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0501勘誤與補充:
文章刊出後,不少讀者針對內文提出回應,特別在毒性排序以及反丁烯二酸部分,我們重新與受訪者做確認後,發現有部分內容沒有表達清楚,或者有誤解誤植之處,已在內文更正,並說明於此,感謝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勘誤(1):毒性排序的確未必全由甲乙丙丁等順序來判斷,本文重點應在於工業用乙酸(冰醋酸)毒性不亞於被歸類在防腐劑的部分物質,但因被歸類在調味劑,因此沒有被規範,這是一個需要補正的法規漏洞。
勘誤(2):反丁烯二酸是一種短鏈的酸,脂肪酸包括短鏈、中鏈、長鏈,其中丁酸就屬於短鏈脂肪酸,但反丁烯二酸化學結構改變,不符合脂肪酸定義( 具有一個羧基直鏈羧酸)。但反丁烯二酸確實普遍使用在食品防腐中,其分子結構對稱穩定(氫原子不在同一邊),加熱也不易跑掉,因此對身體影響比較大。通常添加在便當、飯團中。
────────────────────────────────────────────────────────
台灣的《食品衛生管理法》,已經趕不上食品化學工業「日新月異」的改變,甚至在法規上更有許多自相矛盾、荒謬的漏洞,讓部分不肖業者有法律漏洞可鑽,以犧牲民眾的健康為代價,「合法」賺取暴利。此刻,民間正在推動《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修法,日前已排入立院,希望能讓法規更完善,真正保障食品安全。上下游新聞網針對影響你和家人日常飲食安全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五大漏洞,製作系列專題,希望大家一起正視問題,關注修法進度。(閱讀完整系列請點選這裡)
漏洞2:標榜「絕不添加防腐劑」?小心!可能加了更強的防腐添加物
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你是不是已經養成了拿起食物先看標示、盡量避免選擇含有防腐劑或太多添加物食物的習慣?或是總是選擇寫著「絕不添加防腐劑」的商品?
小心了,部分業者也知道許多消費者有這個習慣,開始順應這個趨勢,不再使用法定的二十四種防腐劑(因此可合法宣稱不添加防腐劑),而開始使用其他更強的防腐添加物。
近年來,由於消費者高度重視食品是否含過量防腐劑,因此衛生機關當仁不讓地努力稽查,於是常能在傳統市場、路邊攤、散裝食品查到超量使用防腐劑;然而,儘管越來越多的食品大廠開始標榜「絕不添加防腐劑」,很多食品卻依然不易腐敗,這究竟是什麼道理?
實際上是因為業者為了躲避稽查,早發展出既能夠躲避稽查、且防腐效果更強的添加物了。
不叫防腐劑的「防腐添加物」,可能毒性更強
打開衛生署管理食品添加物的法規(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第一類是防腐劑,為了限制使用以及減少對健康的傷害,規範了二十四種法定防腐劑使用的範圍以及限量,例如第二十一項丙酸(Propionic Acid)「可使用於麵包及糕餅;用量以Propionic Acid計為2.5g/kg以下」。
這裡其實又暗藏了一個讓業者得以規避受防腐劑規範的巧門。
輔大餐旅系兼任講師文長安解釋,乙酸的毒性大於丙酸,但乙酸卻不在二十四種法定規範的防腐劑之中,而是被歸在第十一類「調味劑」中(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 p.103 冰醋酸),規範為「本品可用於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適量使用」,翻譯成白話就是,可以用在任何範圍、無限量使用!這樣一來使得毒性較弱的添加物受到限制,毒性強的反而不受任何限制。
你或許會認為,一般生活中接觸到的乙酸都是低濃度的食用醋,來自酵母菌發酵釀造,但事實上,以薑絲大腸中使用的「醋精」為例,多數食品添加物業者用的乙酸卻是工業用乙酸,毒性比食用醋和丙酸都更強,卻不像丙酸一樣受到規範,法規有此大洞,添加物業者當然樂得「合法」使用工業用冰醋酸來防腐,只要宣稱其功能是「調味劑」,還可以打著「絕不添加防腐劑」的旗號!(意即:不含法定二十四種防腐劑的任一種,但不代表沒有加其他具防腐效果的添加物,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具有防腐效果卻被歸類成調味劑的「反丁烯二酸」
同一類漏洞還不只乙酸一項,另外還有一種「反丁烯二酸」卻同樣被歸類在第十一類的調味劑中(見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 p.102),同樣寫著「本品可用於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適量使用」。
反丁烯二酸是一種短鏈的酸,分子結構對稱穩定,加熱也不易跑掉,對身體影響比較大。通常添加在便當、飯團中。但是,反丁烯二酸卻沒有被歸類成防腐劑,不需受限量規範,還可打著絕不使用防腐劑的招牌;二十年來,大量使用不受限量的反丁烯二酸已經是食品加工業界公開的秘密。
當法規跟不上變化,而業者為了規避稽查不斷研發新種防腐添加物,受害的就是民眾的健康;事實上,台灣舉世聞名的塑化劑事件,就是源自這個背景(注1),塑化劑風暴後,儘管衛生署強力稽查食品是否仍受塑化劑汙染,但這僅是亡羊補牢,背景結構成因不除,未來勢必還有更多類似事件。
注1:
