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今天這程度,還有國家來掛保證,我很滿意。」福爾摩沙養殖場負責人柯德義,養魚超過三十年,身形壯碩但笑容靦腆,看不出來今年已經六十出頭,談起自家養殖場加入產銷履歷的心得,他又靦腆的笑了。
柯德義的魚塭在嘉義縣東石鄉,二十甲的池子,年銷量三十萬斤,每年台灣出口到日本的七星鱸魚,每七條就有一條是柯德義養的魚。
柯德義的鱸魚,品質看得見
「袂淹水、袂欠水、水質清、魚保證。」朋友們為柯德義的魚塭創作了這麼一段順口溜。傳統池子一分地要養一萬尾鱸魚,但柯德義一分地只養兩千尾鱸魚,讓每條魚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一般養殖池子深約一點五米,而他的池子深五米,水深約三到四米,這樣的好處是,不用為了颱風而提早放水又進水,因此他的池子幾乎不用換水,能有效減少抽取地下水。
柯德義每日帶著一盒裝滿小紙卡的桶子到池子邊,他笑說這些小紙卡可不是「籤詩」,而是要記錄著當日的溫度、飼料量等數據。「啊實在真歹勢,我讀電子科,但是完全不懂電腦哩!」柯德義笑說,只好請兒子將紙卡的數據騰打在電腦系統中,作為產銷履歷的記錄資料。
「讓每個人都能吃到健康的魚」是柯德義的理念,他參加農委會的產銷履歷制度,則讓更多消費者了解他的養殖過程、信賴他的鱸魚品質。
![1459899_779565282059244_1754409222_n 1459899_779565282059244_1754409222_n](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13/12/1459899_779565282059244_1754409222_n_thumb.jpg)
1028家生產者加入產銷履歷制度
包括柯德義在內,全台現在有1028家農產品生產者加入農委會的產銷履歷制度,提供146項產銷履歷農產品。
為了讓消費者了解食材的來源與安全性,從 2007年1月「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公布施行後,農委會推動產銷履歷制度至今六年多。
生產者必須符合台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的作業規範,生產安全、可追溯來源的農產品,由第三方認證體系把關,進行各項稽核並公布履歷資料後,才能獲得「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
農委會與家樂福、台糖量販、安溯市集、頂好超市等通路業者合作,在全台設置158處產銷履歷農產品專櫃。近日W飯店、彭園、王品、沃田這四家餐飲業者,也表示將優先採用產銷履歷食材,並導入產銷履歷溯源餐廳服務系統,讓消費者在點餐時,能透過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即時查詢那些餐點使用產銷履歷食材。
朱芳逸的柳丁,讓消費者安心
![1486882_779566055392500_1672310484_n 1486882_779566055392500_1672310484_n](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13/12/1486882_779566055392500_1672310484_n_thumb.jpg)
取得產銷履歷認證的生產者,還能在每件產品上張貼檢驗標章貼紙,讓消費者即時查詢生產過程全記錄。去年平均每月113萬張標章貼紙,今年一月到十一月平均每月達167萬張。
朱芳逸的柳丁,主要銷售管道是到台北的希望廣場擺攤,自從貼上產銷履歷標章後,得到消費者的當面回饋:「柳丁就是要有產銷履歷標籤,才可以安心買!」
朱芳逸是嘉義縣民雄鄉果樹產銷班第二十一班班長,她的七分地種植約四百棵柳丁柑橘,年產量約兩萬公斤。為了精進生產技術,她四處取經,一次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的研習課程上,得知產銷履歷這套制度,為了說服班員加入,她帶頭學電腦,「雖然學著記錄、上網很辛苦,但是有了產銷履歷驗證,對我們自產自銷的農民很有幫助!」
