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單集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作家陳二源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陳澄波作畫當時,就是一幅幅熱帶景緻。從郭雪湖和陳澄波的畫作可以看見那些植物與地理的差異?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作家譚玉芝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台灣植物的命名繼地理大發現、日治時期,許多後繼者只在學術界為人所知,讓因為被紀念而命名的學者浮現在學術界以外,特別是以感念為所發現的植物命名的案例。包括歐氏月桃、蘇氏歐蔓、呂氏歐蔓,狹葉薑的植物,是為了植物分類學家的歐辰雄教授、蘇鴻傑教授、呂勝由博士,以及模式標本採集者鄭元春老師等專家。這集我們談命名的故事。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作家譚玉芝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作家譚玉芝從兼具芋頭番薯文化與飲食風格的都會女性,三年前因疫情而遠離城市,作者譚玉芝從上海回到台灣,又從台北來到花蓮玉里,住進金牌朋友設計的老宅。她在這裡看天光變化,與田間的風為伴。從最初的陌生,到逐漸熟悉這裡的步調,她學會觀察農田裡的植物,記錄市場間的人情,品味每一道來自土地的食物,感受小鎮的文化底蘊與家庭記憶,日復一日。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獸醫師綦孟柔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靈長類的野生動物最頑皮,基本上很像人,有的雄性長臂猿、紅毛猩猩等還喜歡接近女生,看到女獸醫特別興奮,但又很敏感,綦孟柔醫師在治療這些靈長類的野生動物遇過哪些趣事?在她眼中,人類該如何與這些動物相處?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 / 作家徐蘊見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作為臺灣首位「野生動物獸醫師」的綦孟柔在初當獸醫師時,照顧了二十幾頭小獅子;臺灣黑熊在我眼前張大嘴,我清楚看見那森森銳齒和牽絲的口水……」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必須具備分秒必爭的犀利技術、搏命治療的勇氣。本集聽她談野生動物獸醫師的美麗與哀愁。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 / 作家徐蘊見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茄科,對人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科植物,我們日常生活用到很多茄科植物,無論是食物或藥物。茄科植物常被說有一定的毒性,原因是什麼?我們常見的茄科物種有番茄、青椒、辣椒、茄子,還有說發芽就不能吃的馬鈴薯,連枸杞都是,還有哪些食物是茄科的?茄科植物不少滿苦的,是那些成分導致的?
來賓:植系作家王瑞閔+作家徐蘊見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古代沒有化工業,色彩的來源除了少數礦物與動物外,都仰賴從植物取出色素,作為染料。可以染色的植物被稱為「染料植物」,植物染料的使用大概有5,000多年的歷史。根、莖、葉、花、果實、果皮、種子等,都能提取出色素。運用不同植物的部位,染出來的顏色會不同。我們用顏色來談,先從紅色說起,那些植物可以染成紅色?是因為含有什麼成分?可以染出不同彩度嗎?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被我們稱為四君子之一的竹是多年植物,竟然是禾本科竹亞科!為什麼竹子中間是空心的,沒有年輪?竹亞科植物為什麼高矮差那麼多?竹子都有地下根狀莖,聽過阿美族用竹子的地下莖來比喻團結,像我們讀的筷子一樣。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科普作家林大利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台灣是多元族裔共同生活的空間,時間上也歷經多元文化長期激盪融合。台菜的代表滋味絕不止一個,台灣的名片城市大概每個老城鎮都有資格擔綱,各擅勝場。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科普作家林大利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鳥類在各小島,如金門冬日的黑色大軍 ;馬祖的春、夏、秋有哪些鳥類?為什麼會有消失的金鵐藏嬌 ?嘉南沿海何以是遷徙水鳥度冬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