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發生至今即將屆滿五週年。對許多住在重建區的居民來說,「家」不是只有一個空殼子的硬體,更必須是一個能夠提供經濟生活與心靈寄託的空間。
災後重建,政府與宗教團體雖然合作以「園區」的方式為災民蓋「永久屋」,但隨著外界對莫拉克風災的印象逐漸淡忘,關注日減,缺乏產業支撐的重建區仍擺脫不了人口外流的命運。永久屋留不住青壯人口,園區徒留婦女、老人與小孩;家,總欠缺了一塊拼圖。
為了突破園區產業凋敝的困境,原鄉來自高雄那瑪夏南沙魯的杉林大愛園區居民陳秋香,以自己的裁縫專長為出發,結合布農族的文化特色成立「伊特鳸工作室」(鳸,音同護)製作與銷售貓頭鷹布偶。她希望透過這樣的微型創業,除了可以為大愛園區的婦女創造就業機會,也希望工作室能夠吸引遊客造訪,為蕭條的園區帶來些許的產業活水。
伊特鳸(It-hu)帶來孩子,也帶來希望
伊特鳸工作室創辦人陳秋香,原住民的名字是奧筑,是一位融合了魯凱族與布農族血緣關係的堅強女性。會將工作室命名「伊特鳸」,是來自布農族的文化,即「貓頭鷹」的意思。
布農族人相信,伊特鳸會為山上族人送來新生命,是族人公認的送子鳥。所以,取其為人們帶來新生兒喜訊的好孕之義,另外與「好運」同音的美意,陳秋香希望,伊特鳸也能為遷居到杉林大愛園區的人們帶來好運,因而將工作室以此命名。
回想起從風災過後,原居地的房屋被土石流沖毀,被迫從山上遷入平地的杉林大愛園區,即使五年快過去了,陳秋香還是不禁掉淚。她說,山下和山上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得面對龐大的生計壓力。
「來這邊(意指大愛園區)之後,白頭髮愈來愈多」,陳秋香表示,在山上生活,一個月5000元綽綽有餘,但是在山下,水電、電話、伙食等樣樣都要錢,一個月生活費起碼要兩、三萬元,幾乎無法負荷。
為了解決經濟上的壓力,陳秋香努力在杉林大愛園區找尋新的生活契機。「搬來這邊(意指杉林大愛園區),甚麼都沒有,要重新開始。但人生有幾次機會重新開始?年紀這麼大,工廠也沒有人要,」陳秋香無奈地說。
但也因為這樣的危機意識,陳秋香並未因此放棄,反而珍惜任何可能的工作機會,並努力重新創建出在平地生活的可能。陳秋香參加了好幾場分別由勞委會職訓局、高雄市原民會與慈濟基金會舉辦的原住民文化藝術職訓課程,選擇自己喜好又可傳承原住民文化的編織班,並於受訓結束後,又結合其他志同道合的媽媽們成立文化產業生產合作社竹編班,集資了十萬元購買竹編材料與師資費,全心投入生產竹編手工藝品代工。
「這有甚麼好賣的,賺太少。」
由於竹編班剛起步,缺乏行銷,收入不穩定。「做了一個禮拜之後大家一個一個走,他們都以為馬上會有錢進來」,陳秋香回憶,當時有些婦女離開前只留下一句話:「這有甚麼好賣的,賺太少。」
許多婦女紛紛離開竹編班,最後留下陳秋香獨立支撐竹編班教室。她曾有無數次念頭想放棄,但回想起那十萬元材料費背後,還有竹編老師當初不計路程遙遠,從南投竹山來到杉林大愛園區教課所付出的時間與心血,即使竹編班最後只剩下她一人,陳秋香還是咬牙撐了下來。
漸漸地,竹編班經營有了起色,為了傳承布農族文化與結合自己的編織專長,陳秋香更網羅其他具有相同編織專長的志同道合夥伴,共同成立「伊特鳸工作室」,並持續接受文化產業中階及高階培訓課程,精進技術與銷售能力。
目前伊特鳸工作室的成員有五位,雖然彼此的族群背景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蕙質蘭心的精巧手藝,一個人可以縫紉100隻小貓頭鷹。
工作室產品的設計與形式也不斷的追求創新與突破,目前主打的商品有伊特鳸小鑰匙圈,價格依照伊特鳸的大小而調整,大約介在100元到150元不等。另外,工作室當中也有展現布農族特色的小型的木雕商品,比方說以八部合音為概念設計的貓頭鷹合唱木雕。
除此之外,伊特鳸工作室亦展售竹燈製品、小皮包、鉛筆盒等商品,甚至有伊特鳸形狀的抱枕。
工作室的薪資方式採取論件計酬制,一個月的營運收入大約數千元不等,行銷的方式主要利用粉絲專業宣傳與寄放在展售地販售。陳秋香說,假日的時候如果有創意市集她也會去擺攤。
陳秋香說,以前以伊特鳸為形象設計推出週邊商品的時候,擁有文化的獨特性與意義上的特殊性。然而,現在市場上類似或模仿伊特鳸的商品已越來越多。面對這樣的市場競爭,並沒有撼動陳秋香選取「伊特鳸」作為開發特色商品的初衷,她認為,工作室可以透過產品樣式的推陳出新,在市場上維持獨特性。
「不管有沒有遊客,門都要開著」
為了提升社區中的婦女到工作室長期工作的意願,陳秋香曾經實行過「只要來上班,當天立即給付800元薪水」的管理策略。然而許多婦女仍然態度消極,甚至以「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的工作心態,無心學習技術,只想領取薪水。
然而,陳秋香一向秉持著「只要你們願意來,我就願意支付薪水」的態度,持續的付出,最終吸引到真正有意願而且熱情投入的成員,組成現在的工作團隊。
陳秋香經營的伊特鳸工作室,營運不曾依靠過政府資源,每年她都花六萬多元向社會局承租工作室場地,虧損的地方她承擔,但是若有收益,她一定會與工作室的成員均分。
「這裡沒有老闆啦!沒有我比你厲害、比你高級這種事!大家都是平等的!都要很努力工作,」陳秋香說。
相較有些工作室營業時間不固定,經常大門深鎖,陳秋香十分堅持不管有無客人造訪,「伊特鳸工作室」一定要維持固定的營運時間,從每天的早上八點到中午十二點,休息兩個小時,下午兩點再開門,營運到晚間。她認為,門開著,就是增加遊人進來消費的機會,就代表著有收入的可能。
伊特鳸工作室目前的銷貨通路,仍然有賴社會大眾的推廣與支持。工作室商品因為都是純手工製作的關係,為了確保產品的品質與精緻,陳秋香目前尚無開放網路訂單的打算,除了因為工作室規模小之外,更害怕湧入大筆訂單,無法兼顧品質保證。
雖然無法網路訂購,陳秋香希望人們直接到杉林大愛園區,親眼看看伊特鳸工作室的樣子,直接到現場選購商品,也為留在工作室的婦女鼓勵。
對於未來的規劃,陳秋香表示,「有想要給年輕人來做啦!」她希望可以將伊特鳸工作室傳承給年輕人,使得工作室注入新的活力,讓伊特鳸工作室的希望永不熄滅。
伊特鳸工作室連絡電話:09352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