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在地觀點1 台灣小規模永續農業的未來

首圖/ 郭志榮  攝影/ 吳紹文

上週於新竹舉辦的《台灣社區協力農業工作坊》,兩天課程除了外國講者的精采分享之外,國內講者和農友之間也有很精闢又深入的在地分析與討論。

筆者觀察,現場與會者皆體認到,台灣現行農業產銷體系若持續下去,台灣將面臨等同於國土安全層級的環境破壞與糧食危機。小農耕作是台灣農業的特色,面對產銷挑戰、全球化和環境生態的變遷,台灣農業該何去何從?

本文第一部分,節錄報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蔡培慧對台灣「小規模永續農業」與台灣農業困境的見解,第二部份整理在兩天工作坊中,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卻不約而同聚焦的話題,即,小農耕作就是一種環境運動,以及我們可以如何透過CSA社區支持農業,支持友善耕作。

當代小農面對的問題:生產資源、農法、市場銷售

在談論當代小農面對的問題之前,蔡培慧定義了何謂「小農」。小農原本應該是以「小農家戶的農業剩餘價值能維持該家戶的家庭勞動再生產」作為定義標準,按照研究顯示,專業稻農需有7-8甲地、菜農需有5分地才能維持家戶生計。

但因台灣農戶長久以來有其歷史脈絡(例如政府政策以農養工)和地理區位的特殊性(城鄉距離短,農村容易受到都市化的影響),所以傳統專業農戶轉成「兼業農戶」的比例很高,用「半農半X」的方式轉業投入農業的農戶比例也很高,所以小農定義可以加入「兼業農戶」與「半農半X」,總收入所得能維持家庭再生產即可。

蔡培慧認為,當代小農面臨下列三個困境:生產資源、農法和市場銷售的問題。


當代小農耕作面對的問題,蔡培慧提供

1. 生產資源:現在的農民要取得耕作土地的困難度越來越高,購買農地已不是農民靠生產所得負擔得起。灌溉用水、土壤和周邊環境是否乾淨不受污染,也已非農民自身可以決定。

2. 農法:蔡培慧特別詢問目現場聽眾所使用的友善環境農法,與會者提到來自澳洲的樸門、來自日本的秀明農法,她進一步問:「那什麼是台灣的農法?」現場一片鴉雀無聲。她認為,台灣各地蘊含在地豐富智慧的農法漸漸消失,加上目前的有機農業,不太談「適地適種」,且大型有機農場大規模耕作破壞環境(筆者加註:如超抽地下水),都不是友善環境的好方法。

3. 市場銷售:農民受限於台灣現行農業產銷體系,小盤、中盤、大盤層層堆疊的體系一時之間很難突破,被剝削卻無能為力,似乎成為農民的集體宿命。

積極建立「社會整合農產運銷體系」

針對上述小農面臨的困境,蔡培慧於現場提出政策層面解決方案的建議,但本文限於篇幅,僅節錄民間可行策略如下:

1. 各地區都應該找回屬於自己的農法,才能適地適種,這就是所謂的在地知識,這也是各地致力於推廣農村教育的社區大學不能迴避的課題。

2. 小農應積極發展其他產銷方式,蔡培慧稱之為「社會整合農產運銷體系」,即發展現有農業產銷體系以外的,強調食物安全、友善環境的體系。


民間農村工作的可能,蔡培慧提供


左/ 蔡培慧說明台灣農地的持有情形。右/ 綠色陣線吳東傑說明社區糧倉的重要性。

民間護農的可能性

一,因應氣候變遷,各鄉鎮城市應有自己的社區糧倉

綠色陣線吳東傑表示,台灣是海島型國家,但是台灣的糧食自給率30%、能源自給率3%,畜產糧食自給率2%,一旦遇上戰爭或天災,整個島嶼的存續是有困難的。台灣的種稻歷史可追溯回4,500年前的南島民族時期,西元1906年日本調查台灣原生稻種,那時還蒐集到1000多樣品種,100年後台灣人只有吃20幾種稻米。

如要因應未來氣候變遷的不穩定性,旱稻、耐水稻都應重新復耕,不同物種種在不同區位,以生物多樣性來面對水災或旱荒。每一個鄉鎮都應該有自己的糧倉,存放具有各地特色的糧食作物,一方面是提高糧食自給率,一方面也能提供其他地區缺糧時的支援。與會的Elizabeth Henderson 也認為社區糧倉可以共同儲藏,節省成本,是有用可行的作法。

二,解決地產地銷、當季當令食物的高重複性,發展CSA珍珠鍊

原促會金惠雯表示,彰化縣溪州鄉立托兒所正在實施營養午餐地產地消的購買模式,除了成本、採購等與多技術性問題之外,小朋友每天吃一樣的食物吃到抱怨連連,「為甚麼我回家吃芭樂,到學校又要吃芭樂?」(溪州以盛產芭樂著名)。這個「吃芭樂吃到變成芭樂臉」的例子,在第二天也引發熱烈討論。

世新社發所蔡培慧表示,國際標準的「地產地銷」是100公里,其實從台灣畫圓,大概整個台灣都含括在範圍以內了。「地產地銷」的「在地」,是相對的、流動的空間界定,不必然是絕對的食物里程計算;「地產地銷」的「產銷」,是指社群互惠、交換,比較接近人們共存於社區、社群及社會中,真正維繫著人類存在的美好質地–合作、互助,而不是一般產銷注重的效率、成本、利潤。

工研院陳建泰跟與會者分享他對社區支持農業CSA未來發展的想法,他認為城鄉交界之處,是CSA最適合的發展區位,因為連結著都市與鄉村,如果能在交界地帶開始發展友善環境與健康飲食的社區協力農業,不但能幫助都市人重新認識環境土地,也能減緩城鄉交界地區被都市發展快速擴張併吞的趨勢。

另外,他也回應許多與會者不斷提到,「各農場或小農之間,是否有可能發展出友善耕作的合作平台,支援出貨,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他認為各個CSA農場可以環繞在都市邊界,連成一串珍珠鍊,形成CSA廊道,彼此支援出貨,以維持都市食品供應,形成都市保護鍊。

城鄉交界的CSA 珍珠鍊

這兩天工作坊,參與者共有50多人,主持人交大人社系蔡晏霖,透過暖身遊戲詢問大家是否有過農耕經驗時,現場竟然只有5個人從來沒有下過田,其他與會者的農耕經驗從幾小時到幾十年都有,結果令人驚訝。

與會者相互期許這兩天的工作坊之後,大家都能成為彼此鼓勵彼此支持的農友,而這兩天的工作坊,可用社發所蔡培慧的一句話做小結:小農耕作就是一種環境運動。


與會者85%以上皆有農耕經驗

延伸閱讀
「友善小農.國際串聯.接力紀錄」所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