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社子島01》台北最後的鄉村!種菜燒香收留流浪神,守衛「心內的鑽石」的人們

社子島的一天,從凌晨三點開始,一盞盞頭燈亮起,搖曳著像是菜園裏的螢火蟲,專業菜農每天搶在陽光把露水曬乾前,採收鮮嫩蔬菜供應市場。島上有170公頃農地,粗估仍有上百戶小農,收成蔬菜每日供應大台北,尤其以地瓜葉佔去台北市1/4供應量,專門供給餐廳最新鮮的上好蔬菜。

「這裡的老人家還在依照農村的節氣過生活,就會講白露、春分要播種,」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說,這裡的居民對土地有很多記憶,祖先來台兩百多年,許多人還記得自己是第幾代來到社子島。

「哪一年下霜雪、哪裡抓泥鰍,這些美好的回憶,讓許多社子島人產生歸屬感,不至於在繁華的大台北迷失。」這些種種稀鬆平常的生活細節,現在面臨開發徵收的時候,卻反而讓她覺得格外珍貴,「只要穿過洲美快速道路,踏上社子島第一秒開始,就讓人覺得放鬆。」

社子島的農民郭奇山,每天凌晨三點摘菜,平均每日摘取一百五、六十公斤,以此為生。(攝影/林吉洋)

渾然天成的長照社區,不想搬到大樓失去人情味

面臨區段徵收的開發,社子島居民曾跑到距離最近、因「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開發案而被區段徵收的洲美里,了解安置宅的生活狀況。社子島的里長謝文加說,「有1/3的人沒有得到配置宅而搬走,也有1/3的人因為無法負擔貸款而賣掉安置宅,最後1/3的人繼續住在大樓裡。」

「不過洲美人搬進去住大樓後,都找不到路回家,每個門都長得一模一樣,大門關上誰也不關心誰,光是看到洲美那樣就覺得很恐怖。」李華萍形容,由於周邊土地被推平,毫無生活機能可言,反而失去以前的田園生活與鄰里互相照顧的人情味。

「如果是這樣的結局,那還不如保留原本的生活。」她心想,沒有公園但到處就是菜園綠地,鄰居互相交換蔬菜,去搭公車的女兒,沿途有鄰居長輩彼此問候,社子島緊密的鄰里關係,雖然交通稍不便利,卻充滿溫暖與安全感。

對許多社子島人而言,這塊土地就如同那首讚頌社子島的純真與美好的歌曲:「心內的鑽石」,珍貴非凡,旁人卻無從體會。

自救會結束陳情行動,眾人回到社子島的聚會點菜寮享用米粉湯,華萍難得露出輕鬆的神情。李華萍認為,社子島溫暖充滿人情,區段徵收卻將破壞一切(攝影/林吉洋)

母雞抗老鷹,使出洪荒之力護衛家園

「社子島就是鄉村,這是我的家,在社子島變成失智老人其實不用擔心,濃厚的鄰里關係自然變成一個長照社區 。」李華萍說,經過幾年的抗爭,島上居民越來越了解社子島的特色,越來越認同自己的地方文化,反而不再羨慕台北市的繁華高樓。

不過,抗爭需要付出代價,李華萍因阻擋市長座車及網路言詞交鋒而挨告,現在已經兩件官司纏身。

問她會不會擔憂,她笑著說「當然會」,還用老鷹捉小雞遊戲比喻,「想到後面還有那麼多鄉親扶老攜幼,我就覺得要使出洪荒之力,站在前面擋住老鷹,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不一會她改口,「真正的母雞是鄉親團結的力量,當我心情很沮喪的時候,這些大哥哥、大姊姊會給我鼓勵跟安慰。」

李華萍的樂觀開朗藏不住絲絲白髮,仍一無反顧在各個抗議現場鼓舞氣氛,帶動自救會抗爭吶喊。她口中的「大哥哥、大姊姊」,其實就是社子島自救會的阿公阿嬤級成員。

自救會阿嬤成員:白天抗議,半夜燒香,祈求神明保佑社子島

四月時,台北市都委會審查社子島開發案主要計畫,一聽到會場傳來通過的消息,一些老人家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只見一位白髮阿嬤拿出的預備好的哨子,拚命吹出尖銳的哨音,表達最憤怒的心情。