當業者原先使用的防腐劑時常被稽查超量或效果不夠強時,多半會開始研發效果更強、但更不易被抓到的防腐添加物。於是當受法規管制的苯甲酸(毒性近於甲苯)不夠用時,業者就開始研發使用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並製成複方躲避查驗登記,而為了具有定香、乳化的作用,開始研發加上酯類,於是產生了鄰苯二甲酸二酯,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塑化劑。
對業者而言,塑化劑成本低、政府不熟悉因此不會查驗、不屬於法定防腐劑(甚至不在法定食品添加物中)但具防蟲防黴防腐效果、二酯類有更好的香味效果,成本又低。這些都是塑化劑形成的背景。
延伸閱讀:食管法五大漏洞系列專題
文中舉了兩例,其判斷依據都是以這句『一般來說,有機化合物的毒性是依照其天干名稱順序而遞減:甲>乙 >丙 >丁 >戊 >己…依此類推,「就像甲醇(假酒)的毒性大於乙醇(真酒)」。』來進行論定,但是名稱只是依化合物碳數而加以編排,完全用「經驗」法則來論定難免會有例外。
根據我找到的資料,
◎ GHS 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 – 危害物質危害數據資料
甲酸 1100 mg/Kg (大鼠,吞食)
醋酸 3530 mg/kg (大鼠,吞食)
丙酸 2600 mg/kg (大鼠,吞食)
丁酸 1500 mg/kg(大鼠,吞食)
異丁酸 270 mg/kg (吞食,大鼠)
戊酸 1055 mg/kg(大鼠,吞食)
異戊酸 200 mg/kg(大鼠,吞食)
己酸 480mg/kg(大鼠)
◎ 勞研所、環保署及 Wikipedia
● 【甲酸】
急毒性:1100 mg/kg(大鼠,吞食)
慢毒性或長期毒性:腎臟受損
來源:勞研所 http://tinyurl.com/c5c7x83 ;環保署 http://tinyurl.com/ct7f277
● 【乙酸】
急毒性:3530 mg/kg(大鼠,吞食)
慢毒性或長期毒性:醋酸不會積存在體內,具體內正常成份,會迅速代謝
來源:勞研所 http://tinyurl.com/cll32qq ;環保署 http://tinyurl.com/c48jcvp
● 【丙酸】
急毒性:3500 mg/kg(大鼠,吞食)
慢毒性或長期毒性:皮膚長期接觸會造成皮膚炎(紅腫、乾燥、發癢)
來源:勞研所 http://tinyurl.com/cslsdlk ;環保署 http://tinyurl.com/cme7lv4
● 【丁酸】
急毒性:2 g/kg = 2000 mg/kg(大鼠,吞食)
來源:環保署 http://tinyurl.com/brw8wan
● 【異丁酸】
急毒性:270 mg/kg(大鼠,吞食)
慢毒性或長期毒性:-
來源:勞研所 http://tinyurl.com/cje68c8 ;環保署 http://tinyurl.com/cp2t9mc
● 【戊酸】
急毒性:1055mg/kg(大鼠,吞食)
來源:環保署 http://tinyurl.com/d5ouqmn
● 【異戊酸】
急毒性:2 ml/kg(大鼠,吞食)
來源:環保署 http://tinyurl.com/co6cfzo
● 【Hexanoic acid】
急毒性:3000 mg/kg (rat, oral)
來源: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xanoic_acid
另外,對於調味劑與防腐劑之使用疑慮,如同《五大漏洞系列(1)》所述,除了化合物本身外,其「不純物的種類與含量多寡」,才是重點所在。假酒是乙醇參雜有甲醇因而有害,若是不含甲醇便可能無害(但可能還是不合法)。工業用冰醋酸是乙酸參雜有其他不純物,因而可能有疑慮,若是改採高純度冰醋酸,稀釋之後使用便可能無害。丙酸或己二烯酸若其製造過程中蓄意或無意中含有其他不純物亦同樣會有疑慮。
參考資料:
GHS 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 – 危害物質危害數據資料 http://ghs.cla.gov.tw/CHT/intro/search.aspx?cssid=3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物質安全資料表 http://www.iosh.gov.tw/Publish.aspx?cnid=25
行政院環保署毒災應變諮詢中心 http://toxiceric.epa.gov.tw/Chm_/Chm_Index.aspx?viewPage=Query&type=MSDS
再補充文中:『需要做slideshow說明,參考文長安100slide p7-9』
http://agcc.tcavs.tc.edu.tw/upload/1001201085744.pdf
拍手。
無水醋酸鈉只能用在食品製造業,餐飲業不可以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08766832483165&set=p.1208766832483165&type=3
太感謝您了,真是非常專業的提問與說明,我們也將陸續推出食管法其他漏洞,就如您說的,添加物的複方添加不受管制,實在是最大漏洞!請您繼續關注並且提供寶貴的資訊!
很多東西不要只看別人怎麼說
你知道什麼是反丁烯二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B%B6%E8%83%A1%E7%B4%A2%E9%85%B8
這種東西你敢吃嗎?
