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柑橘及果醬職人在「2023 年世界柑橘果醬大賽」中大放異彩。2022 年的「雙金」得主郭恩綺今年以金門高粱與柑橘組合競逐,除金獎外也再獲雙金肯定,另外茶葉及蜂蜜作品也奪得兩銀兩銅; 2019 年獲得「雙金」榮耀的柯亞,今年以台灣特有種南庄橙和其他本地食材參賽,摘下三金四銀三銅的榮冠。
參賽多年的林韡勳終於摘下金牌,以金柑和威士忌、紅茶、咖啡組合獲得一金兩銅的榮冕;再加上「三福果富」請柯亞代工的南非葡萄柚果醬拿到一金一銅;招弟醬園的威士忌金棗果醬獲得銀獎、Double柚蘋果蘭姆果醬得到佳作;豹紋喵喵以龍眼柑橘果凝摘取佳作,整體而言,台灣選手至少寫下一雙金、六金、七銀、八銅、兩佳作共 24 面獎牌的亮眼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疫情趨緩,金牌選手們今年皆親赴英格蘭坎布里亞的達拉蔓莊園 (Dalemain Mansion) 領獎,並參訪果醬工坊、與當地職人互動,預料將在柑橘果醬的技藝上激盪出火花。裁判長 Dan Lepard 表示,過去英國人對「東亞」有同質化的想法,但台灣果醬職人慢慢改變這種態勢,「英國人開始關注台灣的食物和成分,並藉此更加瞭解台灣」。

金門 58 高粱製作柑橘果醬 郭恩綺目標:請防彈少年團代言
去年礙於疫情,「玫開四度」的郭恩綺無法親赴英國領獎,今年終於如願。她提到入境時告知海關「自己是來參加頒獎典禮」,對方一副不敢置信又不甘願的表情說,「這是我們英國的柑橘果醬比賽耶」,讓她洋洋得意。
談到今年的作品,郭恩綺表示去年以「柑橘玫瑰果醬」雙金入袋後,有人以「玫瑰是她自己種的,當然特別有掌握度」來質疑她的技術,因此今年她除了創作兩款「無玫瑰」果醬,也挑戰高難度的「酒類」,讓自己的技藝更加實至名歸。
郭恩綺提到,酒精會影響柑橘凝膠的程度,但她抱持「所有食材都很有趣」的想法,以金門高粱和噶碼蘭威士忌製作柑橘果醬參賽,後者雖然鎩羽而歸,但金門 58 高粱卻在「適合佐餐」類別中奪得最高榮耀:雙金獎。
只是台灣酒品眾多,為什麼會選擇金門高粱「千日醇」?「都是因為我的偶像 BTS 防彈少年團啊!」郭恩綺興奮道,最近韓國年輕人紛紛迷上金門 58 高粱,防彈少年團更在某次訪談中提到他們心儀金門高粱的美味,帶著「滿足偶像」的動機將高粱酒加入臍橙和椪柑果醬中,郭恩綺少女心大爆發,她說別人出國比賽可能是想為國爭光,「我的終極目標是請偶像代言我的果醬」。

