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社子島,大家腦海浮現的印象是不是「容易淹水、工廠火災、環境髒亂、違章建築」等負面標籤?其實它有豐富的宗教文化、美好的人情風景和美麗的河岸水路,更是臺北市重要的葉菜產區。然而 50 年來輪番上任的政治人物提出各種開發計畫,從「色情專業區」、「海上遊樂區」、「河濱之春」、「臺北曼哈頓」到「生態社子島」,無一不是將這片首都僅餘超過三百公頃的土地極盡經濟利用,而忽視了在地居民、地方文化與自然環境條件。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廖桂賢帶領三位作者一起完成的《城中一座島》,爬梳社子島百年文化,讓讀者超越刻板印象,認識它豐美的面貌。不只如此,她還以多元的角度批判台灣的土地徵收制度,希望大家從社子島開發案出發,一起來思考臺灣需要什麼樣的都市計畫?
(以下內容摘自《城中一座島》一書,由春山出版授權,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且為閱讀需要調整部分擷取內容,更多精彩文字請詳見該書。)
居民在社子島形成「家」的認同
「以前哪有社子島人,那是你們臺北人給我們取的。」簡單的一句話,展現出在地人最真實的自我認同。
從延平北路七至九段,被淡水河與基隆河所環繞,從空中俯瞰像是鴨頭形狀的地區,外界對它貼上容易淹水、工廠火災、環境髒亂、違章建築等負面標籤,甚至說是臺北市最落後的地區:缺乏基礎設施,沒有商業區、高級住宅、科技產業,是一處化外之地。但在當地人眼中,這些負面形象卻都不是來自他們真實的生命經驗。
實際居住在社子島的居民來自各處,有些是清朝時期就來臺落地生根的漢人後代,也有經濟起飛時來臺北打拚的城鄉移民。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這些人不僅創造出獨有的空間樣態與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這裡有「家」的認同。那些「社子島」負面形象是外界所賦予的,而不是在地人的自我認同。
「你按佗位來?」(你從哪裡來?)如果在都市裡這樣問候,第一時間可能是以行政區域回答,像是士林、北投、三重、蘆洲等。但在島內,同樣的問題可能會得到「溪洲底」、「溪砂尾」、「浮汕」、「浮洲」的答案,這些地名就是島民的在地認同。在島內,居民不將社子島視為一個共同體,而是有著更細緻、更在地生活化的聚落範圍指認。透過聚落、家族姓氏、長輩、鄰居等線索來指認出住家位置,也更容易牽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島內,用這樣的在地知識找路,比起在Google Map上輸入門牌號還更有效率許多。
信仰文化深植社子島居民的基因
「社子島的居民很常拜拜,除了初一、十五之外,每個月不同的節日、神明生日,從年頭拜到年尾。」在社子島,「拜拜」是許多居民的生活重心,出入經過拜一下、家有喜事、生活不順,各式疑難雜症、好事壞事皆可拜。從百年前的漢人移墾社會至今,代代傳承,人們對信仰文化的重視,早已深根社子島居民的基因中。
有形與無形的傳承之間,信仰凝聚眾人共同參與聚落公共事務、形成稠密的社會網絡,整個島上的人、神、靈、物、土地,聚合成一難以輕易剝離的集體,集體中不同的群落有著各自的個性與邊界,形塑成今日的社子島。在島上,信仰文化依據發展的時間與緣由約略可分成原鄉信仰、血緣生根的共祀組織,以及落腳島上所長出來的在地信仰,不同類別之間也隨時間相互影響,交織出獨特的在地認同。
第一種原鄉信仰,是屬於較大範圍,與移民文化有關的廟宇及祭儀。第二種落地生根的「祖公會」和同姓氏的宗親有關。第三種就是隨著聚落發展逐漸演變出來的在地聚落信仰,包括土地公、水神、陰廟,或是從特定家族擴展成為聚落共同信仰的廟宇,如玄安宮、舍人公、鎮安宮等。
從百年前移民帶入的信仰文化再到拓墾時期在地發展出的神祇,至今兩、三百年的時間裡,社子島人並沒遺忘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且在一次又一次的儀式、輪值中,建立出社子島的信仰文化與認同。
社子島的四季是用生態寫成的