反丁烯二酸用於生產不飽和聚酯樹脂,這類樹脂的特點是耐化學腐蝕性能好,耐熱性也好;
反丁烯二酸與乙酸乙烯的共聚物是良好的粘合劑,與苯乙烯的共聚物是製造玻璃鋼的原料,反丁烯二酸所制得的增塑劑無毒,可用於與食品接觸的乙酸乙烯乳膠。該品是醫藥和光學漂白劑等精細化學品中間體,在醫藥工業中用於解毒藥二巰基丁二酸的生產,將反丁烯二酸用碳酸鈉中和,即得到反丁烯鈉([17013-01-3]),進而用硫酸亞鐵置換得到反丁烯二酸鐵,是用於治療小紅血球型貧血的藥物富血鐵。
該品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酸味劑,用於清涼飲料、水果糖、果凍、霜淇淋等,大多與酸味劑檸檬酸並用,反丁烯二酸與氫氧化鈉反應製成的單鈉鹽,也用作酸味調味品,還用作合成樹脂、媒染劑的中間體。
用於製造不飽和聚酯樹脂、農藥、酸味劑及氨基酸等
幾個回饋:
1.冰醋酸味到非常重,一般加工食品不太可能添加,會破壞風味,薑絲醋腸或是醋類調製品比較可能添加
2.工業用化工品轉做食品用,只能由查廠確認是否符合食品添加物規格,若業者有心分裝添加,根本查不出來,這種狀況不只台灣,舉世皆然,美國德國都發生過
3.就複方添加物部分做說明:
複方添加物雖不需查驗登記,但現在已經推動"非登不可"登錄管理制度,而這些登錄廠商也都排入衛生單位稽查排程內,只要現場稽查還是會要求廠商提出配方、進貨資料來源、單方添加物原料的許可資料,我倒覺得複方添加物這部分在登錄制度上路後會改善不少。
4.文內列出的幾種調味劑因為有特殊風味,感覺要大量添家不是很容易…
個人認為目前食品狀況,歸納為兩大類:
1.制度再怎麼設計都防君子不防小人,如塑化劑事件
2.民眾對於政府的做為完全投下不信任票,如現在的社會風氣
而這兩類情形,只能由教育導正,比較無法從規範上著手。
中肯!閣下也是不盲從的專業人士,給你個讚
食品衛生管理法理應以保護人民健康為主,越健全越好,贊成儘快修法!
0430/0501勘誤與補充:
文章刊出後,不少讀者針對內文提出回應,特別在毒性排序以及反丁烯二酸部分,我們重新與受訪者做確認後,發現有部分內容沒有表達清楚,或者有誤解誤植之處,已在內文更正,並說明於此,感謝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勘誤(1):毒性排序的確未必全由甲乙丙丁等順序來判斷,本文重點應在於工業用乙酸(冰醋酸)毒性不亞於被歸類在防腐劑的部分物質,但因被歸類在調味劑,因此沒有被規範,這是一個需要補正的法規漏洞。
勘誤(2):反丁烯二酸是一種短鏈的酸,脂肪酸包括短鏈、中鏈、長鏈,其中丁酸就屬於短鏈脂肪酸,但反丁烯二酸化學結構改變,不符合脂肪酸定義( 具有一個羧基直鏈羧酸)。但反丁烯二酸確實普遍使用在食品防腐中,其分子結構對稱穩定(氫原子不在同一邊),加熱也不易跑掉,因此對身體影響比較大。通常添加在便當、飯團中。
更正了半天,
“反丁烯二酸既有超強的防腐作用,又能調味” 這句話的立論是不是就變成不成立了? 沒有數據可以佐證 是憑藉著甲乙丙丁推論的 …念營養念到化學不懂還硬要說?反丁烯二酸從何得知可以防腐? 請問哪裡有毒?
勘誤二到底要表達什麼? 回復主文寫到是和反丁烯二酸有關 內容卻寫己烯二酸? Fumaric Acid 和 Maleic Acid本來就是順反二式 可能在反應中轉換 但是不會輕易轉換出己烯二酸…我很懷疑是不是沒有看懂回復的內容..
再來 乙酸要規範的話 冰醋酸是純乙酸的固態俗名 一般食用醋的3-5% 大概可以換算成30g/kg 你家的醋都不能喝了? 工業用冰醋酸可以吃死人, 是那個工業用冰醋酸的成分有問題機率比較高吧? 純醋酸殺人很快 它可以腐蝕你的肺泡 讓你失去呼吸的能力 就像另一種超強的化學物質氧化二氫 吸入過多一樣可以殺死人一樣 你可以要求立法管制這些物質用量 但是不應該醜化他們是防腐添加物 因為立論是不一樣的!!
比方說你從哪裡說明乙酸是防腐劑? 我也可以介紹你另一種防腐劑:氯化鈉 先人就用來幫魚肉防腐 你吃嗎? 吃得多嗎? 吃得多了會高血壓 要不要管制一下?
為什麼不管制?因為那是一般人怎麼用的問題加上傳統上我們真的會攝取這些物質還有法律的其它問題
對於食品添加物有疑問很好 卻不應該傳播不正確或不完整的知識 就像別的回復說的 那就是偽科學
“反丁烯二酸既有超強的防腐作用,又能調味” 這句話的立論並沒有衝途,並不是可以防腐就不能調味,可以調味就不能防腐,這是兩碼子事.反丁烯二酸防腐作用你上網查一下就有很多資料供你參考了,而毒性是要看該物質的LC50或LD50值,值越低越毒.
而醋酸跟冰醋酸是政府公告的食品添加物,只不過是歸在調味劑,它防腐的機制是降低pH值,不會有廠商真的添加純度很高的冰醋酸,但是會稀釋好幾倍到人口感可以接受的程度,至於你說的氯化鈉為什麼沒有列管,是因為氯化鈉的LD50值很高,一般人不可能會吃到那麼高的量.水喝多了都會中毒了.
有疑問是很好,但要先做功課再來提問題,不要一昧否定別人的專業.