台灣食材豐美 郭恩綺期待與國際交流
擁有少女心的郭恩綺其實個性叛逆,明明柑橘比賽規定果醬中要看到「果皮」,但她將果皮全部打成泥狀,以文山包種茶柑橘抹醬挑戰「茶葉類」項目,居然也獲得佳績。郭恩綺指出,台灣茶粉品質優良,加入果醬後色澤非常迷人,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另外,郭恩綺也在「蜂蜜類」項目獲獎,由於「玫開四度」的玫瑰帶有荔枝香氣,她將花瓣以荔枝蜜醃漬,產生加乘效果。「可以將台灣茶粉和優質蜂蜜介紹給英國的朋友,覺得很開心。」
第三度參賽就獲得兩次「雙金」桂冠,開心之餘是不是也覺得壓力倍增?郭恩綺提到,今年陸續聽聞同業獲獎時,她本以為自己空手而歸,「只好明年再努力」,沒想到最後迎來天大的好消息。
她說參賽至今始終抱持「好有趣」、「多嘗試」、「沒有得失心」的想法,只想讓國際知道,台灣雖然是個小島,卻有非常多美好的食材,她並以「天公疼憨人」來謙稱自己的佳績。比賽單位規定,兩次「雙金」得主便有擔任裁判的資格,郭恩綺期待來年有機會參與評審工作,與更多職人交流。
Dan Lepard 表示,雙「雙金」非常罕見,「恩綺能做到這一點,代表她的技能非常了不起」,因為所有的果醬皆是匿名評判,而且每年的評審都不同,因此裁判不可能知道或期待特定選手的作品。他真誠表示:「兩次獲得雙金,恩綺已經拉高未來的比賽標準,我為她和台灣感到非常興奮。」

以果醬提高南庄橙知名度 柯亞盼成為復育特有種的推手
Keya Jam 的柯亞今年以台灣特有種南庄橙參賽,希望果醬獲得國際肯定後,能為南庄橙的復育盡一己之力。
南庄橙不只是台灣特有種,而且只有賽夏族的傳統領域才有種植,是台灣非常少數用地名來命名植物的例子,但這種柑橘口味酸苦,鮮食不易。柯亞發揮果醬加工專業,將南庄橙變成更具價值、更有特色的產品。
除呈現原始風味的南庄橙果醬獲得兩面銀獎外,柯亞也以彰化二水立純蜂業的龍眼蜜來增添南庄橙味道的層次,獲得「蜂蜜類」金牌。這個經驗讓她相信,選手們應該不斷發掘台灣優秀的農產品,透過比賽提升它們的知名度,讓台灣的美食、文化、風土更被國際瞭解。

柯亞將台灣風土透過果醬表現 增加農產品被認識的機會
「第一次參賽拿到雙金,已經讓我得到需要的認可。我的下一個任務是發展品牌,並帶著優質的作品參賽,讓更多人認識台灣。」柯亞坦言,「台灣之光」的頭銜讓她覺得很不妥,因為自己只是把台灣的風土表現出來而已。與其說是她個人得獎,她認為比賽成績更是台灣風味、風土、氣候的表現。「亞熱帶氣候地帶該有什麼樣的風景,我藉由果醬建構出來。」
除了南庄橙,柯亞也應用客家柿乾、葡萄柚、桂花、檸檬等為果醬作複方呈現,她領悟到消費者會因為商品得到世界比賽的認可而「與有榮焉」,想要進一步支持,「我覺得這就是台灣人可愛的地方」,她相信透過果醬讓國人認識食材,定能為農產品加工開拓更多可能性。

林韡勳努力四年終獲金獎 紅玉紅茶與藝伎咖啡呈現台灣味
甜玉軒的林韡勳連續四年參賽,今年終於以「紅玉紅茶威士忌金柑果醬」獲得「酒類」金獎的榮冠。他興奮表示,從想要復刻阿嬤的桑甚果醬到親自出國領取金獎,一路走來倚靠的就是「想表現台灣味道」這個單純的動機。他自認費盡心思準備參賽的「作品」(而非「商品」)都充滿故事性和設計感,許多客戶確實是因為獲獎才認識他,進而接受他的作品。
今年,林韡勳的金柑果醬添加了威士忌與紅玉紅茶的風味,透過將茶葉浸泡在威士忌中,讓茶葉充滿酒香,擄獲評審青睞。他也用了家鄉台南東山的龍眼蜜,作成威士忌金柑果醬,因為喜歡威士忌與蜂蜜的色澤,他將這款果醬取名為「琥珀」,是滿足視覺與味覺的動人作品。
最特別的是,林韡勳以「咖啡果醬」報名「有趣食材類」,展現驚人的想像力。林韡勳表示,過去不曾聽聞有人用咖啡來作果醬,「但我覺得可以試試看」。他將日曬淺焙的藝伎咖啡磨成細粉,藝伎帶有鳳梨、柑橘、百香果等熱帶水果的香氣,咖啡細粉在果醬中展現明顯的日曬果香,「像台灣這個島嶼的味道」。

