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

高雄大舞台戲院,老戲院的頂尖代表

1950年代的鹽埕區,是全台灣最好「賺食」的地方,人聲鼎沸,商業繁榮。1947年建造「大舞台戲院」的澎湖籍建築師蕭佛助在戰後滿目瘡痍的鹽埕,起造戲院提供平民百姓正當娛樂,也建造市場與民宅(販仔厝)帶動地方發展,他生平在高雄市蓋的7間戲院,正好是高雄二戰後都市發展軸線移動的路徑,是戰後高雄都市發展與建築史重要的一頁。

1953年接手經營大舞台戲院的前立委郭國基先生,也是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推手,在省議會問政風格犀利。大舞台戲院也在當時郭國基的媳婦,林女士先進的複合式經營理念下,成為「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的電影院,連台北戲院業者都紛紛前來觀摩。

大舞台戲院座位數上千,強片上檔時天天爆滿,排隊人龍綿延,是許多高雄人的共同回憶,且無論是硬體空間的容量、建築美學、聲光設備,或是軟體經營手法方面,大舞台戲院都是台灣老戲院中屬一屬二的代表。

1947年大舞台戲院剛建造好時的報紙廣告

戲院牽動庶民共同記憶

戲院是庶民娛樂的代表,從百年前電影傳進台灣後,不管有錢沒錢,看電影是民眾工作之餘的共同紓壓方式,與百人同哭同笑,留下的記憶不只是電影內容,還有共同觀賞的聲光氣味氛圍。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在《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一書,就是從這種帶有特別魅力的觀影記憶做為創作核心,也藉由書寫這間南方澳大戲院,漸次開展出南方澳各方面的歷史人文風貌。

美濃出生的林玫伶在《我家開戲院》書中也用童書口吻回憶美濃第一戲院的趣事,書中也提到第一戲院是因為當年的菸草工人聚集在美濃而興盛。的確,台灣的老戲院就是一個區域產業發展的指標,九份的昇平座(昇平戲院)因為礦業工人生活聚落而興起;高雄中都戲院因為愛河邊的磚仔窯工人聚集而興建。鹽埕區的大舞台戲院也是鹽埕區在二次大戰後的發展指標建物。

從一間大戲院的文物與口述歷史細節,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前人所生活的時代各方面貌;從舊時代當時的先進思維,也讓我們深思城市的發展流變,過去現在未來,是一步一腳印的綿延。大舞台戲院不只是高雄人的共同記憶,也將讓進過戲院看電影的台灣人讀過後能喚起許多青春記憶。

「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作者:謝一麟、陳坤毅。出版:高雄市文化局。

內容簡介:本書集結高雄大舞台戲院建築物的基礎測驗調查,以及口述歷史與史料蒐集,經過企畫設計與美術編排為一般民眾可以輕鬆閱讀的書籍。這也是國內第一本針對單 一戲院歷史做深入研究,兼顧嚴謹性與可讀性。不但替大舞台戲院建築物、當年的經營理念、過去的從業人員、曾經到大舞台戲院看過電影的民眾,留下一份完整的 記錄,也讓經歷過看電影是唯一休閒娛樂那個輝煌年代的台灣人回味起青春記憶。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