Mobrick 的意思就是「醋酸」跟「冰醋酸」(也就是我們平常料理用的醋,只是濃度的不同)就跟「氯化鈉」(我們平常料理用的鹽)、「一氧化二氫」(H2O,我們每天喝的水) 一樣,都是幾世紀以來甚至幾千年來我們一直都會攝取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喝水太多吃鹽太多會不舒服,但有正常人都知道自己吃多少之後應該停止;而醋也一樣,正常人都吃得出他的味道,都知道不能吃太多。不管是醋酸或冰醋酸,就是醋,只是有機化學上給這些化合物的專有名詞不同。
你可以質疑工業化生產上會不會加入其他有害物質,但是「醋」本身,或著叫他「乙酸」、「醋酸」、「冰醋酸」,很單純的就只是我們幾世紀以來一直在用的調味料而已。也許過去是用比較自然的方法生產,現在用化學工業的方法生產,但這個化合物本身是不變的,不同之處在於生產中附帶的其他物質。
給正仔:
我的話題在這句話:
更正了半天,
“反丁烯二酸既有超強的防腐作用,又能調味” 這句話的立論是不是就變成不成立了?
更正了半天 我們都知道他可以調味 但是要怎麼防腐?
整篇文章都沒有防腐數據..這就是我說的更正了半天 你這句話的防腐從何而來?
您好,根據我們的查證,反丁烯二酸是一種短鏈的酸,脂肪酸包括短鏈、中鏈、長鏈,其中丁酸就屬於短鏈脂肪酸,但反丁烯二酸化學結構改變,不符合脂肪酸定義( 具有一個羧基直鏈羧酸)。但反丁烯二酸確實普遍使用在食品防腐中,其分子結構對稱穩定(氫原子不在同一邊),加熱也不易跑掉,因此對身體影響比較大。通常添加在便當、飯團中。
食品工業是一個巨獸, 影響到大家的生活與健康, 與其他工業,電子等產品不同, 現代化消費者幾乎毫無閃躲的空間. 因此食品產業應該以更高的標準來檢視. 在食品業作久的人多知道人工添加物的使用已到了泛濫的程度, 甚至從業人員對代工添加物的使用已多視為當然與必然. 但是資深食品從業人員在選擇自己的食物時卻常有採用與自己生產不同的標準, 為什麼 ? 對這些化工添加物存在無解的疑慮 !
上下游的報導值得鼓勵, 但是報導總有存在需要補充或修改之處, 上下游接受大家的意見是更值得肯定的 ! 利用PH值的改變達到防腐的目的是這些”酸”存在的原因. 許多在國外先進國家可以看到這些產品的存在, 個人也曾從國外採樣這些吃起來不酸的食物PH值在4上下. 但是是什麼改變了PH值 ? 我們也問了廠商但是這多是不能說商業機密也常是使用者不想知道的秘密. 只是, 食品業中應該有不能說的秘密嗎 ? 當其他媒體忙著賺錢時(當今媒體的主要收入不是讀者直接支付, 而是業者買廣告, 自然要少得罪), 上下游的努力是值得鼓勵的 ! 加油 !
steven:
非常感謝您的分享!面對食物工業,我們的確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製作這一系列後,也發現有很多不足之處,雖然我們的受訪者有非常多年經驗,也有實際例證,但是並竟都是隔了一層的知識,我們自己掌握度還需要提升,真的感謝大家包容。
您提到的那個PH值檢驗問題,也就是我們的困惑,許多食物明明不可能以那樣的形式保存,但是究竟調整在哪裡?但當他變成成品後,因為已經跟其他材料混和在一起,所以無法清楚驗明,除非很明確掌握添加物的性質,否則很難有直接證據。
想繼續做這些題目,並不是為了想打擊廠商,而是我們希望看見真正的食物,我們認為農業是生產的上游,食物就是產出的下游,所以,從產地到餐桌應該是一條令人快樂又安心的連結,但是,現在食物的上游成了玉米澱粉廠,下游則是大賣場的冷藏櫃,這條新的食物鏈充滿了無法明說的秘密,因此想繼續的探究下去。
我們一定會繼續充實自己,盡量的提供正確且可供檢驗的資訊,也請大家持續的協助我們!
反丁烯二酸二甲酯,反丁烯二酸蔗糖甲酯等都具有抗菌防腐效果,應該都有人在使用,至於多廣泛就很難說了…
東西吃多了就是毒,少吃人工加工過的食物,均衡的營養最重要,配合運動,身心要保持好心情, 天然的最好,我們每天接觸的食物之中,永源離不開化學成分的東西,如何說純有機蔬果也是很難斷定,也是一項良心事業,亞熱帶地區病蟲害很多種的生鮮蔬果,不噴農藥很難種植一長出來就被蟲啃光不論地上及地下的多有蟲及黴菌危害,大部分的人去菜市場買菜時多會挑漂亮的菜買,我因化學較好賺才讀化學因化學中毒過差一點歸陰才再讀改食品系,但消費者應該再受教育,為何目前癌症發生機率時間越來越短,我周遭很多人死於癌症,實在很恐怖,這當然原因很多 如飲食習慣,空氣,水,自然環境的汙染,個人生活習慣,身體抵抗力種種因素有關,要能長命白歲,要靠個人自己去控制 ,能不碰化學的產品,盡可能去避免,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越少碰觸越好,人的命只有一條要珍惜活的健康快樂及有尊嚴才是我們學專業知識應有的本能,,食品工作的人是良心事業,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好吃的東西不健康,健康的東西不好吃 ,每天要注意自己吃的東西是不是健康的食物,要時時注意去選擇當然不可能完全 ,要將損害盡量降低比較能避免病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身為食品製造者應盡量少添加化學的添加劑, 但客戶要求添加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因客戶說不加不好吃賣不出去,在於取捨之間很是無奈,我個人的淺見盡量自己料理食物,非不得已少外食,買菜蟲洞越多越好,我們為了生存大家多很忙不可能都是自己種菜自己吃,日常食物自己做,要挑選健康食物,病痛的人很沒有尊嚴任人擺佈,人生不管有錢沒錢要活的健康.快樂,有尊嚴 , 才不虛渡人生
