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粟倉村

01 每個地方都有絕對不能捨棄的東西,西粟倉村的「百年森林構想」

西粟倉村森林。攝影 / 近藤悟

「西粟倉村」是個僅有1500人、95%土地被森林覆蓋的小山村,近年來卻成了「地方創業(ローカルベンチャー)」的聖地,從2004至2015年為止,有十三家公司創業,年營收超過八億,創造117個雇用機會、吸引100人以上移居、佔了總人口的7%,堪稱過疏村落的異數。

一個邊陲山村,究竟有什麼魅力,吸引創業者前仆後繼前來?

這要回溯到2004年,西粟倉村拒絕與其他行政區合併,走上自立之路的那一天開始說起。

六成居民拒絕合併,走向自立

1999年到2006年,在後世稱為「平成大合併」的行政區合併潮流中,日本的市町村數量從3232一口氣減少為1821,僅有少數市町村拒絕合併,西粟倉村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深信行政區合併可以削減財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是地方自治體唯一的活路,但西粟倉村的六成居民用選票否決了這項提案,在合併前夕緊急踩了煞車。

然而,當時同屬英田郡的六個町村中,唯一拒絕合併的只有西粟倉村。一個岡山縣東北角的窮鄉僻壤,立刻面對了生死存亡關頭。

為了節省財政支出,村公所首先著手減少村內觀光設施的赤字,並申請了總務省的「地域再生管理事業」,當時以地域再生顧問(地域再生コンサルタント)的身份來到西粟倉村的,就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阿米達(アミタ株式会社)。

林業再生的摸索期

在阿米達的協助下,公所和有志村落再生的居民每個月定期聚會討論,達成了共識:再生西粟倉村的林業。

「森林是西粟倉村的根本,要是林業再生了,村子就能重生!」

然而日本的林業衰退已久,西粟倉村也不例外。

二戰後曾經一度風光的林業,隨著開放低價木材進口節節敗退,原木市場價格年年下跌,2012年檜木原木價格為每立方公尺1萬8500日圓,與最高峰的1980年相比,僅有四分之一。

「都市人都說原木傢俱很貴,但村裡的人卻說賣木頭賺不到錢。」林業的沒落造成極大衝擊,老一輩或許還堅守山林,下一代卻多半離開村子求學工作,人口年年減少,成了典型的過疏村落。

不只村落陷入存亡危機,森林亦然。西粟倉村的森林有84%為戰後種植的人工林,需要定期的間伐管理,大片大片的森林因為缺少管理,密植的林木長得又細又長,透不進半絲陽光;有人管理的森林,卻面臨間伐下來的木材無處可用,只能堆放在森林任其腐朽的窘境。

西粟倉村森林。攝影 / Alittle
西粟倉村森林。攝影 / Alittle
西粟倉村森林與過疏的聚落。。攝影/Alittle
西粟倉村森林與過疏的聚落。攝影/Alittle

走販賣原木的老路子勢必行不通,必須另闢蹊徑。在過度消費的時代,消費者購買時不再只看重物品本身,而是背後的價值,西粟倉村以「心產業」為號召,摸索如何回復人與人的連結,重新構築不重價格、重視關係性的地域經濟。

然而要怎麼把形而上的概念轉為行動,遲遲沒有定論。2006年,每個月定期參與討論、森林組合的職員國里哲也毅然辭掉穩定的工作,和夥伴們成立了「木之里工房 木薰」,專門製作保育園、幼稚園用的原木傢俱,成為林業六次產業化的先鋒。

這給了當時擔任地域再生諮詢顧問(地域再生マネージャー)、阿米達持續可能經濟研究所的牧大介一個線索:把木頭加工的話,價格是原木的幾十倍,還需要原木乾燥場、開發設計商品、營業銷售的人,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新的雇用機會。如果像國里這樣的創業者越來越多,西粟倉村就能自然而然的活化。把西粟倉村變成創業者的村子──這個想法初次成型。

2007年,西粟倉村的「雇用對策協議會」成立,由前公所職員營運,牧大介擔任諮詢顧問,主要負責招募外部人才,又稱為「村的人事部」,當時第一個任務就是「木之里工房 木薰」的職員招募。然而為了吸引移居者,還需要西粟倉村整體的願景與藍圖。

牧大介。攝影/Alittle
牧大介。攝影/Alittle

西粟倉村願景「百年森林構想」

2008年秋冬,西粟倉村召開數場活化森林的意見交換會,當時的村長道上正寿說:「已經生育了五十年的森林,不能在這裡放棄。」

經過數度討論,最後決定要花百年時間,守護西粟倉村五十年前為了後代子孫種下的森林,任何人來到這裡,都能體會到大自然的恩惠與山村的魅力,這就是「百年森林構想」。

25年後,樹幹與根長得夠粗大,能夠發揮保水作用,地面開始長草,樹梢開始有鳥兒棲息;50年後,樹根穩穩扎根山裡,樹頂有動物築巢,河川也會自然而然形成,成為守護子孫的百年森林。為了實現這樣的理想,2009年四月展開了「百年森林事業」。

要維護森林良好的生長環境,需要確實間伐管理、砍除惡木,同時必須確保林業收入,才能長久維持下去。

西粟倉村大樹。攝影/Alittle
西粟倉村大樹。攝影/Alittle
西粟倉村森林與聚落。攝影/Alittle
西粟倉村森林與聚落。攝影/Alittle

因此西粟倉村提出「森林管理協定」,呼籲村民將森林託管,統一管理、統一間伐。

在過去,日本向來是擁有山林的人各自管理,林地分割非常細碎,西粟倉村的私有林地約3000公頃,就分屬1300個地主,「比方說那座山,假設地主有十個人好了,」村公所產業觀光課的井上大輔解釋:「最上面的人想要把木材運下來需要開路,結果每個人都開一條路,又花錢又耗時。如果大家能夠整合起來、共同開路,就能夠把成本壓底,創造最大的利潤。」

森林管理協定由地主、公所、森林組合三方簽訂長達十年的契約,公所負責管理、森林組合進行間伐作業,地主不僅不需負擔任何費用,還能得到販賣木材的一半所得,另一半則用作「百年森林構想」的事業金。

要讓村民交出祖先傳下來的山林並非易事,前後合計開了50場的說明會,才得到贊同。至2015年為止,村公所託管的林地達1347公頃,共2820件,木材販賣總金額是託管前的十倍。第二步,則是活用間伐材、創造附加價值。

因一個「想學自然農法」的衝動,2011年來到日本大分縣,2012年搬到靜岡縣,進入MOA自然農法大學校,學了兩年的自然農法後移居長野縣,在自然農法農場工作,作物栽培沒什麼長進,但長出一顆打定主意關心農業、飲食和地域風土一輩子的決心。 九月落腳東京,暫時不會再搬家了(應該)


留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