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食安委員會首次召開 高志明:靠檢驗才能吃東西是人類的悲哀

由台北市長柯文哲親自領軍的「食品安全委員會」第1次會議今早召開,與會專家跨不同領域,會後由義美食品公司總經理高志明代表發言,他提到,未來北市府將著重在教育、輔導與協助廠商,而不是用檢驗和嚴懲重罰解決食安問題,「靠檢驗才能吃東西的話,是人類的悲哀。」

會中討問廢食用油回收、學校午餐供餐流程草案等多項食安議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說,今天只是討論大方向,未來還會討論細節。

高志明指出,現在的食品檢驗強調「本檢驗報告只對樣品負責」,或是「檢驗結果雖然合格,但不一定合法」,「這是非常奇怪的,」建議按照季節吃當令的蔬果較安全,而不是每一口都靠檢驗,北市府也會從台北市的微型攤商、小型餐廳與食品業者著手,再配合追溯與懲罰制度。

「嚴懲重罰並不會解決問題,」高志明說,他反對跟各縣市「飆車」,例如高雄罰幾趴,台北市就跟進,因為台北有近三萬個餐飲業者要管理,但員工人數超過三十萬人,「他們也是消費者跟市民,我們要提出更有效的方法。」

柯文哲:蚵仔可以檢驗,但變成蚵仔煎就難以檢驗

10356774_10206156999147938_9172078994500074649_n
柯文哲昨參訪嘉義農業

柯文哲昨天前往嘉義縣拜訪農民時受訪表示, 食安問題恐怕是要從上游農產地解決,所以前來看農、漁業生產基地。

柯文哲強調,台北市應與食物生產地有聯絡。嘉義縣長張花冠昨天跟他說,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在生前打算捐錢蓋一座食品安全檢驗大樓,裡頭的人員、技術,台北市將來還是要協助的,因為幫助別人是為了自己。「如果農產品在生產地檢驗合格,送上來台北市就不會有問題。」

柯文哲也舉昨天去嘉義參訪農業基地看蚵仔為例,「蚵仔可以檢驗,但變成蚵仔煎就難以檢驗,」因台北市是食品的消費地,而非食品的生產地,所以很多東西都應該要往前推,並建立履歷制度。

 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草案 將於四月開公聽會

至於外界關心、柯文哲選前承諾制定的「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草案」,柯文哲說,北市府將在四月召開三次公聽會匯集民意,並經過食品安全委員會審核再送到市議會。

另外,被問及如何建立「臺北市餐飲及販售衛生分級制度」?柯文哲強調,台北市衛生局會跟衛福部合作、訂同樣的標準,「執行上可以台北市先行,但是不希望台北的規定跟其他縣市不一。」

高志明說,國民吃的食物會反映在健康上,希望各界專家知無不言,幫北市府做好照顧市民的工作,並歡迎各界來檢驗。

北市府食安委員會府內各局首長加府外專家共19人。府外專家包含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姜郁美、義美食品公司總經理高志明、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北榮內科部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楊振昌和法務部臺灣士林地檢署檢察官黃睦涵等。

10383539_709444459176640_4077939564631608891_n
臺北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一次召開,委員囊括眾多領域專家,包含食品、營養、檢驗、毒理、醫師、檢察官等。(攝影/趙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