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清潔」雞所隱藏的飲食風險

最近腦袋裡總出現以前阿嬤在後院殺雞的畫面,阿嬤自己養雞,在端午節、過年和掃墓需要時,用這些雞來祭拜祖先,然後我們也順便打了牙祭。殺雞過程絕對有血腥與污穢的畫面,但為了要讓雞吃起來是美味與安心的,所以處理過程極為細心,也沒有一絲浪費,讓雞的生命維繫了我們的生命,這是最短的食物供應鏈。不過,這種最安全的飲食模式已不適應現代的生活型態,而我們也日漸習慣不去看宰殺的過程,以免引起道德上的不安。最近一個月來,市場上那些看來清潔無瑕的雞,是否也來自關心我們的人手中呢?

傳統市場禁宰活禽政策在維護消費者與攤商健康的大旗之下,這場對付小型養雞業與手工代宰業的戰爭似乎極其正當。農委會也不諱言此番禁令的目標是在於讓雞肉供應鏈整合成「禽肉產銷-屠宰場-攤商」這種簡單的垂直系統(見2013/5/30中國時報 言論廣場),這條被宣稱為「現代化」的食物系統,內在本質是「工業化」的,也就是說,這是以「工廠生產線」的概念來重新整頓我們原有的食物供應文化。在整合出此一簡單的上下游供應鏈之後,便能夠讓「控制」更容易施展,要追究責任也更為簡單,也就是說,國家要找個人下台鞠躬以示負責也比較容易。

對消費者而言,這樣的控制真能帶來飲食安全的保障嗎?這可要畫上一個大問號,同時這也是當前我們飲食生活的困惑與焦慮來源。工業化的食物生產早已對人類提出示警,從狂牛症到毒澱粉,莫不與整體農業生產與飲食文化的工業化有關。工業化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那麼我們可以想見,高資本投入的電宰廠可能會有一系列降低成本並擴大產量的手段,例如,降低員工數、超時重複的屠殺工作、污染外部化。雖然這只是假設,但很有可能我們看到的乾淨電宰雞,背後其實隱藏一個殘酷、冷漠與污穢的生產真相。再者,動物屠體在宰殺後生菌數滋長的問題,隨著運輸距離和時間拉長,更可能成為下一個食物安全的問題。

歐美國家近年來發生的許多食物污染事件,大多由集中生產、集中處理與長距離運輸食物所造成,問題都發生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由於業者有壓力要便宜行事以減少成本,屠宰場和食品加工廠已是近二十年來感染細菌與病毒的主要地點,而且因為這些工廠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單一事件很容易就造成巨大影響,英國公共衛生實驗服務機構曾估計,高達30%的冷凍雞肉中含有沙門氏菌,如果沒有完全煮熟的話,這已高到足以致病。缺乏衛生的肉品通常都源自於這些大規模屠宰廠的環境,最常見的問題便是屠體在腸子突然破裂時被排泄物給污染。即使每個屠宰廠皆設有檢查員,但問題一樣層出不窮地發生了。

回到台灣,我們本來有一套符合自身飲食文化的食物生產與供應系統,包含多樣性的雞種飼育以及分散式處理,這樣的透明化才保障了消費者購買的肉品是以比較人道與乾淨的方式來處理。然而,目前顯然偏袒大型工廠的禁宰活禽法規,在此就像設下了「進入障礙」,這些管制需要大資本投入才可能達成,它便形成了對小生產者的限制,而廣大的消費者也會相信管制具有正當性,進而毫不懷疑地接受與支持。當小型與多元飼育模式瓦解,並迫使禽畜生產的集中化,即使食物的生產與供輸變得簡化易於控制,但這種違反了自然法則的模式,反而造就了讓流感病毒可快速變異演化的溫床,隱藏著更多飲食安全的風險。

從塑化劑到毒澱粉事件,已經顯示了國家在飲食安全問題上防不勝防,貼有國家保證的「檢查合格衛生禽肉產品」,我們不免仍要懷疑它能提供幾分信任給消費者。國家法規應謹慎制定以維護真正的消費者安全,而非急救章地粉飾問題根源或甚至引發了更不安全的食物生產環境。 在當前社會中,大多時候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恐怕也無法再將飲食安全的問題完全交給國家了,如果我們與提供食物的人形成緊密連結與相互支持,也許飲食的安全、文化與產業才有機會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