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光電搶農地鹽田,政府屋頂卻不先做!屋頂型光電進度停滯,環團批各部會擺爛

地面型光電爭議四起,屋頂型光電的推動更加迫在眉睫。今年七月立委洪申翰召開光電公聽會,要求經濟部等部會報告屋頂型光電的盤點情形及推動政策,當時各部會盤點數量甚低,引發環團群起抗議。行政院隨後成立專案小組,要求各部會確實盤點閒置空間,但兩個月過後,進度仍停滯不前。

政府原訂屋頂型光電目標為 3GW,2019 年提前達標,因此經濟部能源局將目標調高為 6GW。今 (22) 日28個民間環團連署並召開記者會,呼籲屋頂型光電潛力遠不只 6GW,嚴正要求行政院再度提高目標,並應成立副院長或政委層級的「屋頂光電專門小組」。

28個環團連署要求政府全力衝刺屋頂型光電,行政院應成立屋頂光電小組(攝影/林怡均)

環團:屋頂光電爭議最小,已提前達標,潛力絕對不只 6GW

9月8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大會,他在會中表示,為持續推動太陽光電,行政院將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召集人為副院長沈榮津。蘇貞昌並要求相關部會,盤點出適合發展太陽光電的土地及屋頂等閒置空間。

回顧七月光電爭議公聽會中,屋頂最少的農委會,竟然是做了最多屋頂型光電的部會,其他部會如經濟部、交通部、教育部,連盤點都沒盤點完全,遑論認真達標。今年除農委會之外的其他部會直轄的公有設施規劃安裝量加起來勉強才 1GW,私人建物及廠房設備盤點幾乎掛蛋,各部會均以各種理由推託進度。

為此,環團召開記者會呼籲,屋頂型光電對環境影響、爭議都是最小的,其潛力遠不止於 6GW,希望政府儘速衝刺屋頂光電,才能讓民眾重拾對光電的信任、促進能源轉型。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指出,日前大量光電入侵苗栗石虎棲地、台南將軍鹽田生態熱區,前天台東知本光電萬人連署反對,這些爭議在在顯示地面型光電缺乏完整檢核機制,「在場環團都支持廢核去煤,但綠能要放對地方,屋頂型還有潛力,絕對不只 6GW。」

經濟部主管國內能源,卻未提出盤點及期程,環團批丟臉

七月公聽會至今已近三個月,根據民間團體評估,各部會表現依舊令人失望。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表示,民間團體評估標準有三:部管房舍有無盤點及訂定目標、其他公私有房舍有無盤點,以及推動策略的現況檢討,結果除農委會外,其他部門進度嚴重落後。

各部會盤點屋頂光電評比表(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蔡卉荀首先點名經濟部,主管國內能源規劃的能源局自七月公聽會後並未主動回應,也未檢討屋頂光電目標、合理調整躉購費率。工業局理應提出全國各類型工業區、工廠可設置光電的屋頂,卻連縣市政府、私人管轄的工業區及工廠屋頂都未曾盤點,甚至連隸屬中央的加工出口區及國營事業(中鋼、中油等)也只有籠統的統計數字和設置量,且缺乏目標期程。

經濟部的屋頂光電目前僅設置 837.9 MW,蔡卉荀表示,經濟部應盤點全國用電大戶、計算需要架設多少屋頂才能達標,卻只說 2025 年之前會再加裝 500 MW,至於加裝在哪?如何進行?都沒有說明,「能源局由經濟部主管,做成這樣,太丟臉了!」

交通部盤點七千多筆辦公房舍,竟有近九成五無法設置

相對經濟部,交通部則消極又被動,蔡卉荀說明,直屬交通部管理的 7,097 筆辦公房舍(例如:火車站),盤點後竟有 6,691 筆被定為無法設置,理由是建物漏水、20 年內將改建、無所有權等。「這些都是藉口,真的有心要做,就會趁此機會解決、列出期程。」

除了辦公房舍,全國 1,299 處郵局,交通部今年也只規劃 12 處裝設屋頂光電。蔡卉荀表示,交通部的理由是某些郵局與他人共用房舍,例如:一樓是郵局、二樓是服飾店,但事實上這 1,299 處郵局中,有 500 多棟都是獨立房舍。此外,民眾認為要優先設置的全國停車場、高速公路、觀光區設施、行人及自行車道也無盤點,蔡卉荀質問交通部:「到底有沒有心要做?」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攝影/林怡均)

教育部盤點不確實,未說明如何結合課綱、運動及綠化

交通部被動消極,教育部則盤點不確實,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專員李姵璇說明,教育部宣稱八成以上大專院校已裝設光電,事實上只是同一所學校、幾十棟校舍中裝設部分屋頂,「目前看不到目標量、也沒有潛力屋頂的總盤點。」

李姵璇表示,校園屋頂光電有助於校舍降溫,但教育部並未說明如何追蹤中小學光電進度,也沒有任何設置指引,「校園光電的設置也是能源教育的一環,如何跟108課綱結合、兼顧運動跟綠化,教育部要說清楚。」

內政部盤點消極,農委會進度最快

盤點不確實的還有內政部,李姵璇說明,內政部管理的殯葬用地、綠能社區、社會住宅、污水處理廠及其他部管資產,目標量設定極少,且缺乏總體潛力盤點,例如:部管資產僅列警大、消防署等11處,污水處理廠也只提4處建築物屋頂,未曾盤點各縣市及鄉鎮公所所轄建物及民間住商建築。社會住宅已研議將光電納入第二期溫室氣體管制計畫,卻缺乏維護管理,未來恐影響發電效率。

農委會是唯一確實盤點畜禽舍、倉儲設施等屋頂的部會,目前進度已達 4282 MW,遠超過其他部門。在場環團皆對農委會表示肯定,但也提醒,露天養殖魚塭轉作室內水產養殖設施、加裝屋頂光電時,需先評估對生態利用的衝擊與累積效應。

立委:主管機關需改變思維,將光電納入未來空間規劃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屋頂型光電原訂的 3 GW 目標是延續馬政府而來,這個目標提前在 2019 年達標,顯示過去的評估不夠嚴謹。達標後雖已將目標拉高到 6 GW,但以現有資料來看,目標應設定更高。

洪申翰說明,屋頂型光電的架設不是直接把光電板鋪上屋頂就好,每個建築物的空間都有自己的規劃,要讓各部會推屋頂光電,要先改變各主管機關思維:如何在本來的空間規劃中加入光電板的架設。例如在校園屋頂裝光電,可能必須調整原本的硬體和線路,才能順利裝設。

立法委員洪申翰要求政府提供屋頂型光電的總目標(攝影/林怡均)

民間團體三大訴求,要求行政院設立屋頂光電小組,提高屋頂光電總目標

民間團體在記者會中提出三大訴求:一、提高屋頂光電的總目標及各部會 KPI;二、設立副院長或政委層級的「屋頂光電專門小組」;三、全面盤點屋頂光點潛力,召開公聽會並結合公民電廠。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魏揚表示,共有28 個民間團體聯署,要求行政院正視這些訴求。他呼籲各部會重新盤點屋頂總量,並討論潛力評估標準,確實檢討現況、遭遇困難及解決策略,提出增設誘因,例如:檢討躉購費率、委付專業認證、小蝦米融資、保證 20 年不拆除符合條件的違建屋頂、新建物強制裝設、老屋整建拉皮強制裝設、公有設施建物強制裝設等,還要辦說明會,讓更多民眾可以用公民電廠的方式參加。

地球公民基金會也呼籲全民一起連署:要求政府積極推動屋頂型光電!!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