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農民才是主人:改變觀念,發展自主力量

從花蓮富里開始,我跟著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Daycha先生連續四天在台的行程,當中有兩場公開的演講,一場在富里農會,一場在台南曾文社大,當中也夾雜著幾次和各地農民的對談。

在好幾場的發表中,都可以在他的簡報畫面中看到一位90多歲的婆婆,坐在地上聚精會神的挑種子的照片,Daycha說:「她不想坐在椅子上,她要以自己最喜歡的姿勢,最喜好的方式,挑出自己最中意的種子。 」

Daycha 講述米之神「農民學校」的經驗時,提到農民學校開始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認清問題,「農民如果不知道也不認為有問題,就沒有找解決方式的理由,根本不需要後來的課程,而認清問題後,就要設定明確的目標,這樣才能接著一路往下走。課程的進行應該是讓農民先討論,既有的知識是地基,外來的人及知識才在地基上協助作建立,讓地方知識跟現代技術兩者能夠合一,農民才是整個課程的主角。 」

其實回頭看台灣整體農業的處境也與泰國類似。在綠色革命後,農民逐漸失去自己的自主權,從最源頭的種子開始,到田間施用的農藥化肥,都只能依賴金錢去換取,失去了自己掌控的能力 ; 甚至連灌溉用水、土地的自主權也在追求經濟發展中逐漸被挪做他用,但至少這部分這幾年還有人意識到並進而起來爭取。

但是,農業生產對市場的強烈依賴,在台灣似乎沒被視為是嚴重的問題,即使有機農業在台灣發展,也普遍性的繼續依賴種種來自市場的資源,沒有自主的能力。

Daycha因為發現稻農負債的情況日益嚴重,清楚的認識到田間的外來投入過多,農業的利潤都被外來的資本家給賺走了,獲利根本無法累積在農民身上。而且,太多的外來投入除了花費金錢之外,也不知道所用資材的內容及安全性如何,甚至若未來有錢也買不到那些人為的產品之後,農民是否自己還有能力耕作呢?

於是他致力發展以低度投入,農民可以簡易又有效操作的三項耕作技術為根本,以求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這三項技術是:「培育適地種籽」、「藉森林土壤養菌改良田土」以及「運用在地生物對治害蟲」。

在台南場次中,主辦方曾文社大安排了農改場的研究者和Daycha一同對談對種子的概念。在這一場對話中,Daycha更是清楚的表達了「農民才是主人」這件事情的重要,他說:

「農民才是遇到問題的主角,不是研究單位,不是任何其他的人。農民才是領導解決問題的人,不是被領導的人,研究中心應該是支持協助的角色。大部分研究單位以為自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以為知道的比較多,但是我不認同。現在有很多的高等技術,但是不應該一味的發展最新的、更高等的技術,而是要找出最適合農民使用的。泰國米之神基金會現有的適用技術,不是高等的但也不是低等的,而是真的能讓農民用來解決問題的技術。就選種育種來說,要有特製化的概念,每塊農田都有適合的種子,所以每個農民都應該要從田裡去找出自己的種子。並沒有什麼萬能的種子能適應所有的田,每塊地都有自己適合的種子。你要選擇自己的品種,好處有產量增加、品質變好、花費也會變少,並不是一個大概的選種就可以適合每個人的。 」

邊做邊學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
Daycha與農友在田間交換種稻經驗

只是,改變觀念這樣一件事是何等艱難啊!不太用電腦的Daycha將之比喻為,我們就像一台已經被植入運作程式的電腦,除非植入新程式做更新,否則就會一直順著那從小到大如同被洗腦的運作方式繼續走下去。

米之神的農民學校的進行方式,是讓農民自己成為學習與改變的主體,而不是被教導的對象,農民必須體認到,想要改變現況就是要從自己做起,而不是依賴誰的力量;任何的問題都沒有仙丹,只能在實作中觀察與學習,最後,那些東西才會成為自己的。

延伸閱讀
「友善小農.國際串聯.接力紀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