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部落的青青菜菜-大安溪部落廚房

本周五晚上,在台中好伴共同空間的哲學星期五,這次是部落的Suyan跟月嬌會來談談部落的青青菜菜,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到場來聊聊天喔!)

今年度,因為有份補助,所以我回到了之前當社工的大安溪部落廚房幫忙賣自然農法的蔬菜,部落廚房是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營運的,位於大安溪沿線上游,有十三個泰雅族北勢群的部落群。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今年開始做自然農法的蔬菜配送,簡單說.就是直接賣給消費者,甚至是送到你家門口。

部落廚房的菜園
部落廚房的菜園

德瑪汶協會前身是至善協會在九二一地震後的重建工作站,之後部落族人決定自己自立,創立德瑪汶。其實在災後重建初期,現在協會的執行秘書-Suyan(漢名林建治)就從台北回到了家鄉,想說百廢待舉的部落,是不是可以有蔬菜班來生產一些農產品拿去賣。

興高采烈地種了一些農作物後,結果拿到市場上給販仔收購的價錢卻是慘不忍睹,連每個人的工錢都不足。才發現原來這個農業環境,產銷是如此地不平衡。之後,協會想到方法,把土地認養出去的方式,讓社會大眾可以支持協會也同時吃到健康無毒的蔬菜,所以創立了市民農園這個支持協會的系統.認養人每月定期的捐款,會固定收到蔬菜。而部落廚房也大部分是由女性來參與營運,所以我都會稱呼她們為廚房媽媽。

正在做野菜導覽解說的Suyan
正在做野菜導覽解說的Suyan

可是,部落的土地還是大部分都是施做慣行農法,如果你有機會到大安溪走走,每年年中到年末這段期間,山上都是白茫茫一片的,那不是花或任何植物,而是甜柿果樹一粒一粒的套袋。現代人講養生,或許有經濟能力的人會選擇吃有機、無毒的產品。但對於多年生果樹而言,要可以不使用這些農藥資材種出來簡直是難上加難,而部落的人都要養家活口啊!對大家而言,貿然地改變農法是風險很大的。

Suyan曾多次說過看到這情況多年,很想要改變它,德瑪汶也請了教無毒農法的老師,自己做廚餘堆肥。去年跟好食機合作開課,用KKF的農法做自然的液肥,族人也來學過好幾次。可是,現實的情況還是擺在眼前,就算努力種出自然的蔬菜,市場的收購價還是很殘酷,沒辦法就此轉作,來上課的農友也逐漸散去。

所以在去年底,協會認真地開始在規劃作蔬菜配送。很簡單地說,就是每周付出菜錢200元,協會就會給你四到六種的蔬菜,每種四兩到十兩不等,大約可以供餐給四口之家,每天開伙一次的蔬菜需求。不過因為宅配裝箱有一定的容量,所以協會推出四份與六份一箱兩種選擇,只要可以在辦公室或是居住的社區鄰里糾團找到足狗的人一起購買就可以了。而只要需求市場足夠,也可以支撐部落更多的人加入,促進更多的土地開始轉作自然無毒的農法。

大約每周配送的蔬菜量,四到六種蔬菜,四兩到十兩不等,約可供四口之家一天開伙一次吃一周
大約每周配送的蔬菜量,四到六種蔬菜,四兩到十兩不等,約可供四口之家一天開伙一次吃一周

一開始都想得很簡單美好,實際執行起來卻是充滿酸甜苦辣。首先是蔬菜的量其實對於越來越不開伙的現代人來說,根本就吃不完,但沒有足夠的量就配送,運輸成本在其中又會太高。Suyan說有一次他的親戚跟他說,能不能蔬菜暫停配送,因為他的冰箱裏面已經堆滿蔬菜了。我在跟朋友間推銷的時候也往往會得到說蔬菜吃不完不敢買的回應。

第二則是農友間的種植也步上了大面積單一品種的後塵,因為年初天氣冷適合種高麗菜,結果大家也沒有協調之下出現了一大堆的高麗菜,總不能配送給消費者滿滿的高麗菜吧!而且每顆都很大,秤重單賣的話一顆至少到150,可是當時市場上高麗菜盛產,30-50元就會有很大一顆,不會有人接受這種價錢的。

我們碰到了一個弔詭的問題,就是農友都很開心地種出很大的蔬菜,協會這邊的銷售平台卻希望菜小一點比較好,所幸這次的狀況有新社的布拉姆農場願意收購才解決這問題。而在此之後各農友的農地也經過協調統整,分配不同的蔬菜種作,以免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說到這就不能不提幫很多忙的瑞芳姊,原本是市民農園的認養人,跟部落認識多年後開始幫忙做自然農法的蔬菜配送,瑞芳姊說平常在家裡她就喜歡自己在盆栽種些花草蔬菜,常常一動手不用完不肯罷休,很樂在其中。我覺得這就是部落廚房的魅力,只要一群人可愛,讓人想要一而再地靠近,就會有很多有不同專長的朋友來幫忙,組織本身可能不一定有很多專業人才,但會有很多有能力的朋友,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能量。

