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Liz在花蓮:大王菜舖子&農法學堂的一天

美國CSA推手,也是Sharing the Harvest(中譯本:種好菜,過好生活)的作者伊莉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暱稱Liz)今年十月第二次來到台灣,初次造訪東部。伊莉莎白和她的伴侶Jack在花蓮兩天的行程由大王菜舖子負責安排,我則很高興有機會協助翻譯和接待工作。

Liz抵達台灣之前,九月底先到韓國參加IFAOM(國際有機運動聯盟)國際年會,及在北京的第三屆CSA研討會,在台灣之旅也非常匆促,幾乎四天就要環島一圈!因此大王決定安排輕鬆悠閒的行程,要讓Liz和Jack體驗花蓮的「慢城」步調,以及菜舖子想實踐的「小村小農好生活」。

10月13日早餐是大王菜舖子的新鮮水果和麵包窯製作出的麵包,Liz讚不絕口,說這是此趟亞洲行最美味的麵包!


菜舖子後院麵包窯

上午大王帶我們及清大水木書店蘇至弘大哥,一起去鯉魚山腳下的小村子「平和」。

大王介紹多樣化種植的小農地以及黑豆田,還有在田裡忙碌的「農法學堂」年輕人,Liz很警覺地提醒:「這些新手農夫的裝備不足,竟然沒有穿長袖衣物、戴帽子、穿雨靴?」大王笑著回答:「他們正在享受陽光!因為花蓮已經連續下了二週的雨,今天你們來總算放晴了!」

平和是個寧靜而空蕩的小村子,外省老榮民與阿美族人曾經在此共同生活,但是現在,和許多人口外移的農村一樣,這裡的中壯年人離家,留下老人和小孩,許多破舊空屋成為貓兒遊戲場,乏人照料的庭園散落一地水果。

村裡的水質超優且源源不絕,山上來的泉水從水溝流進家戶,居民都可以在家裡洗衣,「水溝」清澈見底,有好多小魚!也有位阿姨就在路邊棚下處理自己養的雞。


水質超優且源源不絕

大王是個熱愛挑戰和喜歡動手的過動兒(這是他自己說的喔!),擅長改造廢墟/鬼屋,來到這裡也不例外,他租下一塊地,以樸門的方法設計空間,整修屋子,善用雨水收集,設計生態池,預計明年要把菜舖子搬來這裡,他和妻女一家三口也要搬進來村子裡生活!女兒菜菜子就要念隔壁的平和小學。

他說這所小學一班才七個學生,為了避免廢校,他一定想盡辦法讓更多願意生小孩的年輕人一起進駐村子、租屋居住生活、租農田「佔地耕作」!他們要一起抵抗覬覦著村子,想要來此炒地皮的投機商或開發度假村的財團。

Liz和Jack很開心地在村子裡騎腳踏車,然後我們一起坐在樹下享受陽光和微風,閒聊對空間的未來想像(背包客棧、腳踏車租借、社區麵包坊、木工班….)。


農法學堂打田前準備、後院麵包窯製作出的麵包

Liz 問了大王很多經營菜舖子的理念和實際操作方式,並分享她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Liz:「菜舖子何時付款給農夫?預先或買後付款?」

大王:「看情況,通常每個月出貨後結一次,有時農夫急需現金,例如採收前,就先付20萬讓農夫可以顧人手。甚至缺人力時,菜舖子也會調度人力,一起下田,或找年輕大學生或研究生,用薪資或打工換菜的方式協助農人。」

Liz:「嗯!一般零售商不會先付款給農人,更不會下田幫忙,他們不會關心農夫死活,只是買賣關係。」

大王:「我和菜舖子伙伴跟每個農戶的關係都非常緊密。現在合作有四十多個農戶,農家大小事我們都知道,甚至有夫妻吵架需要協調,小孩考上大學要選科系,也會問我的意見!」

Liz:「你提到打工換菜?這是合法的嗎?在美國,如果以不等值的『非薪資』作為酬勞,恐涉及違法,因為可能會造成剝削。如果長期大量雇用廉價的臨時工,也可能觸法,因為打壓了一般人得到正職工作的機會」

