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溫、暴雨、缺水,農村正在經歷什麼樣的氣候變遷衝擊?

文/ 柯雅之(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 專案研究員)

根據2017年《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研究結果,過去五十年來,台灣夏季天數增加約30天,乾溼季節的差異也越來越明顯。若是任由氣候變遷的趨勢持續惡化,未來可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日子出現極端高溫,而颱風帶來的降雨強度也會增強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2018年中南部823大淹水的雨勢、2020年夏季全台各地逼近40度的高溫,不再是「異常」,而可能成為我們生活的「日常」。

果樹不開花、魚蝦暴斃、無水可用、家具泡湯,這些現象其實距離我們一點都不遠,也許反映在餐桌的食材價格上、或是傳聞在你我的老家親友口中,而農村正在率先經歷這些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各種問題。要掌握氣候變遷下的農村調適策略,我們必須先理解氣候變遷對於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的衝擊。

氣溫升高、降雨型態極端化,為可能發生的災害鋪設最佳的場景

氣溫逐年上升,不只造成生活環境高溫炎熱,也讓自然環境中各種生物的生理機能受到影響。對於農作物生產而言,冬天溫度不夠低,可能影響春季的花芽分化狀況,使得後續結果產生問題;原本出產於平地的蔬果,可能要往緯度更高、海拔更高的地方尋求合適的生長環境。氣候變遷讓各類農作的品質、產期、產區都受到影響。而對於養殖業、畜牧業而言,動物容易過熱、傳染病原更加活躍,也都使得農漁民的經營管理成本增加。

在降雨型態日漸兩極的趨勢之下,太多太少的雨水都成為可能致災的因子。不下雨的時間逐漸拉長,乾旱缺水的議題成為各種產業的隱憂。一旦水氣快速且大量地集中,過去可能分散幾天降下的雨量,如今可能一次在幾小時內下完。瞬間強降雨不只讓農田魚塭排水難以及時宣洩,也讓坡地土石流發生機率提升,甚至讓水庫泥沙濁度增加,留不住可用的乾淨水。

難以捉摸的陽光和雨水,使農人「看天吃飯」的經驗法則失準

氣候型態的改變,打亂作物生長的作息,也讓農產品的品質難以控制。農場位在桃園山區的邱榮漢,以盛產於夏季的綠竹筍為主要作物,秋冬則種植少量的有機蔬菜。邱榮漢表示,去年清明節一個月連日降雨,使得原本在端午節前後會大出的竹筍,產量不如預期;而今年五、六月都出大太陽,土壤變得很乾,筍的纖維變粗、口感比較差,又讓銷量與收入大減。

而有機蔬菜不用藥、不施肥的種植方式,也在氣溫日漸上升的狀況下面臨挑戰。過去為了避開夏季較多蟲害的狀況,會在入秋後才將菜苗種下;但今年一直到八月底時,仍不時見到會吃菜的蟲子豆芫菁、小葉蛾活躍於田間。隨著天氣熱的日子變多、昆蟲活動的時間拉長,適合種菜的時間也相對地被壓縮。

過去農民憑經驗、看節氣,可以掌握種植與收成的時機。如今氣候狀況不再規律,接下來會變熱還是變冷難以預料,使得田間工作的判斷與決策更加困難。

2016年霸王級寒流,突如其來的大雪讓邱榮漢農場新種的菜苗全被雪覆蓋,已成熟的菜內部也凍傷,損失慘重。(照片提供:邱榮漢)

養殖魚塭水質緊扣天氣變化,牽一髮而動全身

對於一次就要投入大量成本、一年只收成一次的養殖漁業來說,氣候環境的變動則讓這場賭局的風險更高。台南七股股份魚鄉的廖宜霈分享當地養殖漁民的經驗:當氣候冷熱異常變換時,容易使養殖物種不適應,變得虛弱甚至死亡,一整年的心血可能就這樣血本無歸。

除了溫度之外,魚塭的水質控制更是養殖的關鍵。水質狀態的些微差異直接攸關整池魚蝦的命運,而水中鹹度、溶氧量、水中微生物的活動等,都與天氣的變化息息相關。「如果一、兩個禮拜沒有下雨,加上都出大太陽的話,那個鹹度會變得非常鹹。」雲林口湖成龍社區發展協會的林荺紾與林珮甄說明氣候影響魚塭的各種狀況,「下大雨水會變淡,這只是其中一個結果而已;比如忽晴忽雨的狀況,很怕下完雨馬上出大太陽,大家很擔心魚會不會怎麼樣,每天都要去巡視水質。」