阿嬤名叫楊陳阿住,今年82歲,只要自救會發布動員令,她幾乎無役不與,早早收拾家務趕緊集合。

自救會成員楊陳阿住阿嬤,時常在清晨醒來跟神明祈禱,保佑社子島不要被拆庄。(攝影/林吉洋)

在旁人簇擁下,起初不願分享的楊陳阿嬤,說出她心中的秘密。原來,為了怕人家看到會笑她,楊陳阿嬤總是趁半夜裡爬起來燒香,跪在佛桌前向神明告解傾訴不安的心情。

「如果不是不得已,也不會跑去跟官府作亂,畢竟就只剩下這個破厝仔棲身,不想搬家也不想留給子孫債務,拜託神明保佑,讓開發案撤回,子子孫孫繼續在社子島生活。」虔誠而普遍的信仰文化,是社子島的一大特色。

社子島雖然不大,但是各式宮廟有八、九十座散落全島,角頭文化也特別盛行,光是福安里溪洲底一庄,就可以分為塭寮、戲台口、中窟、下竹圍四個角頭。各庄都有自己的土地公,每年元宵的「夜弄土地公」繞境活動,各角頭並非花錢聘請陣頭,至今仍以動員庄內青年參與為主,保留十足的庄頭文化。

社子島的夜弄土地公儀式仍保留傳統庄頭文化,陣頭所有成員仍是庄內青壯男子擔任。(攝影/林吉洋)

集資維護「流浪神」小廟,專門收留漂流上岸的神像

社子島豐富的信仰生活,反映在日常當中。自救會的固定班底王木琳,笑稱自己「明年就可以拿老人卡」,躲過三次癌症的他,現在仍菸不離手,一副如同仙人般,苦中作樂的的豁達姿態。

他每天三、四點起床,習慣先把社子島九大庄頭的角落小廟先走一輪。他的想法是那些大廟、庄頭公廟不缺香火,反而是四散角落的小廟,因人口稀少無人奉祀,他把為小廟點香當成自己每日一天的開始,信仰裡面自有一套哲學。

在基隆河一側緊鄰自行車道的東山宮,是王木琳與鄉親共同捐獻維護的小廟,廟的特殊性在於專門收留「流浪神」,也算是神明的安置住宅。「社子島位在淡水河、基隆河匯流處,時常能夠撿到漂流上岸的流浪神像。」他解釋。

「社子島人很信神,在河邊撿到流浪神,都會請來廟裡供奉,如果有壞掉受傷,也會送去給專業師傅幫忙修復。」多年下來,眾人集資維持這座流浪神明安置住宅,樂此不疲。

每一尊撿回來的流浪神如果有殘缺受傷,王木琳跟慈善會的鄉親都會一一送去修復完工,因此每一尊都格外有感情。(攝影/林吉洋)

「不過說也奇怪,我們都會覺得這神明被人類丟掉無處棲身也很可憐,為什麼有人覺得把社子島拆光光、人都趕跑,無家可歸,一點都不可憐。」王木琳暗自嘀咕,流浪神的命運如同社子島人的化身,開發案的糾纏讓島民覺得前途未卜。

參與抗爭,社子島青年重新認識與定義家鄉

過去由於社子島生活機能停滯,小孩子越區到士林就讀相當普遍,也遭到市區小孩的有色眼光看待,甚至會隱藏社子島人的出身,長大以後也以離開社子島為榮,成為一種無法言說的創傷。然而隨著社子島反對徵收的抗爭運動,也喚起許多社子島年輕人對這塊土地的認同與參與。

有一群社子島的年輕人,在2018年起陸續參與社子島的自救會行動,甚至也開展出不同的文化戰線,他們帶領著外人走讀社子島,試圖讓市民了解社子島過往的傷痛與哀愁,也讓自己重新找到家鄉的定義。

