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粽子,不只是媽媽的味道

粽子,對孩子來說,是媽媽的味道;對媽媽來說,卻是一生年華的累積。

我的媽媽,傳統家庭中的全職家庭主婦,逢年過節祭祖滿桌菜之外,端午包粽子、中秋蛋黃酥、尾牙包潤餅,全都自己來。除了前幾年,她因鼻咽癌化療期間有較多休息以外,我的媽媽才是真正24小時全年無休。媽媽的味道,總是我逢年過節的記憶牽絆;若沒返娘家過節、沒吃到媽媽的味道,就失了過節氣氛。事實上,超商通路賣的粽子,我是一顆都吃不下去,食之無味。自己同樣人母後,總是在想,怎麼教給孩子年節傳統,不只是吃應景而已。

前些日子,因為動了小手術,爸媽塞給我一堆維他命和健康食品。每次見到這些瓶瓶罐罐,我總是想告訴老人家,吃「食物」啦,不要再吃「食品」了!再由於近來煮飯習慣加了藜麥和紅藜,一種營養價值高、富含膳食纖維的傳統穀類,於是想到端午節的粽子應該加進去試試看,姑且商請媽媽今年幫我特製「藜麥養生粽」,還順便塞給她幾包藜麥煮飯試吃看看。

媽媽一聽到這種穀物,紅藜1g要1元,黑藜麥1g還要1.5元,初是咋舌喊貴;我告訴媽媽,今年是聯合國的「國際藜麥年」、連美國女歌手碧昂絲都吃這個產後瘦身、現在流行的是吃健康的「養生粽」…,也許打動她的是「我們自己吃,也可以順便賣給朋友,還可以貼補家用」,媽媽就是會想幫孩子,便一口答應接下這份「差事」。同時,我在朋友社群中發了個「預購」訊息,粽葉、糯米、餡料、藜麥等工本費算算要六十、七十元,仍短短三小時50粒的「訂單」,遠超過預估的30~40粒、「自家吃順便包給別人」的量,趕緊又和媽媽商量,真怕她累壞。

也因為這樣,今年我是第一次「參與」媽媽包粽子的過程。不怕人笑,過去好命的小孩都是等著吃而已啦!

和媽媽約定了包粽子的周末,當周一直和熱愛吃粽子的五歲女兒預告:「一起回家跟外婆學包粽子吧!」,小孩滿心期待地回外婆家,才發現媽媽早在前一晚就洗好粽葉、泡糯米,買齊餡料,當天並早早起床滷肉、滷香菇和栗子、蝦米紅蔥頭爆香,就等我們回家了。

一開始,見到媽媽在大鍋中攪拌糯米、藜麥和花生,我驚訝地問:「不用開火嗎?」

媽媽說:「南部粽是用生米直接包呀,包好了再『灑』(水煮)。」而且吃了粽子三十多年,我第一次知道粽葉是「竹筍」的葉子,還有粽子原來是用棉繩吊起來綁的。

我的母親在鶯歌長大,在家中是長女,底下還有五個弟妹,從小就擔負起幫忙煮飯的工作。她說,小時候跟著她阿嬤(也就是我外曾祖母)學包北部粽;嫁人以後才又跟著婆婆(我的祖母是斗六人)學包南部粽。

這段影片,記錄了媽媽為我細心講解包南部粽的過程。

YouTube video

看著母親神乎其技地在填滿陷料後,把粽葉折來翻去,包成三角錐體,再用棉繩固定;以為簡單,我也來試試看。

她雖不斷提醒我一些小細節,寬的粽葉在下、手要固定住反折的葉子、一些小角要折進來…但我仍包成四不像,或陷料「垮垮辣」。真的,媽媽包粽子不是一朝一夕,這是她一生年華的累積。

 

 

 

 

而現在,一串20粒粽,嬤嬤綁好下鍋煮以後,半小時蒸熟後,她已拎不起來,要呼叫孩子幫忙從熱鍋中拎起來吊掛晾乾、放涼。

這兩週,陸續和友人分享了家母今年特製的「藜麥養生粽」,其實最重要的,是炫耀我有個至今仍幫全家人包粽子的母親。所以朋友們提及的粽子老店、名店,對不起,我都沒聽過,更沒放進心裡。


直到端午節即將結束的這晚,和先生、孩子吃了今年最後一顆外婆包的粽子,突然有點感傷。不知我還能有多少幸福時光,吃自己母親包的粽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