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於自然,甘銘源以竹木營造和諧建築

「木構房子的錢就花在建築本體上面,一次就整合完畢,不太需要裝修,裡面就很舒服。」中年的圓熟溫柔與寬厚貼心,點點滴滴反映在甘銘源與李綠枝主持的大藏作品中,首重讓人自在置身其間,不再只著重外觀的炫技。

[dropcap]向[/dropcap]來欣賞絕不裝酷—不著一身黑的建築師,甘銘源就是這樣,入冬時套件尋常夾克,事務所也非整間品味昭昭地,反倒像一般企業的會議室,走進去坐定後,泰然輕鬆。

台東火車站,波浪、貝殼與樹,蘊涵南島文化起源的海洋意象。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為綜合藝術的建築,台灣的建築師普遍受到西方現代主義的建築訓練,但如同繪畫藝術,若是所畫的與西方人都一樣,是無法冒出頭的,終究還是需要自己的論述,甘銘源還經過日本人的建築訓練,如何融會成自己的論述?這種種反思促使甘銘源、李綠枝有意識地離主流圈子遠一點,「我們才會躲在宜蘭,要不然就跑到雲林,刻意不那麼主流。」

進入工作,才識木構造建築

說起甘銘源的作品,也就是大藏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這些年,以大件竹構和木構建築在公共場域被看見,從台中花博食在滿竹歇腳亭、故宮南院竹編生命之樹藝術大道、台東都蘭竹構帳篷到雲林虎尾農博基地竹造設施等竹建築,以及木構為主的宜蘭簡宅、池上火車站、台東火車站等,正在進行中的台大溪頭實驗林展示中心,不斷挑戰竹構造與木構造的可能性。這些在受鋼構建築教育之外的學習路程,伊始於他大學畢業赴宜蘭工作,參與必定會使用當地建築的象集團冬山親水公園案,自此踏入另一番建築堂奧。

池上火車站,如同一座大穀倉,體現稻米產業意象。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坦承在台灣根本學不到木構,甘銘源等於是進入工作,才識木構造建築,透過在現場看著木匠工作,「你知道材料如何從毛料進一步被加工,變成可以用的材料。」當時正值80年代末期,羅東仍有木材產業,也有木匠的傳統,他開始跟這些木匠學。「羅東的檜木還是滿多的,我們的門窗設計都用檜木。」雖然1991年檜木業已禁採,但每家木材廠的儲木池裡面仍躺著檜木,以及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進口的南洋材。

竹子經標準化後,成為細膩綿密的綠色建材。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原本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象集團雖然是日本建築集團,但每到一處,總要尋找一些在地元素,「在每個地方用各地的風土、各地的產業條件,都會有一些獨特的在地語彙。」象集團習慣先做田野調查,回想當時所學的,甘銘源透露,「在地化部分做得還滿徹底的,雖然這邏輯跟骨子裡是日系作法,但至少在表象上會覺得還滿有宜蘭味的。」

剛好因為在宜蘭,甘銘源自己也修過一些日式房子,為了顧及材料的經濟性,在安裝時,為使彼此之間容易配對,日式房子的尺寸之間都有一個模具與比例,顧及互相的關聯性,「學習算是滿完整的。」

雲林虎尾農博館的「碳匯臨場」,施工設計完妥的竹構建築經久耐用。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宜蘭一待18年,當雪隧開通,人們蜂擁進宜蘭,甘銘源和也是建築師的妻子李綠枝選擇離開,轉赴當時猶是建築荒原的雲林。

材料其實沒有好壞,只是你了不了解他

對比較有在地意識的建築師來說,在地性跟全球性,全球化的課題,遲早都得要面對。從鋼構、RC到用當地建材所完成的木構或竹構,甘銘源已經體悟木、竹是可達到節能減碳效能的綠色建材,「但,木結構在推動上一直有很大的問題,竹子則更嚴重。」他回望這一路,自己也有些改變,「不太一樣是因為我們初期做木構,起初並沒有去想材料從哪邊來的問題,反正有就用,世界上可以供應得到我們就用,價位可以負擔的起就用。」搬到雲林之後,甘銘源才逐漸了解到必須掌握材料的來源,「從哪邊來的,對當地影響,對環境破壞的影響也是需要納入考慮的。」

