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days」是由移居到美作市東粟倉的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鶴田秀和發起的體驗計畫,旅客可以住在農家民宿、透過農事、產業、飲食等不同面向,體驗里山的美好。
鶴田出身岡山縣的倉敷市,大學唸的是生態學,畢業後輾轉在連鎖飯店擔任企劃和導覽工作。喜愛自然的他,得知有協力隊制度後便決定回鄉,2013年,當時才26歲的他來到岡山縣最東端──美作市東粟倉地區。
初來乍到,鶴田為了讓村民更認識自己,便利用晚上時間,在當地的特產店「こぶし庵」弄居酒屋,邀請在地居民來聚會喝酒。剛好特產店因為找不到人繼續經營,原本打算關門,就由三名協力隊隊員繼承下來。
位於河川上游、擁有乾淨流水的東宿倉村生產品質優良的稻米、蔬菜,還有僅在潔淨無污染的環境才能生存的川魚。利用優質的水和糯米再加工的日式麻糬更是村民自豪的特產,但因為只有店鋪,旅客往往很難停留,「如果有住宿的地方就好了……」鶴田開始萌生開民宿的想法。
很幸運的,特產店附近剛好有間空了許久的民宅。屋主早在數年前過世,住在外地的兒女便把房子借給鶴田。由於要開農家民宿必須具有農家身份,他一邊提出申請、一邊經營こぶし庵,在協力隊即將卸任的2015年4月,「農家民宿 福屋」順利開業。「因為協力隊畢業之後必須想辦法在當地生存下去,現在有こぶし庵和農家民宿,雖然收入還不是非常穩定,但總算找到生活下去的方法了。」
福屋一天只限定一組客人,但寬敞的民宿最多能容納幾十人,最適合大學生、年輕人合宿。
來旅遊的客人,可以透過里山days的計畫,到當地養魚場、製麵所、農園深度體驗,晚上住在福屋,若是事先預訂,就可以在こぶし庵享用鶴田特製的在地料理。
細心又靦腆的鶴田做得一手好菜,當天的烤魚、味增湯、素麵、煮物、土鍋飯等,全都是他一人料理。
「雖然西粟倉村很熱門,很多人移居到那邊,但我覺得這邊悠閒的山居生活,比較適合我的個性。」他淡淡微笑。
東粟倉的旅遊多半集中在夏天,冬天入不敷出,因此鶴田坦言現在請不起人,不管是民宿、餐飲、還是體驗活動的聯絡協調,都是一人完成,「未來政府若導入新的協力隊,有人幫忙店裡的事,就能夠讓體驗更加充實。」
留言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