我還是覺得上下游很危言聳聽啦:
1. 我不懂為什麼要把乙酸拿出來說嘴。就算是純天然工法跟材料釀造出來的醋(管他烏醋白醋鎮江醋葡萄酒醋都一樣),裡面就是會有乙酸(濃度不一定,烏醋或白醋大概是 3%-5%),那就是醋主要的酸味來源。工業用冰醋酸充其量就是 100% 的乙酸而已,加進食物裡,怎麼可能分辨出「這裡面的乙酸是工業來源或是天然釀造的白醋出來的」?如果這樣講還不懂的話,舉更極端的例子:食物裡面的水分子,究竟是天然的山泉水來的,還是水龍頭流出來的自來水流出來的?檢驗出來才見鬼咧(不要跟我說做 stable isotope,這不是需要它出場的地方)。
(當然,如果你在意的是,不同來源的醋可能有不同的雜質,影響到實用安全,那個會在例如重金屬檢驗之類的地方跑出來,才不可能在防腐劑標示裡標示,那太蠢了,怎麼會是拿以酸分子本身當做標的)
2. 也用不著把 fumarate 說成多神奇的東西,首先一開始把它跟脂肪酸做類比就不一樣,不用看到「反式」跟「酸」這兩個字就想要送做堆。反式脂肪酸在自然界並不常見,fumarate 很常見;反式脂肪酸在人體很難代謝有害,fumarate 你在人類甚至幾乎每個動物、植物和細菌細胞裡面都可以找到。fumarate 在食品裡或在自然界裡面穩定(我是有點懷疑能多穩定啦,大部分的生物都可以代謝掉的),跟它在身體裡面穩不穩定、好不好被吸收、會不會被代謝掉、有沒有毒性(精確地說:「要多少量才會對身體機能造成損害」),每個都是完全不一樣的問題,要等這些問題都被好好回答,才能去宣稱這玩意加在食物裡到底適不適切。
3. 食品局規範的當然是防腐劑當然是「人工合成的防腐劑」,而且是不能兼用調味料(i.e. 調味料裡不會有的成分),不然的話,糖和鹽被拿來當防腐劑幾千年了,你問任何一個家庭主婦都知道糖鹽有防腐功能,難不成也要立法規範嗎?立法規範怎麼規範?有「糖」和「鹽」的分子,就是防腐劑?那好笑啦,每種食物一定都會有這兩個成分,那每個食物都有添加「防腐劑分子」啊,這時候有標跟沒標,是有差嗎?靠滲透壓、調整 pH 抑制細菌生長不是什麼稀奇的手段,對身體有沒有害還需要看個案好好論證(回應到我第二段提的各種問題),看到「pH」或「防腐」這幾個詞彙就過敏的話,那只好餓死了。
4. 塑化劑、起雲劑跟防腐劑完全是不同的用途,而文末提的那幾種分子,明明就是拿來當工業塑化劑,然後起雲劑的化學需求跟塑化劑很一致,所以非法拿來「借用」一下而已,至於這些分子剛好也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能,根本不是不肖廠商所預期的後果,拿防腐來說是塑化劑的來源,就跟說 Aspirin 的發明跟使用是拿來預防心臟病的一樣荒謬:人家當初是拿來止痛消炎,加油好嗎?
根據以上這幾點(只要有學過點基礎生化和生物就可以了,就算是非本科系的,找幾個相關出身的求證詢問一下,有很難嗎?),我真的覺得這篇報導很沒誠意危言聳聽。我同意食品添加物的管制規範可能很有問題、需要檢討,但絕對不是往這篇報導提的這幾個面向和事例來檢討。雖然編輯號稱放了個「更正啟事」,也還是沒有誠意。不過真的要誠意的話這篇報導只能整篇撤下了,這也難為作者跟編輯的苦心啦科科。
那些口口聲聲說自己學化學的,一直強調工業用冰醋酸與食用醋酸當中的乙酸是同一種物質,沒錯,兩個是同一種物質,但重點不在這邊,問題是在作用身體的機制。食用醋酸當中固然有乙酸,還有蘋果酸、檸檬酸等各種不同酸類,彼此之間會相互作用,抵銷乙酸帶來的作用,拿食用醋酸做薑絲大腸調味攝入體內,對人體衝擊不大;但是工業用冰醋酸就是純的乙酸,完全沒有其他酸類去抵銷,吃進去體內,除非你的胃是銅牆鐵壁,長期下來,我不相信你身體沒有問題。如果食用醋酸與工業用冰醋酸都一樣好的話,我是搞不太清楚為何現在許多超市販售的食用醋,特別要強調天然釀造,直接用工業用冰醋酸去調一調就好啦。
懂一大堆化學方程式很厲害,但不代表你就懂食品營養、懂生理作用。只從微觀而缺乏鉅觀,充其量只是見樹不見林罷了。
當只有巨觀而沒有微觀 你連你說的是不是真的都不知道…
食用醋跟工業用醋酸的問題豈止是乙酸而已?
所有反駁食用醋的文章都是在告訴你一件簡單到不行的事:
你說乙酸比丙酸更毒 你怎麼敢喝醋?
按照你說的 是不是把丙酸加入醋裡就可以喝了? 反正他們會互相中和?
(上面的說法誇張了..)
為什麼要買天然醋 當然是因為更多風味啊
難道你以為天然醋就吃不死人嗎?
為什麼不該用工業用醋酸 因為生產的過程中的原料 加入的試劑 裡面的雜質 能不能吃都不知道 你該抨擊的是工業用醋酸被當成食物 不是抨擊乙酸有毒!!!
