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謹的日本人VS很熱的台灣人~OMIJIKA冒險之旅拼命滑

西遊記裡唐三藏一行人赴西天取經,這段冒險旅程前途未卜、危機四伏,而對來自日本的遠藤康正、池田真央、河野久美三人來說,西遊記便是他們向西來台灣取經的最佳比喻,「到現在經過臭豆腐,還是要捏著鼻子,要適應這味道才能成為真正台灣人」、「台灣人很『熱』,會非常熱情幫助你,但一生起氣來也很可怕」、「語言不通確實造成生活不方便,但定居台灣一年已經能夠大概聽懂中文。」這趟冒險之旅還未抵達終點,三人仍持續西行。

右起遠藤康正、河野久美、池田真央(圖片提供/遠藤康正)

台灣文化祭 兩天吸引近一萬五千人

日本宮崎縣政府1月6、7日在當地舉辦台灣文化祭,台灣小吃、按摩、算命等營造出台灣村氛圍,兩天吸引近一萬五千人觀光,而幕後推手便是熱愛台灣文化的遠藤康正、池田真央、河野久美三人,其中遠藤康正、池田真央夫妻倆,更是熱愛台灣文化到直接移民台灣。

「算命的攤位早上十點就滿了,排不進去,當地人都想試試看台灣算命是不是比較準。」河野久美表示,這次台灣文化祭是呼應當地想要體驗台灣社會的居民,透過文化祭,他們可以初步理解台灣。

日本宮崎相近於台灣台東,都是位處偏遠的農業縣,河野久美說,「一直希望讓宮崎的人有機會了解國外文化,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台灣,因為台灣非常友善又有豐富文化,」日本算出口大國,很多產品外銷,傳遞許多日本故事文化到世界各地,「日本不斷向國外輸出訊息,但卻對國外文化冷淡、訊息有限,處於失衡狀態,希望透過台灣文化、傳統習俗、人情味濃厚的活動,讓日本社會能夠更溫暖、更有人情味。」

圖片提供/
圖片提供/

台灣塾醞釀日本當地台灣幫,遠藤康正一家移民來台

台灣文化祭的出現並非空穴來風,是先由「台灣塾」慢慢醞釀,最後成為一股熱流,將台灣的熱緩緩注入日本社會。何謂台灣塾?由宮崎縣政府舉辦的國際交流案,舉辦為期一年的台灣塾活動,主要促進台日之間農食產業的對等往來,在這交流過程中,不僅促進宮崎居民了解,甚至進一步愛上台灣文化,持續在日本推動台灣文化。

遠藤康正、池田真央、河野久美三人也是經由台灣塾認識台灣文化,結識彼此。遠藤康正在2015年隨著台灣塾活動來到宜蘭,人是最大魅力,人跟人串連,活動建立朋友關係,「認知到台灣是很有趣的地方,對於台灣的想像,不再是媒體常出現的台北而已,」

在宜蘭看見美麗風景、乾淨水源,還有小的神社改成忠烈祠、宜蘭縣政府保留的石獅子、各種戰爭裝置藝術,這些戰爭所留下的遺跡,也讓遠藤康正反思,「日本政府過去以粗暴方式交流,但未來世代追求和平,日本可不可以用另一種面貌及智慧,去跟國外交朋友?而不是僅為了利益賺錢而破壞當地,這之中有沒有我們能做的事?」

透過台灣塾裡文化交流撞擊,遠藤康正對人及生活都有更多感受及想像,「日本是相對封閉的社會,希望能夠跟海外社會有更多接觸,當時也想到,台灣是個有高山大海自然環境充沛的地方,如果小孩能在這樣的環境成長是不是會更好,所以一家在2016年移民台灣。」

遠藤康正(攝影/劉怡馨)

日本組織規範強,台灣草根堅強

宜蘭參訪也同樣在遠藤康正的妻子池田真央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日本相對來說是組織型社會,像是推動有機農業,也是政府一一規範好,能夠賣給誰,價格多好,是一種由上而下的規範型農業。」但當時去到宜蘭深溝村時,就發現台灣的友善、有機農業很有趣,雖然台灣政府也會有規範,「但散落各地的農民,除了遵循法規,也會做很多發想,每個人都想多做點什麼,自發性很高,這樣從民間草根對土地友善的作為,跟日本由上而下的方式差很多,受到很大的刺激。」