因而,開始重視到底本地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

宜蘭簡宅,為甘銘源與李綠枝早期作品。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只是剛搬過來,仍在扎根階段,並未立即著手做竹構建築,「跟在地關係也還不很清楚,直到2011年有了農博會的機會。」雲林農博會的論述清楚界定跟土地的關係。他們開始思考何不利用台灣中部盛產卻荒蕪的竹子來做主要建材?

其實,早在宜蘭時期,前往德國建築博覽會,甘銘源就看過哥倫比亞籍建築師SimonVelez所設計的偉岸龐巨的生態竹建築,「台灣不是有滿多竹子嗎?」他回頭想到,台灣鄉下的大竹仔中間崁石灰牆的竹管厝也有百年屋齡。

想試竹構的念頭擱在心裡的某個角落,甘銘源接下農博會,發現,「雲林、嘉義、南投,這幾個縣市的山區都連在一起,產業在竹山嘛!」想做竹構時,甘銘源經常往竹山跑,「竹工藝人才,底子都滿厲害的,有個概念他們就幫忙打樣,打樣這倒是滿快的,技巧都非常好。」

早年設計華德福校園,大藏已將生態納入建築環境中。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他們藉此建立在地建材和在地建築產業的良性需求。農博基地的竹構架,跨距最大達14公尺,寫下當時台灣最大的竹構跨距紀錄。

一般人的印象總以為竹子是不耐用且不堅固的臨時性建築,宜蘭的木構經驗促使甘銘源決定由結構、構造部分先切入,盡量發揮出材質的效率,「材料其實沒有好壞,只是你了不了解他,會不會用他而已。」著手發展好幾種樣式的金屬鑄銜接頭,做完後再交給技師協助做確認。

打通了生產製材到設計 成就綠建材

「大概竹子的構造是最難搞的。總覺得竹子的結構比較鬆脆。」竹子大小與形狀、竹圍都不一致,如何讓它變成一個單一斷面的尺寸,甘銘源想到切V形切槽-在一根竹子上面切一個切口,先畫線以後,等於有個直徑,算是圓周長,算出要留下多少周長,成形後再收縮,最後纏上鋼纜線。

如此的摸索過程,說起來很技術面,也等於是打通了生產製材到設計,是一個工業化的標準化概念,讓竹材具備鉚釘作用,方可成為一種有效能的綠建材,得以量化生產。這套測試所幸有東和鋼鐵基金會和廣達的經費支持,借用鋼構造的思惟,傳遞出竹材的力量,讓竹材特性能夠彰顯出來,「單單一根竹子的纖維強度,要把它拉斷,都要幾十噸的力量才拉得斷。」

摸索木材與竹材多年,甘銘源熟悉天然材料本來就要做適度保護,天然材料會壞掉,其實大概就跟含水率有關,第一道防護就是要做乾燥處理,「含水率降低以後,他比較不會長蟲,第二個是尺寸,木材的性質會較穩定,較不會反曲,導致開裂或收縮,讓尺寸不一樣。」對這些材質溫柔十足的甘銘源拿著小樣,仔細且耐心地說明。
在生活裡,甘銘源夫妻也儘量採用木構或竹構,「我們雲林住家是用老房子改的,原來是磚造的,我們就再加一些自然材料-木頭、竹子、石灰等材料。」

即使做過讓人讚嘆的池上車站,該案的木材仍是進口的花旗松為主,「價格是個問題。」公部門的案子,預算都要斤斤計較,直到接到台大溪頭實驗林展示中心,才首次用到國產材的柳杉集成材(CLT)。如何克服溪頭的冬寒夏濕,這幢三層樓、樓地板總面積400餘坪的建築,又是甘銘源的新挑戰。

