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回農潮:希臘英國青年掀起新農業運動

70年代的「返土歸田」運動,與當今遙相呼應。

圖片來源/ http://www.flickr.com/photos/teddyruxpin2/5848457743/

青年回農,掀起新農業運動

在金融災難席捲希臘的同時,許多原本在都市謀生,後來失業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年輕人、建築工人、礦工、或被迫退休的人,只好另謀出路。

有些人申請加入了海事學校或農業學校、有些人回到漁村、有些人返回當初他們所繼承的,但從未真正在上頭工作過而廢棄多年的家庭農場,開始種植馬鈴薯、蔬菜來養活他們自己,度過危機。

有些人則是拿了家裡的存款租買農地,準備開創出口導向的農業企業。一開始,務農對他們是場艱難的挑戰,雖然收成不豐,薪資微薄,但卻是能夠幫助他們開始新的生活。

在諸多的媒體訪談中,有些希臘農夫們在工商業繁榮時期並沒有選擇離鄉背景到首都雅典工作,現在,他們很慶幸當初能夠一直留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因而不必面對那些新農夫必須去解決的諸多問題。

歐洲的糧食主權運動

位居全球金融產業領導中心的英國,也早已有人提出質疑,英國是否能夠生產足夠的食物餵飽自己的國民?

產學界不斷呼籲,英國迫切地需要新生代的農夫。在能源問題、糧食價格問題,加上未來人口爆炸的問題下,已經有許多人意識到自由貿易帶來的後果卻是歐盟付錢給農民來要求他們休耕,這樣的政策在世界面臨糧食短缺之時更顯得可笑。

因此,「糧食主權」和「零公里購物」的觀念與趨勢也逆勢成長,人們除了傾向購買當地的食材,還有許多人租地種菜,在簡單的生活中,當地的風土條件,透過農產品,在你的餐桌上展現出來,你知道你餐桌上的食物是自己親手從土壤種出來的,而不像複雜的金融資本主義,把我們帶往茫茫未知的方向。

此時的歐洲,有許多面臨巨大工作壓力的上班族,也走向綠色的道路,他們希望換一種不同的生活形態,能夠吃到自己親手種的菜,減少對外採買,迎向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代「返土歸田」運動

當這些滿懷著理想主義、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紛紛逃離都市,到農村當起農夫,這樣的潮流可能會喚起類似70年代美國的另一種「返土歸田」運動。在70年代有一群對生態與生活理念志同道合的農夫們,分別在美國的紐約州、佛蒙特州和北加州落腳,事實上,和往日「返土歸田者」不同的是,今日的「返土歸田者」散落在世界各地,其中有些人到農場實習,閒暇時上網找找下一個可做的工作,在他們採摘作物的時候一邊上網聽政治新聞。

在有機農業蓬勃發展的今日,有抱負的現代農民們企業化經營他們的農場,來滿足這個不斷成長的產業。到農場作短期實習的年輕人,經歷了農場的艱辛生活之後,日後可能還是會離開,然而,還是有為數不少的人,用他們的雙手接觸大地,培育最天然的農作物,他們在農村裡找到真實的自己、找到生存的意義。

在不同的國家的小角落也都有了新農業運動,你可以在城市裡的空地上、在學校的花園、在停車場附近的土地看到兼職的「都市農夫」所種植的作物。

民間提供資源,鼓勵青年回農

在這波回農潮中,歐美學界開始提供更多相關農業課程給想要從事農業工作的年輕人,從基本種植知識到供應鏈管理,還包含了教導如何創立農業企業;許多非營利組織也開設農學營來讓歐洲有志從農的青年建構彼此聯絡協助的人際網路;有些獨立網站則給予想要回農的人一些基本方針及建議;歐盟也舉辦活動讓各界提供創意點子來鼓勵年輕人成為農夫。

無論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回農,在這個過程之中,或許已經為世界上的農業也帶來了一些正面積極的改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