台灣跟日本歷史的淵源深厚,其中宜蘭縣史館更記載曾任宜蘭廳長的西鄉菊次郎,其父親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著名功臣西鄉隆盛,而西鄉隆盛曾為了探視軍情,來到宜蘭蘇澳居住,甚至跟當地女子同居留下私生子,河野久美說道,「到台灣來後發現很多自己也不知道的日本,從國內歷史起點發現,原來有些歷史課本沒記載的事,原來祖先做了這些事啊!因為這些歷史故事,讓心裡感覺跟台灣感情更近了一點。」

台灣人情味濃厚 有獨特的顏色

「對我來說,去到台灣不像去國外,很像是去宮崎旁邊的地方,特別有感情,」河野久美笑說,「台灣人、風土都很『熱』,台灣人通常都熱情如火,有事需要幫忙時,會幫到你不知所措,無法解釋的友善,這在日本絕對不會出現,但生氣起來也特別可怕。」

而過去從事設計時尚產業的池田真央也說,台灣有獨特的色彩和人情味,「過去常去東京、巴黎、紐約等,這些地方的人顏色、神情、氣氛都大同小異,但台灣卻有獨特的特色,不僅跟大自然接近,甚至獨有熱情氛圍,這些都是台灣自己的顏色,尤其是台灣人情味,幫忙超幫忙,生氣也超級生氣,日本已經失去或是說從來沒有這種人情味,這點很值得日本向台灣學習,讓生命更溫暖豐富。」

三人工作室OMIJIKA 持續推動台灣文化

這份台灣獨特的人情味,融化日本拘謹的行事作風,三人的工作室OMIJIKA,接續台灣塾的能量,不斷推動台灣文化。池田真央便說,為期一年的台灣塾計畫結束時,當時許多參與者都覺得活動沒了好可惜,這些人組成台灣幫,希望延續台灣塾,讓民間社會往來動力增加,也才有了台灣文化祭,作為交流的第一步。河野久美也說「在台灣塾參與過程中,接觸到很多朋友,過去自己工作上不曾接觸這麼多有趣的人,透過交流的過程產生信心,人跟人的連結產生加乘效應,好像沒有什麼辦不到。」

人心交流的力量也讓三人決定持續推動台灣文化祭2.0、3.0,河野久美說,「雖然計畫很累,但是任務還沒做完,這次的台灣文化祭有很多東西無法放進去,因此希望一直舉辦下去。」池田真央則說,這次的台灣文化祭仍偏向台北秀,都是在台北能夠看到的東西,但過去在桃園、宜蘭看到的很多熱情的人,鄉村的特殊味道,這些都是這次無法放進來的,希望下次能夠展現台北以外的特色。

台灣包容性的異質文化 激盪出不同火花

「文化其實就是擴展你想像的空間,看見不同的世界,異文化不是對立衝突,而是可以結合彼此成為更圓滿的文化。」遠藤康正指出,日本是經過重整的歷史,文化統合單一,但在台灣這麼小的島嶼上,卻有閩南、客家、原住民、外省族群,他們各自保留飲食、文化、宗教、習俗等,台灣同時也有相對應的正面回應,積極推廣這些不同的文化,「日本卻是傾向跟大家一樣,不要突現特色。」

對於異文化的包容性,池田真央也說,「這些差異特徵相互刺激,創造出多樣且具包容性,這是文化最大意義,能夠刺激你欣賞不同東西。」河野久美則說,「文化跟文化衝擊會發生很多無法預期的化學反應,非常令人期待。」

冒險之旅拼命滑

「冒險之旅的船已經出港,我們現在就是拼命滑,可能滑得亂七八糟,搬來台灣後,更像是在漩渦的中心,但我們到底要滑去哪?」池田真央也不免對此感到困惑,而身為社長的遠藤康正則是把這場冒險看作是西遊記,「台灣就是我們必須探索的西方,透過交流串連兩方,把台灣的寶物帶回日本做交換,這樣激盪、冒險、交流的旅程,就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身在漩渦中心的遠藤康正、池田真央夫妻,是否還適應移民台灣的生活?「不喜歡臭豆腐,一定要努力,有天可以不用捏鼻子走過去,就是真正台灣人了。」池田真央笑說,移民到台灣後,大部份都是遇到善意及正面的事,也因為台灣人的熱心及友善,很快就能融入社會,「除了這邊人開車沒這麼遵守交通規則,常感覺生命受到威脅。」遠藤康正也說,「並沒有特別不適應的地方,在語言方面,雖然中文表達吃力,但聽力也逐漸進步。」

採訪結束後的遠藤康正,也趕緊把紙筆塞進大後背包裡,戴起年輕人款式的鴨舌帽,背起後背包,像平常學生一樣出門上中文課,不斷走在取經的路上。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