養殖漁戶多憑藉過往經驗,隨時進行魚塭的控管與調整,但氣候變遷讓影響養殖魚蝦生長的變數增多,漁戶調節養殖方法的速度越來越難以趕上氣候變化的狀態。

2018年823大雨釀成水災,雲林口湖成龍社區的魚塭被淹沒,養殖漁戶緊接著要面對的就是水產流失或被汙染的問題。(照片提供:林荺紾)

看不見的氣候衝擊──生理與心理健康威脅

除了對農村的生產與生態帶來明顯的危害外,氣候變遷對農村居民的健康影響,也沒有獲得相應的重視。國家衛生研究院編撰的《氣候變遷與健康》一書即指出,極端溫度、洪水等緊急災害事件,會直接造成心臟病、中風、熱衰竭等病狀發生;而對於原本就有慢性病、心理疾病的患者,更會加重既有的病情。面對災害導致親人傷亡、財產損失、喪失生計等狀況,人們的心理壓力與焦慮反應,可能會持續很久,甚至影響長期的正常生活。

一個地區的基礎設施、醫療資源是否完備,社會凝聚力是否充足,也會間接影響居民面對氣候變遷的身心狀態。若是社區缺乏針對氣候變動的預警機制、沒有協助緩解災害衝擊的支持系統、以及鄰里之間可相互扶持的信任感薄弱,讓居民在受氣候衝擊時無法及時獲得協助,就會降低其對自身生活環境的安全感與認同感,導致更易受災的惡性循環。

氣候變遷對於心理、生理和社區健康的衝擊與影響(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

農村高暴露度、高脆弱度的特性,在氣候變遷下風險更高

氣候變遷引發的高溫、暴雨、乾旱等,頻率與強度都在增加。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中定義,災害發生的「風險」,是氣候變遷衝擊自然系統與人類社會經濟系統可能造成的損害程度,也是「危害度」、「暴露度」與「脆弱度」 三者的交集。

台灣有許多農村位在坡地災害潛勢區、沿海地層下陷區域,使得農村「暴露度」高。再者,居民從事的產業多以高度受氣候影響的農林漁牧業為主,經濟來源多樣性低;當面對衝擊與危害時,農村人口老化、公共服務機能與急難救助資源較分散,則讓農村的「脆弱度」也提升。農村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之下,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風險更高。

而在水資源管理、淹水管理等政策中,農地經常被視為「被動配合」的角色。缺水時,水資源優先供給民生與工業用水,農地配合停灌休耕;淹水時,農地則肩負滯洪功能,避免聚落淹水受害。農村、農地長期以來,僅被以產值與糧食自給率來衡量,主體性被忽略,農村居民的權益更難以在調適相關政策中取得優先順位。

氣候變遷使危害度提升,而農村具有暴露度、脆弱度都高的特性,因此受災風險更高(改繪自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調適平台)

農村社區調適,相當於社區再發展計畫

農村受氣候變遷衝擊的風險高,但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質量卻多不如都市,因此更應該培養在地自主調適的能力,才能在問題出現時即時做出反應。社區作為最貼近居民生活與受衝擊現場的自治單位,應建立一套可維持社區韌性的機制。

尤其氣候對環境的影響,很可能是以「災害鏈」的形式出現,因此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不能停留在只是單一事件的回應,而是應「如同一社區的發展計畫」 。當社區整備好平時與災時需要的機能,就能不只是「防災」,甚至可「優於以往、更永續的發展」 。

面對氣候變遷,農村社區所需的調適準備,仍需要從社區本身的特質、需求以及挑戰出發。先了解最脆弱、最容易受到衝擊的部分,再尋求適合這個社區文化、產業、環境的調適方法。若要能在地方的脈絡中實踐調適策略,除了借助不斷更新的氣候相關科學知識與技術,更需要結合居民長年累積的生活經驗與在地知識 ,學習與衝擊共處,在氣候變遷中找到新的發展契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