為,主因仍是疫情干擾。遠洋漁船需要進出國外漁港基地,而Covid-19爆發初期,國際漁港關閉,因此影響台灣遠洋漁貨作業。不過從去年底開始,國際疫情趨緩,進出國外漁港基地順暢,會讓遠洋漁獲慢慢復甦。例如鰹魚2021年產量為18.9萬公噸,已經回溫到疫情前的狀態。

另外鮪魚與鯖魚進口量皆達到近年新高。推測可能是因為去年度台灣疫情升溫,國人自煮傾向採買好保存的薄鹽鯖魚片或是罐頭,進而提升這兩種魚類的進口量。

相對於遠洋漁獲,養殖漁獲近年產量較無劇變。林國平表示,漁業署自疫情開始,補貼養殖漁戶整池消毒,維護養殖池品質與產量調節,部分文蛤漁戶暫停生產,讓近年產量有小幅下降,但不影響供應國人食用。他也認為,要把生產環境顧好,來年才能穩固養殖漁獲產量。

多吃米食是提升自給率關鍵,主打「飯糰」外食自煮兩相宜

糧食自給率和食米量雙雙下降,是一大警訊,該如何止跌提升?林傳琦說明,台灣疫情逐漸緩和,觀光產業復甦,業務用米量預計會回升。由於疫情影響國人飲食方式,農糧署會努力增加米食的方便性,以提升國人選擇吃飯的比例。

「今年我們會以飯糰為主軸」。林傳琦分析,飯糰相當常見且容易購得,自製也很簡便,未來會推廣在家中輕鬆做飯糰,讓國人吃更多米飯。過去農糧署曾舉辦炒飯比賽,今年也將舉辦飯糰比賽,並輔導得獎成品至通路販售,增加飯糰曝光度也刺激國人購買。

至於近年流行的米穀粉,通常做成比較蓬鬆的蛋糕、麵包,但目前用量仍不高,對實際食米量幫助有限。不過林傳琦強調,「米穀粉的推廣有其必要性」,米穀粉可讓米製品更多元,國人更容易接觸米食,強化日常食用稻米的認知,且米穀粉無麩質、容易消化且飽足感時間長,若能增加取代麵粉的比例,更能兼顧國內食米量與民眾健康。

延伸閱讀:

2020統計》糧食自給率和食米量雙下跌!肉類攝取量超過米麵總和,成台灣人「主食」

2019統計》 糧食自給率又下跌!黃小玉暴增,肉類進口量創史上新高,國人食肉量超過主食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