大王:「菜舖子兼職的工作伙伴,有人領薪水,有人換菜,換菜的價值並不少於實際薪資,打工換菜並沒有正式合約的勞雇關係。另外來體驗的朋友,並非工作人員,他們想玩想學、也可以獲得成就感。很多人覺得免費來已經很棒了,更高興可以換菜回家。其實有些時候來幫忙的人因為缺乏經驗,需要人指導,反而使工作效率變差。」

Liz:「哈!對,在美國體驗觀光可以收費,所以想來體驗包菜或收成的人,應該還要付錢給菜舖子!」


菜舖子門和小白

中午回到菜舖子小白屋,因正逢週四出菜日,二十多位朋友忙碌地分菜、秤重、包裝,Liz拍了很多大伙工作的照片,接著一大群人在後院麵包樹下享用莉婷、瑞香、巴奈阿姨、阿姑等大廚們準備的超豐盛大餐。

飯後休息小憩,三點多大王帶我們去七星潭看定置魚網,等待漁船上岸。海鮮也是菜舖子的重要銷售品,大王每週約有三天來七星潭挑魚買魚。

漁場老闆「曼波」說明花蓮特殊的海底斷層地形及黑潮暖流,使此區的漁產豐富,定置漁網捕捉到野生的新鮮海魚,漁網設計讓小魚可以輕易脫逃,所以是一種較永續方式。

漁船上岸後,我們參觀買家競標時,看到一尾「碩大」的翻車魚(大概長寬各有60cm),我和Liz都不解為何無人下標,問了大王,才知道真正翻車魚非常非常大,那隻翻車魚只不過是小baby,可食用的部分不多,所以不受買家青睞。唉!我們都覺得這隻小翻車魚好可憐啊,還有另一隻小鯊魚也是,根本不應該把他們抓上岸!。

從山下到海邊,一天的花蓮慢活行程,我從旁觀察到,Liz對CSA有嚴格的定義,必須由「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連結,農場出貨配送給消費者」才能稱做CSA,因此最初她聽到我形容「大王菜舖子是一個推動CSA的小店,向有機/友善小農買菜,整理後賣給消費者」,她馬上回答「這種中介者不能叫CSA」,並舉例在美國,很多有機產品的供貨/零售商,濫用「CSA」之名,削價競爭,反而對真正實踐CSA的農場造成傷害。

然而,隨著參訪過程中,Liz與大王互動,她感受到大王和其他伙伴們的熱情和慷慨,了解到菜舖子並不是單純的零售商店,大王也非剝削農夫的菜蟲,對大王來說,「賣菜」只是手段,「守護自然與農村」才是目的。菜舖子不但收購小農產品,尋找穩定消費者,更試圖用各種行動教育消費者、鼓勵並支持年輕人務農、使沒落的農村再度活絡、增加在地工作機會,與農夫一起生活。

Liz和大王都自稱是「閒不下來、愛動腦且樂在工作的過動兒」。此外,他們還有個共同之處:「都是為了孩子而決定從農!」

三十年前Liz受不了波士頓大都市的擁擠和污染,加上丈夫過世後的打擊,她離開大學教職,帶二歲的兒子搬到鄉村,為了孩子的健康,她親自種植作物,逐漸成為全職農夫,並以CSA的方式運作農場,也成為美國CSA的重要推手。至於大王,則是妻子莉婷懷孕時,他為了尋找最健康的食物給妻女,因而接觸許多用心耕作的小農,發現他們很難進入被大型通路商把持的市場,也缺乏直接找到消費者的機會,三年半前他放棄了城鄉規劃的博士學位,決定創立菜舖子,立志「找一群人(消費者)、挺一群人(小農)」。

或許大王菜舖子並非符合「標準定義的CSA」,我很確定,縱使和平工作農場與大王菜舖子的運作方式不同,Liz與大王兩人對農業與環境有共同的理念。看看Liz說的「We all need LOF:Local, Organic and Fair food」和大王菜舖子的slogan「享受新鮮、守護自然、支持農夫」正巧合地一致對應哪!


平和小屋,挖地爐


平和小屋,整理


菜舖子後院


Liz、大王到公田觀察作物和土壤。左/ 平和農法學堂公田  右/ 平和小屋整理

延伸閱讀
「友善小農.國際串聯.接力紀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