正值春季,大條溝旁,成排高聳防風的刺竹背後是平坦的美麗農地,有經驗的老農留下了田畦邊的野花任它開放,保留著一代代的原生野花草,一叢叢的鼠麴草站得直挺,金黃色的小花密生於枝端,它的花與葉正是道地草仔粿所需要的色香氣。而強烈對比的是定期噴灑農藥與除草劑的田地,作物以外的土地乾硬,不見野花草與生物的蹤跡。
進入夏季,蝌蚪已長出了前後腳,有些已是幼蛙,可以離開水在石頭上呼吸,甲蟲、天牛、空蟬殼也出現在田中的植物上,水蠆羽化成蜻蜓,飛入田旁的竹林與林地裡度過炎夏,眾多家燕最愛穿梭在圳道上,來往的人車對牠們來說如牛步緩慢前行。溫暖的季節也是蛇類活躍的時間,但蛇輩其實十分膽小怕人,赤背松柏根(臺灣小頭蛇)總是躲避著農人的腳步,霎時消失不見。炎炎夏日對農人來說只能種植瓜類、茄類、玉米等,但這些開花結果的作物讓飛蟲、螞蟻、瓢蟲勤奮地穿梭其間。
秋季水塘顯得寂靜,青蛙已經離水跳到田中,樹蛙則是躍進了農民栽植的果園、竹林;許多不同的蝴蝶出現在蜜源的花卉上,蜻蜓、豆娘數量突增,傍晚成群飛舞在田的上空。秋末,高溫退去,許多野花開始開花,馬蘭、艾草、仙草令蜜蜂再次瘋狂,細細密密的嗡嗡聲讓農民發現,在田中還有跟他們一樣辛苦得到甜美收穫的一群夥伴。
到了冬季,生物的活動減少,冷涼的氣候在臺灣是個種葉菜的好時節:芥菜、青江菜、白菜、花椰菜、甘藍等讓人想到過個好年的菜,是農人最期待的收穫季節。
這是社子島小農們所見的一年。
社子島是臺北市葉菜產區
社子島農地之於先民的價值,在於可以繼承,永遠有產出。十九世紀創立李復發號的先人們,想著如何讓後代公平繼承這些農地,就算水淹風襲也不能讓一部分的子孫餓肚子,十年重新抽籤與流失地互補的機制,在於互相幫助並從農損中恢復。近五十年來交通運輸變革到農產運銷公司成立、高速公路全線通車,讓大臺北以外的農產品能夠大量快速地向中央集中再分配至地方市場;因城鄉產業分工,使出租農地給其他產業使用利潤更高,造成都市農地與農戶失去價格上的競爭力後流失。
社子島的農業在氣候變遷與糧食永續議題下,扮演重要的角色。社子島的農業具備少量多樣、多元販售等特性,以地方分散式銷售至市場、柑仔店、鄰里,因食物里程極短,減低了不必要的碳足跡。臺北市九成以上蔬菜供應是由高速公路運輸的中央集中販運,若交通中斷,社子島還可維持農業功能,至少臺北市仍有蔬菜供應來源。
維持並健全社子島的農業生態系,除了因應糧食危機,也能呼應「臺灣里山倡議」,在另一層面還可落實都市提升生態系服務、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環境教育意義。臺北市僅餘的兩個適合種稻種菜的沖積良田—關渡平原與社子島,前者為臺北市唯一的稻米來源,後者為臺北市葉菜產區,應該要細緻規劃未來利用與發展方向,讓僅剩的農地生生不息。
「一坪換一坪」的謊言
隨著臺灣從農比例下降,大片農地成為政府眼中最好利用的開發資源。政府以繁榮地方為願景提出開發計畫,框定基地範圍,再以區段徵收取得私人土地,徵收所獲得的土地一部分作為徵收補償發還給原地主,稱為「抵價地」。然而,抵價地發還的計算基準是以土地「徵收時」的補償費換算為土地權利價值,再除以「徵收後」欲選配街廓的每單位面積土地價值,換算後若不足單位最小分配面積,還須另外繳納差額地價,或者與其他人合併計算重新選配,不然只能領取徵收補償費,而不能於開發後配還土地。
舉例來說,某地主原本持有一百平方公尺(約三十坪)農地,徵收價格每平方公尺以一萬元計,則土地徵收補償費為一百萬元。假設換算後的土地權利價值為一二○萬元,地主欲選配的住宅區為每平方公尺三萬元、最小分配面積一百平方公尺,則這位地主所有的權利價值只足夠配回四十平方公尺,因未達最小分配面積,除非這位地主能補足六十平方公尺的差額地價,即一八○萬元,或找到其他被徵收地主合併計算權利價值、重新選配,否則就土地被徵收的部分最終只能領取一百萬元的徵收補償費。
民間流傳區段徵收後「農地變建地」確有其事,政府透過都市計畫及區段徵收取得大片土地,重新規劃街廓為住宅區、產業專用區、商業區等可建築用地,然而因農地徵收價格低、建地價格高,當地主選擇領回抵價地,根本不可能「一坪(農地)換一坪(建地)」,更別提尚有最小分配面積的門檻,導致多數小地主最終只能選擇領取補償費,搬離原本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