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
  • 市集
  • 副刊
  • 認識上下游
  • 關於《副刊》
個別期數
  • 首頁
  • 飲食
    飲食
    (攝影/譚玉芝)

    穀雨後的月桃

    (攝影/Miru Guo)

    做一碗海葡萄丼飯

    (攝影/張健芳)

    蕗蕎為什麼流眼淚?

    (攝影/徐銘志)

    夏日樂園與最佳賞味期之前

  • 生態
    生態
    河濱公園野花草繁茂。(攝影/周姚萍)

    雜草

    天師栗大樹 。(攝影/游旨价)

    華西雨屏與天師栗 Aesculus chinensis var. wilsonii

    (攝影/林仁筑)

    春華

    (攝影/張健芳)

    蕗蕎為什麼流眼淚?

  • 藝術
    藝術
    鵝鑾鼻燈塔(攝影/新井一二三)

    【海角七號】之旅

    如夢英倫

    一組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的餐盤與茶具組,相當漂亮的Limoges瓷器,背後有la maison PEHU-SACHE et J. Charvet的註記,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用一百年盛裝今晚的大餐

    關於《植物情人》—她只是吿訴你

  • 人物
    人物
    (繪圖/周憶璇)

    一位年輕博物學家的冬天日記

    澄山筍切片竟有玉石感(攝影/邱勤庭)

    添仔與澄山筍

    醫金錢豬也醫人的老獸醫

    狗啃的頭

  • 書摘/書介/書評
    書摘/書介/書評
    (攝影/古碧玲)

    棘手黃金板栗,美味大勝天津栗

    (提供/大家出版)

    走進布農的山:溫柔流動的營火

    黑暗荒涼中仍看見曙光,讀《發光白鳥的洞穴》

    發光白鳥的洞穴

  • 圖片故事
    圖片故事
    澄山筍切片竟有玉石感(攝影/邱勤庭)

    添仔與澄山筍

    原從事幼教的三女兒謝汶遑看不下去長期勞累工作與全身是傷的鐵人媽媽,疫情前辭掉工作回左鎮幫忙。(攝影/邱勤庭)

    阿娥米食,左鎮文化資產

    西方登山客身後的雪巴人

    攝影 / 邱勤庭

    向自然偷來的畫面

  • 樂讀食譜
    樂讀食譜
    魔鬼蛋(攝影/Sophie Lee)

    東西年味

    我的蘋果季節故事

    野菇鹹派,攬一把驚喜節氣味

    法國北部的夏日清新食

  • 人生不插花 Podcast
    人生不插花 Podcast
    冰箱風景深具私密性與領域性,冰箱可比行李箱,各有其獨特味道。主人的癖好與使用習慣豢養出每座冰箱,誰也不得觸犯他人的冰箱管理。 冰箱是糧食安全感的來源,亦是主人感知四季的倉庫,也常淪為失憶的永凍層。懂得掌握最佳賞味期,那人的歲時軌跡想必也頗諳守素安常。(繪圖:周憶璇)

    EP48 觀葉植物的花燭為何貴森森?/冰箱永凍層的二三事

    EP47 觀葉植物入門大宗天南星 / 尋找母樹

    EP46 我的花盆裡怎麼長菇了?/關於森林與鳥的環境書寫

  •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NowWeekMonth
    (攝影/譚玉芝)

    穀雨後的月桃

    (攝影/Miru Guo)

    做一碗海葡萄丼飯

    台灣好魚排行榜

    通泉草所能通往的

    韌鰕虎是重要的生態指標。(繪圖/李政霖)

    被遺忘的寶貝—談台灣淡水魚類保育現況

Latest
  • Latest
  • Oldest
  • Random
  • A to Z

藝術

鵝鑾鼻燈塔(攝影/新井一二三)
藝術

【海角七號】之旅

新井一二三·2021-10-30
估計很多人看過一部電影以後,會想要去作品...
Read More
藝術飲食

如夢英倫

周姚萍·2021-10-30
不知怎的,我們身邊的霧散了,獨你一人兀自...
Read More
一組十九世紀末或二十世紀初的餐盤與茶具組,相當漂亮的Limoges瓷器,背後有la maison PEHU-SACHE et J. Charvet的註記,攝於作者台灣典藏室。(攝影/魏聰洲)
書摘/書介/書評藝術

用一百年盛裝今晚的大餐

魏聰洲 and 蔡潔妮·2021-10-24
不論是瓷器或釉陶,鮮見古物膺品,因為價格...
Read More
書摘/書介/書評生態藝術

關於《植物情人》—她只是吿訴你

黃湘玲 and 郝明義·2021-01-13
「花是人類最視而不見的禮物。」「葉子, ...
Read More
藝術飲食

《孤味》裡的蝦

楊順清·2020-11-18
台灣查某人堅韌的生命力,就如同有著曼妙身...
Read More
藝術

徙居馬祖二十載 畫家李若梅的藍色島嶼之心

古碧玲·2020-09-07
收攏了島嶼上無盡的海濤聲、四時變幻的海洋...
Read More
人物生態藝術

吳書原釀造不畏隔離,坐擁全世界的異托邦花園

古碧玲·2020-08-16
當人們步入色彩和諧的「異托邦」蜿蜒小徑間...
Read More
生態藝術

屬於臺灣的覺醒 就在我們的腳邊

古碧玲·2020-08-16
(續前文)從巴洛克式豪華住宅噴水池工整的...
Read More
藝術

千里之外,我的書店

劉怡伶·2020-05-11
鎮上居民不到一千人,卻有著十幾間二手書店...
Read More
繪圖/Copyright © Micaela Alcaino
藝術

一草一天堂:英格蘭原野的自然觀察

約翰.路易斯-斯坦伯爾 John Lewis-Stempel·2019-08-20
幾乎是梭羅之後,關於田野生態最詩意優美的...
Read More
滿滿一碗芒果冰,繪圖/周憶璇
藝術飲食

暑熱,無冰怎歡?

編輯部+周憶璇·2019-07-27
滿頭面涔涔,燥火直攻心,要人比照古法禁生...
Read More
豪華版的黑糖粉圓冰,攝影/吳比娜
藝術飲食

黑糖粉圓冰,濱海鹽工消暑土方

吳比娜·2019-07-27
以蕃薯粉、黑糖加水沖泡飲料起源於何處已不...
Read More
攝影/李盈瑩
藝術

當木器創作者踏入森林

李盈瑩·2019-06-11
若是從事木器創作者能深入森林,近距離觀察...
Read More
攝影/李盈瑩
藝術

人與木,讓身心放鬆的好器

李盈瑩·2019-06-11
「我們的雙手、手指的形狀,彷彿生來就是要...
Read More
Load More
copyright ©上下游News&Market。上下游副刊由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贊助支持。
  • Facebook
  • RSS
  • 關於《上下游副刊》
  • 個別期數
  • 文章分類
    • 飲食
    • 生態
    • 書摘/書介/書評
    • 人生不插花 Podcast
    • 藝術
    • 人物
    • 圖片故事
    • 樂讀食譜
  • 所有作家
  • 《上下游新聞》
  • 《上下游市集》
  • 認識上下游
Start typing to see results or hit ESC to close
副刊第四十期 | 日光與時光 副刊第三十八期 | 比所羅門王更溫柔 副刊第三十五期 | 水光十色 副刊第三十四期 | 消魂水果 第三期 | 男人上市場
See all results

Subscribe today

Subscribe to stay up to date and stay notified about exclusive offers and fashion tips.
[mc4wp_form id="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