柳志昀是青年團其中一員,參與抗爭過程中,經常代表社子島青年發言。小時候由於雙親工作忙碌,他在社子島的外婆家度過童年。長大後就學離開社子島,卻因為大學在台北就讀,又有機會經常回到外婆家。

由於限建半世紀,社子島內巷弄內彎曲狹窄,菜園與鐵皮屋舍交錯,卻是柳志昀童年的探險天堂。(攝影/林吉洋)

「究竟自己算不算是社子島人?」柳志昀走在童年成長的廟後小巷、菜園跟紅磚牆,以前絲毫不覺得有何特殊之處,但現在面臨拆遷危機,一磚一瓦都讓他倍覺珍貴。

「我在社子島有很多回憶,重要的人事物都在這裡,」在社子島的歸屬感與安全感,是其他地方無可取代的,他思索的結論是,「社子島也是我的家,是我生命裡面重要的一部分。」

藝術家看社子島:像巴黎瑪黑區和紐約雀爾喜

由於社子島開發案引發的漣漪,還包括一群與社子島朝夕相處的年輕表演藝術團隊,他們也在社子島看到了城市文明與鄉村文化交融的可能性。

「在市政府眼中,只有看到社子島雜亂無章,然而對藝術工作者而言,社子島卻是一個充滿包容性與可能性的都市空間。」基地在社子島的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認為,「台北市其他地方沒有這樣的空間,能夠讓表演藝術團隊生存,如果有,尾數要多加一個零,劇團根本無法承擔。」

社子島讓他想起了巴黎「瑪黑區」,以及紐約的「雀爾喜」,都是以蘊含多元文化、藝術氣息與創意市集聞名的城市聚落,這些地方早期都是城市的邊緣。

對李宗軒而言,光明面背後都有陰暗面,社子島被批評為違章充斥,然而它卻承載了很多台北市倉儲、工廠、物流產業、排練場與攝影棚,其實充滿活力。

「一個城市的偉大是能夠包容所有的事情,而不是只有一種觀點,大家共生共存共榮,才能成就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李宗軒認為,社子島蘊含的可能性,應該是這座城市的資產,而非負債。

福爾摩沙馬戲團製作《消逝之島》,向社子島這片充滿包容性與可能性的城鄉邊緣土地致敬。(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提供、王勛達攝)

田園城市的最佳實踐場域,當城市與鄉村不再對立,才能看見文化多樣性

「來過社子島的人,很容易召喚出他們自己的家鄉經驗,感受時空被凝結的鄉土記憶,這種氛圍無法用商業去比擬,例如『夜弄土地公』的文化,跟已經觀光化的大甲媽祖遶境完全不同,社子島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庄頭信仰。」對李宗軒而言,社子島的邊緣性與包容力,塵封的懷舊感,都是絕佳的創作靈感來源。

作為以社子島為基地的表演藝術團隊,他們以開發案為發想,創作一齣名為《消逝之島》的限地表演,一方面是向社子島獨特的魅力致敬,另一方面也想傳達:當城市與鄉村不再緊張對立,進步發展與在地生活不再是零和遊戲,才有可能看見文化的多樣性。

「社子島是比較接近自然、慢步調的環境,人們來到這裡,是希望找到一個喘息的空間。如果把社子島變成跟台北市其他地方一樣城市化,人們不就要去更遠的地方,才能尋求這種可以放慢步調的空間體驗?」對於李宗軒而言,台北市倡議的田園城市理想,真正實現的場域就在社子島。(文未完待續)

早年社子島與蘆洲同屬一個地方社會,往來舟渡、農耕關係密切。(攝影/林吉洋)

系列閱讀:

看見社子島01》台北最後的鄉村!種菜燒香收留流浪神,守衛「心內的鑽石」的人們

看見社子島02》區段徵收下被撕裂的孤島,親族爭產、里長遭罷免,50年矛盾一次爆發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