這種看法就會被說成: 只會看表面的假巨觀 …
如果你的巨觀就只有防腐劑三個字 那我也告訴你鹽巴吃不得..
反丁烯二酸對身體的傷害極小 (因為沒有任何物質可以說是對身體完全無害的)
就像鹽巴一樣 他們也同樣可以防腐
但是所有的文章中, 我還沒有看到任何可以使用反丁烯二酸防腐的使用濃度數據 更不要說毒性數據的佐證咧
說你見樹不見林,果然印證了,一直在乙酸上打轉,完全忽略工業用的化學物質就是不能進到食品業這件事情。
天然醋你如果要一次喝一整瓶下去,當然會出事情,這是正常人都會想得到與知道。但是正常人並不知道日常生活吃的薑絲大腸或泡菜,裡面可能會有不肖業者用工業用冰醋酸,因為一般人認為天然醋是用來提味,用量很微少,但是如果不肖業者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工業用冰醋酸,只要微量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當然,你可能認為這不叫傷害,因為你所謂的傷害,可能是要喝下一整瓶醋,才叫傷害。
看看這篇吧,今天不是在跟你討論工業用冰醋酸與食用醋當中的乙酸是不是同一種物質,整篇文章是在講食品添加物的管理問題,工業用化學物質就是不能進到食品。好好看看這篇吧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may/15/today-life8.htm?Slots=Life
內文明明是針對冰醋酸下手,並非寫”工業用”冰醋酸不可用於食品中,不知是誰才是見樹不見林
你回了很多但是好像都在吹毛求疵
上下游這篇文章的重點在哪裡你有搞清楚方向嗎?
wk:
(1)我感到非常的奇特,您竟然認為「工業用冰醋酸與天然發酵的醋」是一樣的東西?簡單來說,請您試問自己,您願意去買工業用冰醋酸稀釋後來喝,以取代真正天然發酵的醋嗎?如果您趕喝,我可不敢喝。
(2)如果您覺得文長安老師的說法有問題,他是一個有非常多年現場經驗的衛生署工作人員,您是不是也要表明自己質疑的立論基礎在哪裡?
(3)您所寫的──食品局規範的當然是防腐劑當然是「人工合成的防腐劑」,而且是不能兼用調味料,你的這些「當然」實在非常天真,您可以看看文中的監察院報告,看看你所以為的「當然」在「實際的世界」裡視什麼狀況。
(4)我想跟您說,如果你本人很喜歡吃食品添加物,我沒意見,但是,請不要阻撓了別人想要吃更天然食品的權力,要知道此法不修,殘害的是很多希望活的健康的人。
1. 如果你想知道的話,其實很多市面上的食用白醋已經是冰醋酸稀釋的喔科科。不過你的閱讀能力似乎有點問題,我可沒有說「『工業用冰醋酸與天然發酵的醋』是一樣的東西」,那是你說的。
我說的是「冰醋酸裡面的乙酸分子,跟食用醋裡面的乙酸分子,是一模一樣的,從化學上或生化上根本沒有差別,做檢驗也根本檢驗不出分別」,你那麼愛文長安,大可把這句話寄信問他,或者是拿給任何一個修過大學普通化學以上的人,來確認是否正確)。所以,問題就在,你不可能拿「乙酸」當做檢驗標的,因為不論你是拿工業來源的冰醋酸,或者是食用醋來調味,出來的都有乙酸分子,請問你是要怎麼檢驗法?
真正問題是,釀造醋跟工業冰醋酸這兩種東西化學組成的差別,除了乙酸分子的濃度以外,釀造醋還有其他的有機酸和「雜質」(就是不同種釀造醋風味的來源啦),工業用冰醋酸可能也混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要看製程),這就是他們的差別。
你當然可以因為各種口味或行銷或心理或各種理由,限制食物只能加釀造醋;你或許也可以因為擔心工業冰醋酸的奇怪雜質對健康危害,而限制工業冰醋酸的使用──可是檢驗的標的,就不可以是「乙酸分子」,而是那些雜質本身。食管法是針對「化學分子」做管制,實際上也只能針對這些東西做檢驗。
(至於說要透過登錄、稽查管制來源,那我當然沒意見,可是那已經是另一個範疇:我這邊談的是,就「以化學分子為標的管制」這種作法來說,不可能達到你所期待的區分工業冰醋酸與釀造醋的分別,而且也沒道理;登錄和稽查管制來源管的標的就不是「化學分子」了。)
2. 那有說等於沒說:「毒性」是什麼意思?文長安並沒有明說,不過如果他說的「毒性」是拿 LD50 來定義的話(畢竟是最常見的標準),LD50 可是拿「純乙酸」來做測量的喔,試問一般使用最好是會拿純乙酸來服用,那個 LD50 反映出的死亡情況更可能是腐蝕的效果,而未必是細胞毒性。就跟你拿純氧灌人灌動物也會造成氧中毒和死亡,所需要的量可能比其他的純物質還少,所以你就可以推論氧這種物質比較毒(因為需要的量比較少),這當然是正確的結論,但也是廢話。數據不是這樣解讀的:就跟你說濃度有差、消耗量有差嘛。
(至於拿甲乙丙系列來比更是奇怪啊,那個「量」是指莫耳數還是重量?更別提這幾種分子的水溶性不一樣了啦,而且吃到 LD50 的量已經太多了,那簡直是跟拿世界最毒的幾種蛇毒來比較,即使你比較出個序列,請問有什麼意義?在現實生活的狀況來說,沒有)
你問我的依據?這根本連毒理學都不用,學過一點大學基本的化學跟生物、生化就可以判斷出來的,不是看到 LD50 就可以亂說話。
