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別吃超過50克糖!國健署營養基準草案 增列糖份攝取上限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佈最新修訂完成的「國人營養基準修訂草案」,其中,飲食綱領、國民飲食指標、每日飲食指南等基準都有微調。而國健署也首度在國民飲食指標中增列「糖分攝取上限」,指出,外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每人每天總攝取熱量若為2000大卡,糖分攝取量就不宜超過200大卡,每日糖食用克數最好能控制在50克以內。」以免攝取過多熱量。

例如,一盒290 c.c.的調味乳就含超過30公克的糖,一個「統O大布丁」含糖量就有28.4公克,一罐果汁只佔10%而其他都是糖水的「果汁」每罐450c.c.有42克糖,直逼一天的糖食用克數上限。

美國:糖份攝取不宜超過每日總熱量10%,世衛:5%更好

國健署社區營養組組長林莉茹表示,飲食綱領、國民飲食指標、每日飲食指南等飲食基準大約五、六年就會修訂一次,「而今年各項指標都有參照國際標準加以進行修正。」像是糖分攝取量,美國在其最新版的2015~2020飲食指南就建議糖份攝取不宜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0%;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2015年3月也提出同樣建議,甚至認為,「若能把糖分攝取熱量控制在總熱量的 5%更好。」

林莉茹解釋,以每日熱量需求為2000大卡的成年男性來看,添加糖的建議攝取量佔總熱量攝取10%,則代表每日飲食物中有200大卡的糖分;而糖每公克有4大卡熱量,「200大卡經過換算,大約是50公克的糖。」

董氏基金會:孩童容易「糖上癮」對身心造成影響

對此,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尤宣文過去受訪時就曾提醒,若孩童從小就常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會影響日後的飲食習慣,「不只可能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還可能出現情緒躁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董氏基金會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也曾表示,年紀越小,攝取糖,就越容易「糖上癮」,「不吃糖就會憂鬱,吃了糖、血糖飆高就又亢奮。」造成情緒起伏波動大。

許惠玉提醒,天然食物如水果的糖比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因為同時攝取了其他維生素、礦物質,會幫助平衡。」且吃水果是慢慢咀嚼,不會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現在鼓勵「少攝取糖分」,許惠玉表示,董氏基金會上個月在國小進行「14天的好習慣——健康兒童大使選拔」活動,鼓勵學童喝白開水、青菜吃光光、吃全穀、運動30分鐘,預計在七月初舉行決賽。

此外,許惠玉表示,現董氏基金會也在教育部指導協助之下,編寫《減糖飲》手冊,預計在全台各大專院校開辦「減糖班」,目前正在規劃中,教育部將在八月份前往各大專院校舉辦說明會。

「其實國健署原本就有在宣導多喝白開水、減少攝取含糖飲料。」林莉茹表示,未來也會持續推動,並讓相關專業人員給予民眾類似飲食建議。

國民健康署:可望年底對外公佈

除了增列「糖分攝取上限」之外,林莉茹指出,此次修訂還有幾大重點,包括:將1份蔬菜類、水果類份量訂為100公克左右,以利民眾檢視自己的攝取份數;將「豆魚肉蛋類」修改為「豆魚蛋肉類」,建議民眾攝取膽固醇相對較低的蛋白質;將「低脂乳品」類修改為「乳品類」;將「全榖根莖類」修改為「全榖雜糧類」。

林莉茹表示,此次修訂飲食基準已召開二十餘次會議,現已公告草案,且將於今年七月分別在北、中、南、東部舉辦四場公聽會,「若公聽會歧義不大,可望在今年年底前對外公佈。」

「但民眾當然現在就可以開始注意自身每日飲食攝取。」林莉茹提醒,不一定要等到公告出來才遵行,「現就可以在購買食品時注意營養標示,避免攝取過多糖分。」

延伸閱讀:市售布丁含糖量過高 一顆統O大布丁就過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