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單集

podcast ep122
來賓:衛城出版副總編輯洪仕翰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居民正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戰火下的日常維繫尤其困難,資源不再隨手可得,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被迫消失,殘骸、屍體反而變成日常,書中的受訪者如何維繫這些七折八扣的日常?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新銳作家鄭育慧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煩惱在白堊紀早期(1 億至 1 億3,500 萬年前)缺乏被子植物化石,科學家分析指出:真正問題在於開花植物演化速度極快,有違達爾文相信的「自然漸進演化」,被達爾文歸因為傳粉昆蟲與被子植物的「共同演化」……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巴黎的化妝品工業應該是靠植物起家的,這樣講有過譽了嗎?最早的植物入化妝品應該是洗髮精、沐浴用,歷史上有記載的是哪些?很多著名香水裡都含有植物萃取的成分,尤其是伊蘭,是哪些香水?
來賓:米思菜-植系作家胖胖樹之母 / 作家周姚萍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您眼中看到的胖胖樹到底耗費多少資源金錢在成就植物圓夢?這作夢的過程可以請您說一下嗎?他從小到大,在植物上的投入到底有多「嚴重」?作為這樣孩子的母親,如何可以旁觀卻不制止?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作家鄒欣寧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海岸林到處都是林投和黃槿,綠島還有蘭嶼木藍、蘭嶼粉藤、蘭嶼八角金盤、漢氏山葡萄,以及葉菓都好可愛的蘭嶼括樓,這些植物的特質是什麼?是否代表跟蘭嶼之間的密切關聯?
來賓:作家傅士玲+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臺北植物園有「臘葉標本館」,是一種製作植物標本的方法;還有顏色仍保留非常鮮豔的「原色包埋標本」法,這種標本散發出「本色之美」外,對植物研究者還有什麼作用?還有哪些製作植物標本的方法?在數位時代植物標本的保留和過去有什麼差別?
來賓:植系作家王瑞閔 / 作家陳玠安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顏色仍保留非常鮮豔的「原色包埋標本」法,這種標本散發出「本色之美」外,對植物研究者還有什麼作用?還有哪些製作植物標本的方法?在數位時代植物標本的保留和過去有什麼差別?
來賓:植系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在臺灣,有哪些海漂植物?數量最多是哪一種?紅樹是胎生,還有非胎生的海漂植物嗎?為什麼有有的海漂種子無法順利著陸並長成植株?
來賓:植係作家胖胖樹王瑞閔 / 翻譯工作者&作家朱浩一
主持:上下游副刊總編古碧玲
A)充滿各種野生動物,為什麼開始鴿群氾濫?從一隻患病的年邁鴿子,給了他五歲的女兒什麼樣的生命教育?據說去念東華的人很快就會開始觀察自然,理由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