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上下游 蔣慧仙 攝影/ 郭志榮
台灣小麥,好久不見!
近幾年,在喜願麵包的施總兼與有心農友的合作下,金黃的麥浪重新出現在台灣的農村地景上!
時間的軌跡往前推移到數十年前… 曾經,台灣的小麥田是阿公阿嬤那一輩的共同記憶。但在經歷了以農養工、農地休耕的種種變遷後,台灣小麥和雜糧的耕作逐漸衰微、消失,終至幾乎完全倚賴進口。
2008年,由於氣候變遷與乾旱的影響導致農作歉收,加上市場炒作、油價高漲,全球糧價巨幅上揚,國際小麥價格高居不下,第一次,我們驚覺到了「有錢可能也買不到」的「糧食危機」。
而這全球性的糧食危機,也正是台灣本土小麥復育的契機。
小麥抗旱,對乾旱或缺水環境的適應性較高 ; 在台灣,小麥可以搭配二期稻作收成後在冬天播植,不影響稻農收成 ; 可積極鼓勵休耕農地復耕種植小麥,活絡農村的生機 …在「糧食自主」躍升國際共同關注議題的今日,本土小麥的復育是挑戰,也是機遇。
然而,已中斷數十年的麥田技藝,要如何找回呢?
從生產端的品種選育、栽植技術、田間管理,到加工端的設備以及磨麥、製粉、配粉的技術,再到消費端的通路、推廣與行銷,每一個環節,對投入的農友都是大挑戰。
上下游 News&Market 自製專題「台灣小麥,好久不見!」從9月7日連續3日推出系列文章,訪問了這一波小麥革命的重要推手,是他們的態度與堅持,開展出了新的麥田文化:
施總兼的「喜願小麥共和國」,經歷四年努力,展開了小麥的環島契作,從生產到加工到銷售,不斷突破瓶頸,農友有了更大的信心投入小麥的生產。
苗栗苑里的 10 位稻農,年齡加起來超過 500 歲,卻以無比決心毅力,一起搞「麥台」革命。堅持,是因為他們認為台灣真的有機會種出好的小麥,逐年取代進口。
當然,小麥事業不能僅憑信念,還必須「有種」!要重新找到適合台灣土壤與氣候的小麥種子,育種、改良的農技人員,是幕後最重要的推手。
台灣的小麥需要練習,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從精神鼓勵到實際支持,都需要大家來牽成。讓我們一起來到台灣小麥現場,聆聽農友與麥田的故事。
台灣小麥,Action!
翰翰媽媽經由上下游新聞市集的報導,獲知天氣炎熱的台灣竟然也能種出小麥,基於響應縮短食物里程與支持本土農民的理念,向喜願麵包坊訂購了「白海豚牌」中筋麵粉來試作水煎包與吐司。結果發現台灣小麥磨製的麵粉品質,不輸進口麵粉。台灣小麥的未來,值得期待。
台灣的小麥種植曾經一度輝煌了二十年,之後幾乎銷聲匿跡,但台灣的小麥需求量卻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年年攀升。喜願麵包工坊的施明煌總兼,長期使用麵粉製作麵包,深知麵粉的價格與品質,他不斷思考,為何台灣高度需要小麥,卻無法自己生產? 2007年以來他推動本土小麥復育,不只從價格思考小麥的國際交易,更從農村生產的角度,去看小麥生產的農村價值。
「Le Gout」麵包店負責人林瓊書多次到日本考察、學習,以重視麵粉、配料品質和扎實烘焙工藝,快速成為台北的話題名店。做為一個熟悉台灣麵粉產業上下游運作的專家,林瓊書怎麼看台灣小麥的現況與發展?
中斷了將近20年,台灣中部的農業研究重鎮─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重新展開台灣小麥育種的「MY麥行動」。MY麥行動顧名思義,就是要選育出適合台灣農地土壤、氣候與農民耕作習慣,有效抵抗病蟲害,同時產量與品質都可以媲美進口小麥的本土品種,建立台灣小麥自主生產的能力。(照片:小麥開花,林訓仕提供)
你知道嗎?台灣曾經種過小麥,卻中斷了幾十年。這幾年,在喜願麵包的施明煌與一群有心農友的推動下,台灣開始了本土小麥的復育。不論在前端的品種選擇、田間管理,以及後續的加工、通路,再再考驗著農友的技術與市場的反應。堅持,是因為在台灣種小麥是有前途的!小麥較能適應氣候變遷下的乾旱,又能緩解完全依賴進口的問題,因此,農友們克服萬難,一起走上台灣小麥的復育之路。
專題一:麥仔伯站起來!苗栗稻農搞「麥台」
苗栗火炎山的山腳下,正上演一齣「出麥台灣」的農民起義。 10位加起來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苑裡農民,組成台灣人數最多、平均年齡最大、鬥志也最堅強的「麥台集團」,展開種植台灣小麥的冒險之旅。
一個小建議,按照一般閱讀的習慣,本篇導覽最好還是按照專題一、專題二的上下順序來放,否則很容易先從專題二開始點呢!
恩恩,是想說讓最新的文章露出在上面,不過你說的很有道理喔,謝謝關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