3. 還是跟上面一樣:請你搞清楚現行的法規是「以化學分子為標的」,所以才會得到我第三點的結論。如果你想 argue 說「拎杯拎鄒罵就是不想要人工合成的東西啦」(我先說:雖然我覺得區分所謂「人工合成」跟「天然」的東西並沒有多大道理,不過法規範本來就不是一定會服膺什麼道理或自然科學理論,反而是符合某種立法者想像的期待以及實務上是否能執行的問題),當然可以,那請把整個法規砍掉重練,使得以稽查登錄和來源管制為主軸,因為在檢驗上根本分不出差別。在「以分子為標的」為管制對象的現實下,居然期待能區分出「天然來源的某種分子」跟「人工合成的某種分子」,天真這兩個字大可直接退還給你。
4. 請別幫我扣帽子,我發表意見就稱的上阻撓嗎?戰場是在立法院裡,請搞清楚。我並沒有說這條法律完美不需要修,但是我不認同這種修法。
真的那麼相信食品工業?來看看這個吧,在順丁西二酸被驗出之前,誰能知道裡面有這個?又是工業用原料出了問題,到底還要凹什麼?http://bit.ly/10EE3V7
文章立意很好。但是有偽科學之慮。拿食品添加劑之乙酸跟反式丁二烯酸出來說“有毒”,太過危言聳聽了,反式丁二酸就是fumarate,’我們的細胞中總是在製造及利用……它不能與其順式異構物來相題並論,化學上結構異構物性質不同,生理影響自然不同,對於毒性這事,實在不宜用聯想,一個理通就萬理通觀念作陳述。
再多的語言,都無法掩蓋持續在發生中的真相,張開眼睛看看以下這個定義吧──
順丁烯二酸又稱馬來酸,分子式HO2CCH=CHCO2H。它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為工業原料,在工業上當作樹脂、殺蟲劑的穩定劑以及染色助劑及油脂防腐劑。本身毒性不強,但和其他物質結合後,容易於體內堆積,造成腎臟負擔。在「歐盟危險性符號」中被列為「有害Xn」。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9353/
可以當防腐劑喔,請問這有在政府標示的防腐劑裡面嗎?這不是漏洞嗎?與其花力氣檢討別人的文章,不如花力氣去要求政府補洞吧!
我想關於物質有沒有毒,其實還是著重於劑量與使用該物品的方式(黏膜吸收,外用、注射)、個體的耐受性
所表現出來的毒性狀況就會有所不同
就像是你喝水喝過量也是會鹼中毒
但是關於原料的廠商,原料上會有純度、雜質、添加物的誤提,
根據這些不同而分成不同等級的產品
比方說工業酒精與食用酒精,為了避開 菸酒稅 ,原料商常常會添加些許的苦味劑,讓他無法食用,而使得工業酒精成本降低,讓廠商可以提供更低廉的成本
又或者是 今天廠商刻意分成A級原料(食品級) 與 B級原料(工業級)
A級原料可以賣得比較貴 利潤比較好
B級原料單價較低,利潤差
如果今天兩者完全相同,規格也相同(純度,添加劑)(只是品名不同),勢必大家都會購買B級原料
因此原料商可在B級原料中,加入部分非食品可用添加劑
使得B級原料不得食用,也因此賣得比較低廉
因而使得你想買食品可用的原料,只能購買較貴的A級產品
若廠商為了節省成本,而不瞭解這些規格的差異,而誤用這些原料,
則會有像今天的一個情形發生
所以其實不管是原料商或是下游的製造商,都應該有個清楚的規範,自主性的提交安全報告,像歐盟化粧品相關法規一樣,凡是產品上市都該請政府核准的相關驗證單位
進行毒理學等相關的安全性評估,確保產品的安全度
以上如果有任何錯誤,歡迎各位朋友提出糾正,好讓我有個學習正確知識的機會
謝謝
“現在食物的上游成了玉米澱粉廠,下游則是大賣場的冷藏櫃,這條新的食物鏈充滿了無法明說的秘密,因此想繼續的探究下去。”
如果編輯是抱著這樣的心態來查的話,那不論是那種製程,都會被當成罪惡的源頭
這條所謂的新食物鏈,並不存在無法明說的秘密,而是現代食品工業的必然過程
編輯想作這方面的報導,我倒覺得何不先把各類食品現有的工業化流程搞清楚
了解各種製程的優點、缺點,然後了解各種添加物存在的因果關係
最終再對各種添加物的可能之惡,進行深入了解,了解食品衛生管理法,何處存在問題
於本文中,存在不少一知半解的內容,補疑的部分,也沒完全對那些部分有充分的說明,個人覺得會有這種狀況,跟編輯抱著我點出的那句的心態有關
說實在的,食品加工業,確實有很多不必要的添加物存在,單是把架上產品拿下來,仔細看過其成份後,許多為了調整口感、口味、顏色的添加物,而這是不能改變的嗎?就最近我最常飲用的利樂包豆漿而言,已有明顯的變化了,過去會加很多改善口感的添加物,而現在已單純到就是黃豆、糖、水。先不論你相不相信標示(不相信就送驗、檢舉,未來是有獎金可拿),單是教會消費者要看標示成份這點,就足已讓廠商改變其產品配方。
個人認為上下遊除了以防弊的角度去抓這些問題外,更重要的是教會消費者如何查看成份,用消費者的力量改變市售產品,當然消費者也要能接受口感較差、口味較淡及顏色不如想像等問題。
看了上面的留言,我對那些號稱懂科學懂化學懂食品科學的人有些失望,既然台灣有這些人有這些知識,但卻都不來提供正確的知識端正視聽,並且提醒大家哪些危害需要注意,哪些事情是以訛傳訛。
結果變成要靠非專業的熱心人士,像是上下游這一群媒體+廠商,來自己找資料拼湊出真相,到底那些知道真相的人,是基於良心選擇不說,還是…..然而別人提出了想法,就拼命的用自己的知識打壓,維護自己的權威….