夜間施工的台東火車站。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妥善處理結露點 讓木構建築待得住人

克服溪頭冬季氣溫只有攝氏個位數的問題,甘銘源想到的作法是利用太陽集熱效果去做室內增溫。「這是把它做成折板,在折當中就有一個空氣管道,可以在屋頂上用深色的金屬板,上面蓋玻璃,只要有太陽一照射,金屬板會集熱,就跟太陽能集熱板的意思是一樣的。」他解說道,「集熱時,空氣會往上升,升到這個地方收集起來,我們想在中間加個風扇吹,使熱空氣往下拉。就是利用外面的熱量來調整室內的那個溫度,這是冬天;上面有太子樓,夏天就讓熱空氣出去。利用結構柱、結構樑,也是一個管道間,把它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通常是內外溫差過大,建築都有結露度,最擔心就是在室內會發霉,尤其是在春夏之交,牆壁溫度偏低,一旦遇到高溫高濕的空氣,就會凝結,如同玻璃杯從冰箱拿出來,表面會有水珠凝結,內外溫度與濕度差距過大,碰到冷的表面,就凝結。大藏建築因為在加拿大建造寺廟的經驗,試著在內外溫差差了30幾度時,處理結露點問題,「結露點如果沒處理好,你的房子就會包在裡面爛掉。」

每個案子都有不同的問題要解決,建築師也在做中學日益成熟老練,「加拿大寺廟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怎麼樣把溫度維持,再把濕度、水分排除掉。我們也是做了那個加拿大的工作以後,對溫度、濕度就變得非常敏感。」甘銘源不諱言,「早期在設計宜蘭厝時,因為太年輕了,不懂這些,都在想風格、造型等外觀問題。」

日後,他們再回去拜訪業主,「業主已經60幾歲,在他40幾歲蓋的房子,現在太冷太濕,房子不好住。」這學習經驗,讓大藏後來所做的住宅案子,一定要從上面面對溫度、濕度等關鍵問題,設計出來的房子要能住,「就是冬天再怎麼冷,你室內還是有18、19度,否則你房子一定住起來不健康。」

而柳杉板片有足夠的斷熱原理,維持對人體舒適的溫度,到夏天怎麼熱,室內還是29度,免吹空調;冬天來臨時,升一小盆火就很舒服,「預期效果應該是不錯的,裡面的溫度會維持一個較常態的溫度:可是也不能花太多錢,最重要還是要普及,能夠被大眾接受,造價一拉高就很難。」年輕時的浪漫過度到中年的務實,甘銘源深信,「木構房子的錢就花在建築本體上面,一次就整合完畢,不太需要裝修,裡面就很舒服。」

中年的圓熟溫柔與寬厚貼心,點點滴滴反映在甘銘源與李綠枝主持的大藏作品中,設計房子首重讓人自在置身其間,不再只著重外觀的炫技,像溪頭展示中心讓建築儘量簡單,保留種了幾十年的柳杉以及最早的森林學校,「沒有特別去做造型,因為他已經有一片最好的樹,那是最棒的部分。」至於台東車站的設計,則呼應前輩建築師郭中端的卑南遺址公園,「以宏觀的歷史視野,那是南島民族出發的一個點,我們把外型設計得像波浪、熱帶樹狀、貝殼來傳遞這海洋民族的意象。」

從國產材考慮及安全、風土、氣候、在地產業,並投入建造實驗教育學校,在淺山種茶親身履踐自然農法,甘銘源體認到,「讓建築師不再只是為資本,或是為制度服務,只要你願意踏出那一步,走出來原來那專業的圈圈,其實還滿海闊天空的,可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人跟土地的關係。」

甘銘源小檔案 】

1967 出生於台北
1990 中原建築系畢業後,進入設計冬山河的象設計集團株式會社,工作7年
2000~迄今 與李綠枝建築師合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