大家一起分裝蔬菜
大家一起分裝蔬菜

回到蔬菜銷售配送,當然開始時,願意配合嘗試訂購的人往往是大家的親朋好友,我們也一度有過不低的訂購量。但從年初適合種菜的冬天過渡到天氣漸熱的夏天,菜就有難度了。往往被蟲吃或者是長得就比較可愛,連高麗菜都從保齡球大小變成拳頭一樣大,部落這邊很努力地種植,但是產量卻有點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

每周都要苦惱要配什麼菜出去,還好鄰近的士林部落(對,你沒看錯,跟台北那個夜市同名)長老教會那邊,以撒傳道也在推行自然農法,在部落架起了一分左右的網室栽種,所以當蔬菜有缺的時候,還可以銜接得上。而以撒傳道也表示也是想要做自然無毒的農業提高收入,吸引部落年輕人留在家鄉,而不是出外工作。

另外一個解決蔬菜不足的方法,就是找野菜,山林裡許多地方都有可以食用的野菜。Suyan也在山坡上爬上爬下地找野菜。原本我們也覺得野菜是個好的補充方式,想說如果消費者覺得野菜沒有在市場上看過,不知道如何料理,我們就附個簡單小食譜給他/她。但還是有消費者會反應說不希望收到這類蔬菜,因為家人也不喜歡吃。

或許我們的飲食習慣深深地受到市場制約,而放棄了許多自然給我們的食物了。有一次辦活動,帶客人去山裡拔野菜做導覽,客人中有一家人是阿美族,簡直比我們更認識那些野菜可以吃,隨拔隨吃非常自在,給小朋友吃也是一樣。

Suyan跟大家介紹野菜秋海棠,另一邊阿美族的朋友正在直接吃呢!
Suyan跟大家介紹野菜秋海棠,另一邊阿美族的朋友正在直接吃呢!

除了生產端方面的問題,消費端也很有趣。因為不希望食物都最後還是透過宅配往台北送,希望能夠真正的地產地銷,所以開拓大台中地區的消費者也還是我們一直想做的,曾有幾次跟著Suyan去配送蔬菜,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開車六個小時以上都還沒送完。

Suyan說這還算好的,他有過迷路找不到地方在哪邊送到晚上十點多都有。也有過消費者留下的地址不完整,結果找到地方後,不知道是公寓大樓的哪一戶,還真的就敲個門問問看,所幸還好找到人。

在推銷方面也很有趣,有次我們是去東勢農民醫院擺攤宣傳,結果想當然爾乏人問津,因為東勢自己就是農業鄉鎮了,農民醫院裡面當然更多是農民,不過想說有機會推銷還是試試看,結果真的有一位醫生訂購,還一次訂了好幾個月支持,我覺得有機會真的不要放棄,真的。

草與菜一起生長的菜園
草與菜一起生長的菜園

上個月底,因為一直想要有一個活動是辦給消費者來認識部落,了解一下自己訂的蔬菜來自哪裡,山林中有那些野菜可以吃,而蔬菜可以怎麼樣料理,我們辦了一個活動叫做”部落。秋。青青菜菜”,活動名稱來自月嬌的神來一筆,讓原本想得很嚴肅的活動標題瞬間輕鬆許多。

月嬌也是長年的工作夥伴,負責產業發展的事情,家裡也種了許多水果,今年第一次開始嘗試無毒種植甜柿,產量雖少,但很多人要,結果一下子就賣完了。而這次的活動,我們準備了獵人餐給來訪的朋友,竹筒裡面香噴噴的米飯,以及糯米糕。到農園以及山林中尋找野菜。

更重頭戲是讓部落廚房的媽媽們可以跟消費者一起互動,把蔬菜做成料理。因為是第一次讓來訪的朋友也走進廚房跟媽媽們一起做菜,一開始比較陌生,但是隨著做菜過程,有些朋友平日沒有在下廚也漸漸地跟廚房媽媽有更多的互動,可以幫上許多忙,更學習做菜的方法。

當下我覺得很感動的是,原本想像的是一種上對下的教學,很像料理節目那樣由功力深厚的主廚教做菜,可是廚房媽媽很單純地就反轉這件事情,把它變成通力合作,開開心心地大家一起來。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才是真正更重要的事情。看著客人在離別時與廚房媽媽合照及擁抱,我覺得真的從廚房媽媽身上學到太多太多事情了。

部落媽媽-碧英,跟客人一起下廚做菜
部落媽媽-碧英,跟客人一起下廚做菜

本周五晚上,在台中好伴共同空間的哲學星期五,這次是部落的Suyan跟月嬌會來談談部落的青青菜菜,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到場來聊聊天喔!

部落的青青菜菜
部落的青青菜菜

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臉書頁:https://www.facebook.com/daanriver?fref=ts (或搜尋”部落的愛,深耕的力量”)

原住民德瑪汶協會官方網站:http://www.daanriver.org.tw/

哲學星期五@台中:https://www.facebook.com/cafephilo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