真相是需要更多人質疑,感謝那些提出問題的人,至少把一些明明懂卻又不作聲的人引出來了…
我遇到的狀況是,我出來表達我的意見了,因為原文或是某篇評論裡面有邏輯上的疏忽,然後我得到:「不要玩文字遊戲。」的回應。看到的當下心中還是會吶喊一陣子的。
同為化妝品研發從業人員,我對消費者才感到失望。端出真正安全符合法規的產品,比不上別人一句"恨化學的XX工坊"
我們何曾不想提供正確的知識給消費者?問題在於提供了正確知識,大部分民眾還是覺得我們在護航黑心商品!
真相就是我們不說是因為我們知道只要在合法且安全的用途用量,這是沒有問題的(沒有問題的東西為何要雞蛋裡挑骨頭硬是找出問題來寫?)
然後我們也知道不管添加物到底是好是壞,只要把它的化學式寫出來,又變成一篇食安報導了
這大概是專業人士跟一般民眾的距離吧…
除非修到高中以上的化學,不然要懂這些沒做功課的人只能看結果,容易人云亦云。
知識打壓的控訴真沉重,你知道就是有這些人鑽研食物保存技術,才能讓原本要靠高糖高鹹酸才能長期保存的食物在控制環境下不用這麼重口味就能放上數年之久嗎?
上面FB Lee ChiAn的回應先看一下,什麼叫做”正面列表”先搞清楚再來討論也不遲。
目前看來跟商周鮮奶事件有異曲同工之妙,很好奇繼續討論結果會是如何。
正面列表的意思我想編輯不可能不懂吧
但假如我添加某東西其實他在這個食品中可以添加,但希望有額外的用途,
我是為了增加甜味而加入反丁烯二酸,但不代表我不能奢求他有防腐防潮的功能呀?
我可以同時用無塵無菌的製程同時又添加些微可以抑制細菌的東西,這樣說不定可以延長保存期限更久,似乎也挺好的呀?
我沒學高中以上的化學、也沒進入過食品工廠,但我希望可以搞懂到底為什麼反丁烯二酸他可能有防腐的功用。例如說他可以調味,到底加多少用量進去以後可以感受的到甜味? 知道用量以後才能評估健康風險,假如平常製程用量的風險不高,那只要純度夠高、雜質管控得宜,應該就不用擔心它可能對健康有危害了吧?
還請諸位不吝給予指教~
就是你家 買了蛋糕
看到一堆化學名稱
好奇 查了 “反丁烯二酸”
到底是 好 是 壞 呢? 都吃完了
政府在食管方面的作法,一直是採取被動政策而非主動。包含現在要立的食管法,我覺得上面WK說的很好,以化學分子成分為標的作為法規檢驗的目標,根本就無法分辨是「天然」還是「人工」,當然這又要說到大眾媒體常常誤用化學這兩個字,事實上生活中本來就無處不化學,你喝的水也是化學分子。應該把這個詞彙給更正為「人工/人造」吧。有些人科學知識的缺乏,也就導致了誤解了一些人的立意只是要補正釐清本篇報導推論錯誤之處。如果你不清楚食品管理的真正問題在哪裡、然後錯誤推論,最後你能期待有好的解法? 能夠防弊? 那我想這才是最天真不過的想法了。最根本食品管理就是稽查嚴謹、溯源管理透明,才不是盲目的檢驗。因為到最後根本沒辦法用科學檢驗來說明黑心產品有害,但老百姓難道就會安心? 從黑心油這個案件就可以看出來了,衛福部能說檢驗出來的有害物質足以傷害人健康嗎? 答案是否定的。但是難道我們就趕吃黑心油嗎? 答案以還是否定的。這就代表了黑心食品,根本不能單從檢驗面下手。
延胡索酸又稱富馬駿酸
乃用根黴菌屬的綠狀菌對糖類物質進行發酵,發酵完畢後,發酵液除去菌體及鈣後,進行減壓濃縮並調pH至酸性,可得粗結晶。粗結晶溶解,然後加入活性炭脱色,再進行結晶,過濾,即可得產品。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218008
當大家在看待反丁烯二酸時
也一堆惱民在提順丁烯二酸…
順反是有這麼難分辨嗎?
反丁烯二酸 毒性小 本來就廣用於食品
順丁烯二酸 本來就廣用於工業
妳說順丁+食品當然出問題啊
反丁+食品毒性小 但過量會腎出問題!!
那反觀我問 妳長期鹽巴過量就不會腎出問題喔
一堆自以為是的爬文魔人
只會在那挑文字遊戲
然後就在那邊自以為戰化學
結果還不是去爬文才來把自己武裝的好像知識分子
還有別說誰誰誰在衛生署檢驗做多久啦
“官”就是台灣最大的漏洞啦
塞錢+有關係 什麼都能過
沒看2017最近的改裝排氣管取締事件嗎?
每個警察每個環保署&政腐官員都真的高知識分子阿
每個都番癲成這樣都能當警察跟環保署&議員了
一問三不知 沒專業知識就在開單 就在修法
頗呵~
妳說衛生署多專業怎樣我也不想跟你揮多少
不過就是拿來驗東西做給政腐人民看看的地方
別拿頭銜壓人
胃硬沖拿幾億就能塞一堆人嘴了 妳還在耍頭銜
自以為懂化學 真的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