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美食到口的倒數一里路:西歐疫情下,只能外賣的餐廳以及蓬勃的外送自由業

比利時所有餐廳、咖啡和宴會餐飲,自從2020年11月起,只能做晚間十點前的外賣或是悲情停業!施行超過兩個月的嚴格抗疫措施,確實讓比國在歐洲第二波、甚至第三波新型病毒崛起的健康危機,有效控制病毒蔓延,減緩醫護壓力。可是,餐館停業靠救濟金不是長久之計,許多業者選擇和Uber eat、Deliveroo、Take away外送平台合作。

然而,外送平台營業範圍限於人口稠密和餐廳密集的都會地區,住在鄉下的我,只能做夢蹺腳等外送。難得逮到機會,紀錄我的「美食最後一里路」觀察,比較台灣和西歐都會外送平台產業和勞動方式。

「庄腳人」我第一次透過外送APP點菜,獻給布魯塞爾的台菜餐廳「大方」。按下確認鍵時,我詫異外送費用(4.95歐元,約171元台幣)竟佔了餐費的三成!過了一個星期,就在我的第二次「大方」點餐時,收到Uber全額退款,重讀了電郵兩次,確定我沒誤解。為什麼可以白吃一餐?因為外送平台藉此約束外送員勞動條件,消費者我因而獲利。(原因見文內。)

趁機支持被迫幾乎歇業的餐廳業者

瘟疫帶來許多不便,但也刺激新生活可能性。住在鄉下的我,平時用不到這種都市人的美食外送服務。瘟疫迫使餐廳歇業,只可做外帶生意,也強制勞工在家上班,除非雇主證明,才能遠離住家,前往工作場所。

因為職務之故,我逮到機會可以當都會人消費外送,義不容辭應當支持比利時為數渺茫的台灣餐廳!Uber 盡責通知我外送者照片、大名和路線,當我打開大門取餐時,意外見到和圖文性別完全不同的 biker!我選了招牌茄子,可口美味就像在店內用餐,擺盤精確,提升用餐心情。

第二次訂了「綠色花椰菜佐咖哩醬汁」,我納悶究竟是東南亞椰奶風?日本蔬果風?答案揭曉時,主食歪斜,餐盒底層有一層油,油漬已經滲透到外包裝紙袋,還好口感和調味不致影響我見到那層油的猶豫。這道咖哩蔬菜,在台灣會是「素花生沙茶炒綠花椰」,在荷語地區則是「沙嗲綠花椰」。

我輪流訂了一回大方的(三種)蔬食。第三次是「雙茄炒蛋」,因為我早午餐首選全植物蔬食,透過APP請大廚去蛋;當我打開便當盒蓋時,典雅裝盤讓人不忍動口!也可見biker細心護送外送餐點。

規避法規的冒名送餐者

這些在歐洲都市穿梭的外送員名為 biker 或 rider,因為他們的交通工具以前是傳統腳踏車,現在主要是電動腳踏車,甚至摩托車、汽車。但勞動者如果使用後二者交通工具,必須出示更多證明,因此絕大多數選擇電動腳踏車。

行政手續、年齡規範,以及經濟能力限制,讓這群主要是18歲左右的打工族,主要仰賴(電動)腳踏車。為了提升收入、提高外送數量,有些外送員甚至月租電動腳踏車,等待足夠儲蓄,再做未來交通工具投資。

個人提供外送數量能力有限,有些外送員便以人頭和外送平台簽約,同時和其他沒有簽約的外送員合作,有錢大家一起賺。這是我獲得免費白吃午餐以後,才知道協力外送現象。

外送平台不是平常勞資關係的雇主,只能扣外送費、取消外送員資格,當做品質管理手段。因此,每次消費者收到餐點後,外送平台寄出的客服問卷,包括詢問外送員交通工具是否符實。

餐廳、外送業、消費者皆大歡喜嗎?

辦公室裡的實習生小美說,「我弟弟每天都會告訴我們,幾乎和不長眼睛的汽車驚險擦撞,我覺得很可怕。(在疫情)以前,每晚十點的時候,是最忙碌的外送時間;天都暗了,回到家也晚了,我們都擔心他的安全。」

外送員在18歲以上的年輕男性之間,是熱門的課餘打工行業,網路可以輕易找到很多人分享、比較各外送平台的勞動條件和申請辦法。外送員自付勞動風險,是令人詬病之處;比利時新聞媒體,多年前臥底報導,獲得許多迴響。雖然歐洲各國政府就此新興行業增加規範,強制外送平台負擔勞動安全,但如果發生萬一,最後外送員依然自負最多風險:腳踏車壞了,無法工作賺錢;車禍受傷,必須自掏部分腰包醫療,同樣必須暫停工作。

運送費每次大約五歐元,餐點訂價的其中三成交給外送平台,七成才是餐廳營收。如果餐廳希望提高在外送 app 排名、增加曝光,必須加買廣告。對用心食材品質的餐廳,外送平台的收費並不合理;必須跨國某個訂單數量門檻,打平付給外送平台的成本,才有盈利的空間。所以有不少餐飲業者選擇加強網站和社交媒體溝通,結合傳統外賣。

除了消費者自取,餐廳仰賴外送APP擴大營業規模,到底餐廳、外送平台、外送員,在美食到口的倒數一里路,三者能否獲取合理報酬,是個難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