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改場復甦薰花茶技術,盼桂花烏龍進軍歐美

走進位於北宜公路上的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桂花清香撲鼻而來,這是文山茶改場從去年投入研究的成果,利用現有茶園建置公部門第一座完整桂花品種苗圃,並研究桂花烏龍製程,預計年底能把技術分享給茶農,提升茶葉附加價值,並順利讓台灣花茶進軍歐美市場。

許多人可能以為,桂花烏龍是茶的品種之一,其實不然,桂花烏龍是利用茶葉本身易吸附的特性,將茶葉與桂花一起薰製,營造出獨特的芬芳。

復甦北部已少見的薰花茶技術,拓展歐美市場

10525699_710577752396644_9099874123410936654_n
苗圃多種植四季類桂(攝影/趙敏)

茶改場文山分場長巫嘉昌說,以往台灣外銷的花茶系列以茉莉花茶為主,但因在薰製過程中可能產生苦澀味,「後來外銷沒有很順暢,所以就沒有延續下來。」北部雖然早期曾是薰花茶產地,但後來主要以純粹的包種茶為主,而且桂花較小、採摘費工,北部今已少見茶農製作桂花烏龍。

加上近來有茶商反映,雖然台灣茶的滋味不錯,不過歐美國家比較喜歡喝香氣濃郁的花草茶,因此,茶改場文山分場去年投入研究,希望能復甦桂花烏龍薰製技術,將本地花茶外銷到國外。

為了方便取得原料,讓桂花品種更加齊備,文山茶改場的桂花種園約三分地大,栽培50多種桂花品種,堪稱公部門第一座桂花品種最完整的苗圃。

茶改場文山分場助理研究員羅士凱說,桂花大致分成四季類桂、秋季類桂和丹桂,三大類別還可下分成許多品種,茶場的苗圃主要種四季類桂,因為花期較長,約在每年10月到農曆年前開花,茶農忙完冬茶後大概是在10月,剛好有時間採收桂花。

11060259_710617019059384_3224609204948054843_n
茶改場文山分場利用既有茶園建置桂花品種苗圃。(攝影/趙敏)

採收和窨製時機都是研究重點,決定桂花烏龍的芳香與口感

10570352_710576875730065_3406807477941673162_n
茶改場文山分場助理研究員羅士凱示範沖泡桂花烏龍茶(攝影/趙敏)

而桂花烏龍是否芬芳,從採收到製程都是研究重點。羅士凱說,桂花剛開花的前兩天香氣最盛,之後會從清香逐漸變成熟香,所以要在哪個時間點採收、選用採收後多久的桂花薰製茶葉,以及烘焙時溫度不宜過高使香氣散失,茶改場都有試驗和記錄。

另外,「窨(音同「印」)製」是桂花烏龍茶製程中最重要的技術,又稱薰花或窨花,就像為茶葉「上妝」,不僅保留茶葉原有的香氣,還讓茶葉吸附桂花香,增加天然的香味。

羅士凱也致力研究桂花採摘後窨製的時機點,「如果窨的好,沖到第四、五泡時都還會有桂花香味,甚至茶湯口感會比較滑順,聞起來帶甜香。」

目前茶改場文山分場已嘗試用桂花搭配金萱、清心烏龍、四季春或佛手等茶葉薰製,觀察哪種茶和桂花搭配最合適。

巫嘉昌說,桂花烏龍製程技術目前還在研究試驗階段,等數據蒐集完成,茶改場文山分場篩選出好的品種後,預計年底對外發表,將技術分享給農民,希望沖泡式桂花烏龍茶能成功打入年輕族群市場,取代手搖茶飲料,也讓歐美國家重新認識台灣的茶葉,為農民增加收益。

11076283_710577822396637_6553414941316761931_n
茶改場文山分場長巫嘉昌希望復甦北部已少見的桂花烏龍薰茶技術,將本地花茶外銷到歐美市場。(攝影/趙敏)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