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讓解說成為一種社會運動 訪導覽協會解說員、反吉洋人工湖大將—「老爹」

懷抱著一個補償的心態,當初沒能成為反水庫的一員,如今,黃森蘭決定將解說當成一種社會運動,在每一位到訪美濃的遊客心田中播種。

每每帶領遊客到黃蝶翠谷母樹林的入口處時,凭著木頭圍柵,別號「老爹」的黃森蘭總會拿出一張地圖詢問遊客,有沒有人聽過美濃水庫?有人知道它當初預定興建在哪裡嗎?接著他才告訴大家,如果美濃水庫真的蓋成,現在我們都淹在湖底了!

吉洋人工湖:加入抗爭的歷程

曾經是同學、同事眼中乖乖牌的老爹,過去每當從電視螢幕中看到抗爭群眾時,總是以暴民視之,直到自己的生活村莊要興建吉洋人工湖,一切開始有了轉機。最初,老爹聽水利署舉辦的說明會後,也曾期待著人工湖興建後,週邊的山明水秀可以促進觀光就業。

直到後來聽了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舉辦的公共論壇後,才了解到吉洋人工湖將用地700公頃,開挖500公頃湖面,築起3公尺高的堤防,並在下挖2到4公尺就有水源的地方挖深12公尺,等於直接切斷水文,讓地下水裸露、蒸發,造成水質優養化的危機;

此外,水利署表示吉洋人工湖將耗時7年的工程,興建完成後每天止供應34萬噸的民生用水,而人工湖的壽命僅50年,這該如何促進當地就業?以過去的曾文、南化水庫為例,水庫建成後反而造成更多人口外流。

明白這些資訊後,為了不讓未來子孫僅能從書本上看到今日的湖光水色,老爹開始了人生他第一場抗議行動。從邀請李根政巡迴社區說明,到組織自救會真正走上街頭陳情,成為電視新聞中抗爭要角,這段過程讓老爹漸漸了解到,民眾若對政府在地方的建設漠不關心、也不願發聲,一旦工程落成,就算要抗爭也於事無補了!

旗美社大課程:走入導覽解說的機緣

回想當初走入導覽解說的歷程,老爹從壽險公司的職場退休後,起初曾想投入民宿經營、或接手父親的香蕉園。但他在旗美社區大學徐華盛老師開設的有機蔬果班學習後,深刻了解到農藥對台灣土地的殘害,進而開始關心自身周遭的土地;又在加入劉昭能老師的美濃導覽解說班後,他更深感受到先民智慧結晶的美,與他自身客家族群背景的生活結合後,傳承的使命在他心中延燒。

過去全村孩子在池塘抓魚、窯烤地瓜、釣蝦、放風箏等童年記憶,今日已不再常見,老爹幼時所見的稻作、雜糧、蔬果等也漸漸被檸檬、芒果等果農、花農取代。曾帶領親子團體驗5天4夜農村生活的他,後來得到家長的回饋:這些經驗補足了她童年回憶的空白!這份感動,成為老爹持續帶領民眾與美濃土地、大自然親近的動力,導覽人文、生態的深度旅遊,也成為老爹日後投注心血的工作。

美濃自然公園:轉換角色看未來

對老爹來說,解說就是融入地方生活,不一定需要有景點,比方說過去菸葉種子如何播種、香蕉如何長成等等。放眼美濃目前從事導覽解說的人員,老爹期待,未來若成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能有更多在地人投入,才更能帶出當地風土民情與生活體驗,也不會用外地人的眼光誤解美濃。此外,還可以多發展夜間觀察、生態導覽,藉以增加遊客住宿美濃的機率,而這種生態旅遊式的低密度開發,也得以避免大家擔心成立國家自然公園後,遊憩區被大肆開發的疑慮。

老爹將成立美濃國家自然公園,比喻做上鎖的車身,林務局的自然保護區是車子本身的安全鎖,而國家自然公園等於多加了一道鎖鍊,如此一來,小偷便會因害怕麻煩而怯步,也更能防止有心人士對山林不當的使用。老爹認為,長期以來關心、愛護美濃這片土地的人很多,但一直都在扮演監督者的角色,每當政府的工程有害於環境生態時,就站出來反對、抵擋。如今,是轉換角色的時刻了!

美濃人要從對立的角色轉換為規劃者,自己決定美濃人要什麼、美濃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何,也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他期待民間的地方社團能更為團結,共同規劃、防範,用不同於過去反對者的立場看事情。俯著腰身觀天,天空彷彿就要塌下,其實,天空不曾倒塌,只要伸直了腰桿,天空依舊是那樣遼闊、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