跳脫珍奶與刈包 柑橘果醬讓英國更瞭解台灣
今年,《上下游》再度越洋採訪裁判長 Dan Lepard,他對台灣參賽者印象深刻,並認為作品充分展現英國人對柑橘果醬風味與食材的要求。
Lepard 也提到,近年來英國人對台灣的認識從只知道珍珠奶茶和刈包(沒錯,台灣刈包近年風靡歐美國家)到變得全面關注、瞭解台灣的食物和文化,果醬職人功不可沒。他並期待後疫情時代兩國往來更加熱絡,「2022 年英國從台灣的進口總額約為 46 億英鎊,比 2021 年增長 7%,未來會繼續看漲。」
他也建議有興趣參加「世界柑橘果醬大賽」的朋友應設法突顯柑橘和其他食材中鮮明的口味、顏色和香氣,過去台灣的作品總是一再讓英國評審感到驚喜,因為「在品嚐了 200 多罐味道幾乎相同的塞維利亞柑橘(西班牙品種柑橘)果醬後,一旦品嚐到新的柑橘類水果或食材風味時,感官就會立刻甦醒」,言下之意,發掘台灣在地食材的亮點才能照亮未來的獲獎之路。
究竟目前各種臺灣島特有種的分類進展是怎樣? 有都用分子生物學分類去跟近緣物種(特別是可食用的物種)比對? 還是其實不少還停在型態分類上? 因為,學名不同,真的是會影響是不是可用原料或是添加物! 在海關就被攔了! 不過也突然發覺,因為比如說植物品種權,是會在海關攔截輸出! 那這類的,是怎樣? 因為如果是特有種與其加工品,然後其實還在臺灣島很少分布,算是相對稀有狀態? 是不是應該有甚麼保護措施? 類似CITES拖鞋蘭的人工培植場證明之類的? 原料要來自登記人工繁殖的場地? 不可以是野採的之類的?
.
https://www.food.gov.uk/business-guidance/regulated-products/novel-foods-guidance
新食品是指在 1997 年 5 月 15 日之前在英國 (UK) 或歐盟 (EU) 內未在很大程度上用於人類消費的任何食品。這意味著這些食品沒有“消費歷史” . 新食品的例子包括:
新食品,例如用於降低膽固醇的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
在世界其他地方食用的傳統食物,例如奇亞籽、猴麵包樹
新工藝生產的食品,例如,用紫外線處理的麵包,以增加維生素 D 的含量
新型食品需要獲得授權才能在英國 (GB) 上市。新食品在英國市場的投放必須符合保留的歐盟法規 2015/2283 (在新窗口中打開)有兩種授權途徑:
傳統食品通知
全面申請
根據愛爾蘭/北愛爾蘭議定書(附件二)的現行條款,歐盟食品法繼續適用於北愛爾蘭。北愛爾蘭產品的新穎性基於歐盟委員會的決定 (在新窗口中打開)在投放北愛爾蘭市場之前,新型食品必須經過歐盟授權程序。只有歐盟委員會授權的新型食品才能投放北愛爾蘭市場。根據臨時食品和飼料安全與衛生共同框架,北愛爾蘭繼續全面參與有關食品和飼料安全的風險分析過程
新型食品登記表 (在新窗口中打開)列出了英國允許使用的新型食品清單。該登記冊不會取代保留的歐盟法規 2015/2283 (在新窗口中打開)這是新食品投放市場和使用的法律依據。除非觸發數據保護措施,否則您可以根據登記冊中規定的條件銷售經授權的新型食品。該寄存器顯示數據保護到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