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日光小林老梅餅,甜中帶酸的漫漫重建路

中秋月圓,人團圓。每年中秋佳節返鄉、拜訪親戚朋友,月餅總是最佳的伴手禮。而在琳瑯滿目的月餅中,這幾年有了一個新的選擇。在莫拉克風災受滅村衝擊的日光小林居民烘焙製作老梅餅,因其特殊的梅酸風味,成為近年市場上的搶手貨。小林老梅餅甜中帶酸的滋味,除了口感獨特,更是道出高雄甲仙小林村,在重建上的心路歷程。

位於高雄甲仙區的日光小林社區,是莫拉克風災小林村災民的新家園,社區不大、人數不多,卻擁有烘焙、手工皂、釀梅、手工藝導覽等多項產業。

「整個社區長期居住的人只有一百多人,但大家的能力發揮的很極致。今天哪一項訂單多,其他人都會去支援,因此很多人的能力都是重疊的,」台灣小林大武壠文化發展協會的王民亮說,目前社區內部分的產業是向勞動部申請培力就業計畫補助人事成本。目前產業雖然有盈餘,運作也很順利,但若培力計畫停止,就要自給自足,所以這些盈餘將來要做為將來社區獨立運作產業的基金。

王民亮表示,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結束後,將來社區發展產業會與地方居民做結合,把小林村的平埔族西拉雅文化特色融入其中,社區內也會成立原民風味餐廳、手工藝教室、住宿家庭等等。

十年陳釀,老梅餅的新希望

10689641_10204746550287598_6753923560482037336_n
2021社會企業的目標。(圖/台灣小林大武壠文化發展協會提供)

日光小林在重建過程中,不斷致力於產業發展,雖然推出許多農特產品,卻少有商品打入主流市場。直到2012年8月,「台灣八八水災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會長蔡松諭,經過友人介紹認識「百佳泰」董事長簡添旭,接觸到用日本技術陳釀十年的老梅膏,一問之下才得知,簡添旭製作老梅膏的梅子,產地正是高雄甲仙區小林村一帶。

這批十年前離開小林的梅子,終於隨著蔡松諭回到了故鄉。2013年蔡松諭成立「2021社會企業」,由風災重建區的在地青年與民間企業界人士共同組成,以振興台20、21線產業為目標。

高雄市山區台20、台21線交會地帶的兩溪廊道青梅產區,原住民居多,種植梅子的方式採用不施肥、不噴灑農藥的野放管理,生產出來的梅子是最適合釀老梅膏。因此,「2021社會企業」從甲仙日光小林出發,沿著台20、21線的青梅產區,建構出「老梅經濟圈」,幫助同樣是莫拉克受災區的桃源、那瑪夏,希望協助重建區的產業發展。

在梅子的產地,蔡松諭提高青梅收購價格,希望提升農民收入,並選在產區建立鹽漬梅胚廠,就近加工以延長保存期限。在山下,選擇日光小林社區附近設立合作農場,收購梅胚,進行糖漬加工製作成糖漬梅,並衍生出高產值的商品如老梅膏、老梅餅、老梅果醬等。除了收購桃源與那瑪夏的青梅,也有部分青梅來自南投進行加工。

王民亮說,未來「2021社會企業」也將在日光小林社區內成立釀梅休閒工廠,觀光宣傳將老梅商品推廣入大眾市場。這樣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產業結構,便是「2021社會企業」的目標,不止推動日光小林產業,更讓臨近幾個鄉鎮共同發展的「老梅經濟圈」。

10641174_10204746546287498_3369194153974420160_n1966874_10204746507806536_6695434078530111061_n

(左)手工果醬(右)地方居民製作老梅餅(圖/台灣小林大武壠文化發展協會提供)

風災帶不走的情感,重拾小林平埔文化

10649598_10204746540767360_4676720290109606828_n
大林阿伯製作工藝(圖/台灣小林大武壠文化發展協會提供)

除了「老梅經濟圈」外,部分日光小林的居民也延續風災前在小林村的農產業,種植「雞角刺」。一年採收一次的雞角刺,抗氧化效果好,被譽為台灣國寶植物,用雞角刺燉的雞湯也是小林村的傳統美食。

王民亮說,雞角刺主要是農民自產自銷,有的村民光靠雞角刺就可以維持自己一年的收入,社區目前也持續開發加工產品,像茶包、飲料,增加雞角刺的新用途。

日光小林災後的產業發展有聲有色,而文化方面也是不遑多讓。小林村原為平埔族部落大武壠,但因幾百年來漢化越來越嚴重,文化幾乎完全流失。或許是因在風災中失去的太多,小林村的族人來到日光小林後,成立了「大滿舞團」,「大武瓏」的發音和台語「大滿」相近,透過向部落的耆老習舞,以舞蹈成為文化復興的切點。

舞團也曾多次獲邀到全國各地演出,日本311地震後,更自願到日本重建區義演,就由自己本身的經驗,幫助日本災民走出傷痛。

經歷過失去親人的悲痛後,甲仙小林村的居民在日光小林社區中開始了新的生活。族人們努力產業活化、創造就業機會,讓外流的青年人口返鄉,重新拾回自己的文化,更可以青年在地生根。有工作、有文化,日光小林的陽光,便能永不落下。

10626485_10204746535127219_4932809441052773619_n
日光小林大滿舞團表演劇照。(圖/台灣小林大武壠文化發展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