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產銷總是崩盤?希望賣地翻身?談「環境補貼」

文/ 林樂昕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我在接觸農業與農村之後,常常在不同的地方遇到兩個相同的場景。

現象一:產銷崩盤
我們認識的許多農友們,都有這樣的抱怨。終年辛勤勞動,種出高品質的農產,但是收成的收購價格普遍偏低,常常聽到農民們感嘆農產所得少的「連工錢都不夠賺」。

現象二:農民想賣地翻身
農陣近兩年常與徵收區農民共同抗爭,訴求反對徵收,要原地務農。但是這些徵收區內,往往也有一部份農民相當認同區段徵收的政策,認為繼續務農沒有前景,想趕快「賣地翻身」。

表面上看起來,產銷問題與徵收問題是兩個問題,對我來說,這兩個問題核心卻殊途同歸,直指務農收入單一化、不穩定與偏低的困境。這是因為目前農夫務農的所得來源,過度集中在「販賣農產品的收益」,這會造成幾個問題:

一、所得來源不穩定,歉收豐收都擔心
農業的特性就是看天吃飯,如果天候不佳,農產欠收,農民所得就會大打折扣。相反的,如果風調雨順大豐收,農民們則又要擔心短期市場供過於求的低價競爭割喉戰。

二、農業生產成為環境的沉重負擔
因為販賣農產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所以要儘量種得多、種得大、種得美,才能在市場上賣得好價錢,但是追求利潤、降低成本的農法可能就無暇顧及農業生態的維持或復育了。

這些年來,也有許多朋友們致力解決產銷問題,例如直接向農夫購買農產,省去中間層層盤商的利潤剝削。但是「穀賤傷農、穀貴傷民」,若將農產品價格提高,則收入偏低的消費者將有可能無法享受這些產地直送的農產。生產端與消費端如同翹翹板的二側,即使免去了盤商的剝削,在環環相扣的產業鏈中,不論穀賤或是穀貴,總有一邊要煩惱。

產銷問題真的這麼無解嗎?如果從產銷內部解不開,或許可以暫時跳開產銷,想想其他的解路。農陣的朋友們,近來常常討論「環境補貼」(或有稱「對地補貼」、「農業環境給付」)是否可能成為農業政策的新方向,兼顧平衡農民收入與鼓勵友善土地的耕作。

簡言之,環境補貼就是針對進行友善土地的農耕行為,而給予農民「綠色補貼」。因為友善農法可使土地得到喘息、山林能夠復育,但也可能同時造成農民收入減少。綠色補貼的政策目的在於:使用友善農法農民的收入除了販賣農產之外,再輔以環境補貼以調解與穩定農友的收入。

再者,目前有機農產價格居高不下,也是因為沒有環境補貼,全由消費者與生產者全額負擔友善農耕的成本。如果我們認同食品不僅僅是商品,健康是人民生活的基本權利,以公共財政做環境補貼也是合理之事。

或許有人會問,目前國家財政赤字嚴重,去哪裡找錢來做環境補貼?事實上我們每年約有100億的休耕補貼、60億的肥料商補貼、70至80億的保價收購補貼,我們可以慢慢調整這些鼓勵農民休耕、鼓勵農民使用化肥的農業補貼,移轉給真正有心經營友善農耕的農友,支持小農生計與永續農法。

當然,這樣的建議若要付諸實行,最困難的是如何認定什麼樣的友善農法,可提供多少環境效益,而值得多少環境補貼,這些還需更多的農法實驗與農業基礎研究提供參考。台灣的地形氣候適合怎樣的友善農法?如何將其類型化?如何設計公平而簡單的本土補貼公式?這些問題需要長期、細緻而系統性地研究台灣農業問題,方有機會提出答案。如果我們願意花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一整個世代的時間來尋找、等待這個珍貴的答案,台灣農業才能擺脫當前的困境,陪我們走向未來。

更多資訊請參考連結:「全國農業農地研討會」農陣意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