由於先生生病的緣故,朱芳逸更在意如何吃的健康,她認為「友善土地才能種出健康的水果,辛苦一點沒關係」。
王文星的胡蘿蔔,日本超市買得到
產銷履歷不但要符合安全的生產過程,還需要詳實的紀錄,這包括生產作業過程的紀錄,以及產品移動過程的紀錄。負責推動產銷履歷的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莊玉雯說:「這些記錄,就是得以追溯食材來源的保障。」
「要在田間就控管生產過程,只看農產品最後的檢驗報告是不夠的,溯源才是王道,才是產銷履歷的精神!」雲林縣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主席王文星豪氣萬千的說。
王文星帶領120位農民、在150公頃的農地上,全程推動產銷履歷,年產量一萬噸的胡蘿蔔,品質獲得國際市場青睞,成功拓展銷日市場,三年來對日出口胡蘿蔔量成長一百倍。
「近五年來我們外銷日本的胡蘿蔔,完全沒有被檢驗出農藥殘留。」王文星說,這樣的高品質,讓他們可以要求日方在下單後預先支付30%貨款作為訂金,確保契作農戶的基本收益。
產銷履歷驗證補助,2016將停止
產銷履歷制度就像個平台,讓用心的生產者與重視安全、健康的消費者得以交流、交易,讓柯德義的鱸魚、朱芳逸的柳丁、王文星的胡蘿蔔的生產過程受到消費者信賴,但是目前台灣的生產者要加入產銷履歷仍有一定門檻,參加三年要花費近十萬的驗證費用,對集團化生產的經營業者比較有利,對個體戶農家則是不小的負擔。對消費者來說,產銷履歷的產品種類與購買地點也有待普及。
目前農委會還有提供二分之一的驗證費用補助,給申請產銷履歷的生產者,不過2016年將停止這項補助。農委會企劃處技正王聞淨認為,國家拿人民的納稅錢來補助做產銷履歷的生產者,終究是多一道手續,「最好的方法是消費者直接向產銷履歷生產者購買產品,既能買到安全、確保來源的食材,又能鼓勵生產者投入生產履歷。」
![1016812_779567845392321_1121938035_n 1016812_779567845392321_1121938035_n](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13/12/1016812_779567845392321_1121938035_n_thumb.jpg)
一直有個疑問,既然政府有補助二分之一的驗證費用,為什麼只要掛上「產銷履歷」,售價就變得很高,標價常是一般沒證的兩倍以上或更高?
還是代銷通路的賣場賺很大?
單就成本來看,有沒有做產銷履歷,成本的差異絕對不只在驗證費用而已
生產者要能確認自己遵守規範、要做紀錄、要上傳資料、要自我審查
還有因此損失的產量或品質也要考慮
這些都是成本
更重要的是,價格是由供需雙方協調出來的。
供給端會從生產成本、投資效益等因素,來評估自己可以接受怎樣的價格
需求端(消費端)則是以產品對自己的價值、取得市場上相同產品的成本等因素,來評估自己願意付出的價格
如果消費者認同產銷履歷產品較一般產品多了安全、永續、公開、可追溯的價值,也認為這些價值對自己相當重要,那麼他與一般的農產品,除了外觀以外,價值並不相同,放在一起比較,當然會有疑惑~
通路進貨的考量是利潤高,如果產銷履歷產品的利潤高,大家應該看到滿街都是產銷履歷產品,政府也不需補助了.
就產品的終端售價來看,農產品高價品跟低價品的價差很大,有時不只是2倍而已,但這不是農產品獨有的現象,房地產價差多少 ? 手機價差多少 ? 酒價差多少 ? 車價差多少 ? ……問題在於這些產品有規格,型號, 所以可以區隔. 而農產品沒有明確的規格, 所以消費者不易區分, 因此在價格上就認為應該相同.事實上農產品的品質也是有很大的差別,問問專業的廚師就知道了!
符合產銷履歷生產條件的農產品數量有限, 不是每一個農/漁場想作就作得到的, 這背後包括環境條件, 生產技術, 生產方式….的差異, 因此許多作認證的生產者已經有不同的成本了. 在銷售方面成本就差得更多了, 除了要負更多產品的責任之外, 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作銷售人員的教育訓練及對客戶的解說, 不然有誰願意多付錢買不知道好在那的產品 ?
當然如果消費者願意消費更多的認證產品, 銷售的成本會降低, 有更多的商家願意賣, 都會讓成本降低. 行銷學說, 成本是地板, 需求是天花板, 價格就在其中了 !
