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偉大在於孕育文化,而非開發土地」── 社子島環評居民表達心聲

2月27日上午在台北市政府環評審查會第204次會議審查《社子島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社子島自救會在市府門口高舉布條批判台北市府:「小林滅村是人禍,社子島滅村是柯禍」高喊訴求;自救會要求台北市政府:「重新進行家戶訪查」、「說明安置方案、解決居民疑慮」、「環評列入社會及文化影響評估」、「平等尊嚴與居民溝通」

(2/27環評會前,社子島居民在市府前高舉布條,表達心聲。照片提供:廖桂賢)

以福安里里長謝文加、富洲里里長陳惠民為首的自救會,向市府表達居民心聲:居民樂見改善社子島環境的政策,但是社子島開發案影響四千多戶、一萬三千人,居民因開發案衝擊擔憂失去家園已十分焦慮,盼請市府誠實說明開發方案影響居民之部分,並詳盡說明安置方案解除居民疑慮。

影響萬餘人,評估程序卻無社會文化專業

環評大會召開前,居民因無法全數進入會議而產生鼓譟不滿,居民認為社子島這開發案,關切上萬人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應充分溝通,而非由官員與專家關門開會。由於環評委員換屆,現任的環評委員大多為工程、環工背景,不具備社會、文化背景的委員出席,自救會成員對此感到憂慮不安。

居民最關注的安置方案說明,環評大會上仍以防洪、填土、交通等工程技術方案說明,針對居民關切的開發範圍、安置方案與配套措施,在今日環評會議仍未有更具體的說明,引發居民不滿。

(由於市政府環評會議室禁止旁聽民眾進入,引發社子島自救會民眾一波鼓譟。林吉洋攝)

  北市府:未來社子島具備海綿城市滯洪、抗洪能力

身兼開發單位的台北市政府地政局開發總隊強調,社子島經504萬立方米填土墊高後、增加築高堤坊後可具備洪患抵抗能力,「生態社子島」方案包括中央生態公園,能滯洪吸收20萬噸雨水,提供未來社子島海綿城市特性。

關於交通計畫,社子島開發案包括四條主要幹道,除了現有延平北路、社子大橋外,另增設福國路延伸至社子島,以及連接蘆洲的社蘆大橋,預計將成為連接新北為一都會帶。

(社子島福安碼頭望去,對岸就是蘆洲,蘆洲與社子島過去以渡口對渡,居民往來密切,由於堤防高高築起,也阻斷社會的人文發展。林吉洋攝)

  學者憂慮:築高堤防不足以完全阻卻潰堤風險

台大城鄉所康旻杰教授、台北大學都計所廖桂賢教授在場聲援自救會,廖桂賢表示,社子島開發案防洪計畫不可完全仰賴9.65公尺高堤防,潰堤風險可能存在,質疑台北市府在錯誤的地區進行高強度開發。

康旻杰則指出開發案分兩期,第一期先拆除再安置,問題第一期就是社子島居民密集區域人口稠密,市府先拆屋徵地才來蓋安置住宅,居民失去家園,如何做到戶戶安置。而社子島未來規畫作為科技產業園區,事實上台北市真的有需求還是為了土地?

  「戶戶安置」不等於「一戶換一戶」,居民要求詳述安置方案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表示,市政府環評當中的家戶訪查率不到一半,而且許多問題含糊不清,開發案卻據此表示社子島居民同意開發案,問卷的評估明顯有誤,卻被援用為社子島居民同意開發案。另外,歷次的環評會議,居民最關切的開發期程、範圍界定、安置方案細節,居民始終無法得到滿意答案。

柳志昀也質疑,面對居民的質疑憂慮,市政府卻一再擱置問題繼續推進程序,甚至對基層里長提出的要求也置之不理,溝通會議淪為形式。自救會擔憂只要市府搶先取得開發同意後橫柴入灶,迫使居民失去籌碼而就範。

  環團:請市府面對社會衝擊、釐清居民疑慮

提供法律援助的環境權基金會律師郭鴻儀則指出,二階環評就是為了減輕開發衝擊而提出回應對策,面對社子島這一超大規模開發案,應當重視開發案的社會影響評估,這才是環評程序的重要價值。

環權會林研究員以高雄大林蒲遷村為例,居民訪查能夠做到每人訪查,地方公聽會也是召開六次。社子島開發案對聚落保存、未來的爭議處理機制會是一個重點。

(社子島獨特的信仰與風土文化,讓外人稱社子島是台北的庄腳所在,也反映出社子島濃濃的人情味,形成有別於都會文化的鄉土情懷。林吉洋攝)

  藝術工作者:城市的偉大在於孕育文化,而非開發

依據自救會成員李世勳表示,社子島提供許多台北市重要的社會文化功能,由於租金相對低廉,包括許多藝術影視攝影場地就設置在社子島,這些文藝場址未來的安置也必須要另外考量,在環評中也未見討論回應。

居民謝梅華則說,社子島居民並不指望開發案帶來一夜致富,相反的,社子島人希望一個三代同堂、安居樂業的家園,未來有可能會因為開發案而受到衝擊,開發期程長達十一年,諸多的不確定性才是居民擔心的地方。

在社子島設置訓練場址的福爾摩沙馬戲團經理余岱融發人深省的指出,一個城市的偉大在於孕育文化,而非開發土地,期盼市政府對社子島提出更深刻的省思。

經過居民、學者與藝術工作者的表達,社子島經過半世紀的限建,居住者與社子島這塊土地已經形成一個生態的平衡,造就台北裡獨特的文化區域。盼請市政府不要只有看到地產開發、科學園區的價值,用長遠的城市文明發展來看,社子島這塊土地有更多可能性,絕非只有全區剷平式的發展。

(社子島自救會青年陳鴻筠等,自力發起走讀社子島活動,藉由帶領公眾走訪社子島,了解社子島限建半世紀以來形成獨特的風土文化。林吉洋攝)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