品質高低跟價格高低有關,這是已知的事。
看過,掛上「產銷履歷」,價格還高過貼上「有機認證」!
去大賣場買東西,完全沒人會來解說「產銷履歷」是什麼,更沒有人會來說農場怎樣,都要消費者自己找答案!
要想有人解說,只有農學市集的小農才會解說,其餘都是要消費者自己看著辦!
售價很高,還想要大量快速賣光,也要看大家的荷包夠不夠深,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可以「每天」這樣「高消費」!
認證也不是完全的安全,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都有爆發抽檢出有認證的農作物與食品含農藥及其他藥劑,造成消費者無法百分之百的信任。
因此,要信任某幾個特定小農產品,是沒問題。
但要信任所有認證的產品,就不太可能。
反正,接不接受,相不相信,就看個人囉!
補充
看過,掛上「產銷履歷」,價格還高過貼上「有機認證」!
這是很奇特的現象!
無法理解!
也許你不知道,「產銷履歷」的認證費用,也高過「有機認證」
文章內不是寫說政府有補助一半?
這絕對不是讓「產銷履歷」高於「有機認證」的好理由!
就不信代售的店家(包括大賣場)會通通沒問題!
該不會其中隱藏了很多剝削!
「有機認證」會花很長的時間與花很多錢來得到證明,這還是公認的(雖然認證不代表能百分之百的信任)。
「產銷履歷」會比「有機」還複雜?
「產銷履歷」比「有機」還難得到?
不可能啦!
不過,這幾年出事的次數(例如被驗到農藥殘留),確實是”有機認證”比”產銷履歷”多喔! 也許這個數字上下游記者可以查證
再把內文看一次。
覺得有句話不錯。
「最好的方法是消費者直接向產銷履歷生產者購買產品,既能買到安全、確保來源的食材,又能鼓勵生產者投入生產履歷。」
講得對!
那些大賣場的售價,有些實在很誇張!
就如同去農學市集直接找小農買,或以其他聯絡方式跟小農購買,比較好,也有鼓勵的意味。(當然,去購物,還是要在個人的經濟能力許可範圍內)
上下游的記者有能力時,請查一下各地所有代售的大型連鎖賣場的標價,看是否合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多數有貼上「有機認證」、「產銷履歷」的蔬果,有機店的標價,比一般連鎖大賣場與一般連鎖大超市便宜多了。(只有少數特定蔬菜是例外)
可是倒過來,完全沒認證標章的農產品與加工食品,去有機店買,就特別貴!
最近北部大都會區市場的農產品價格亂漲一通,產地收購價與終端售價差距太大,普遍售價過高。(可是官員卻一直無感)
既然都是昂貴的價格,大家可以考慮改買「產銷履歷」的農產品,或是直接跟小農買,減低中間的剝削,也能保障所買到的農產品能有較高一點的品質與新鮮度!
既然都是昂貴的價格,大家可以考慮改買「產銷履歷」的農產品,或是直接跟小農買,減低中間的剝削,也能保障所買到的農產品能有較高一點的品質與新鮮度!
底下更正
既然都是昂貴的價格,大家可以考慮改買「產銷履歷」的農產品。
或是直接跟小農買,直接跟小農買可減低中間的剝削,也能保障所買到的農產品能有較高一點的品質與新鮮度!
蘇治芬表示,「農產品產履歷制度」是類似身分證加履歷表的功能,即消費者在購買農漁產品時,可以透過電腦、手機或PDA等資訊系統平台,查詢農漁產品所有相關資訊,包括生產者、生產地、生產管理以及產品收成後的處理、加工、運送,到零售市場上架販售的各個階段產銷資訊。
宜立工作室表示,「月光寶盒穿越時空」「生產實景顧客自證」是專利身份證加生產錄影的功能,即消費者在購買農漁產品時,可以透過網路親身監督每件商品的用料以及全部製程包括生產者、生產地、生產管理序號管控(專利身份證號)以及產品收成後的處理。購後憑專利身份證號(啟封者始擁有)打電話查詢確認取得 VIP 尊榮,獲取優惠。
如同消費者直接參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