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鄭文燦日前宣布「天天安心食材」政策,自104年學年度開始,全市中小學校營養午餐有機菜從過去一週2天提高至3天,另外2天則採用吉園圃蔬菜和非基改食材。此外,去年初步實施曾引發平台商壓縮農民利潤的爭議,教育局正逐步媒合學校與有機農民,建立小農直送關係,免去平台商的收購和管理,農民可拿到一公斤75元的供應價,也可直接和學校接觸,聽取第一手回饋,目前全市已有79所學校響應。
桃園市教育局去年2月率先提供市內167所自有廚房中小學校,每週供應2天有機蔬菜,另外82所外訂餐盒的中小學校則在去年9月加入一週2天有機蔬菜的行列。
供需差異不大 教育局欣然加碼一天
教育局原本估算一位學童一餐食用100克的有機蔬菜量,但經過一年運行下來,每位學童平均食用量為70克,一週2餐只需要140克,教育局體育保健科長鄭卉玶發現,若以學童平均食用量計算,供應天數增加一天,學童一週的需求量為210克,只需要將目前預估量微微增加10克,不需額外增加多少預算,所以決定在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實施。
至於另外2天分別提供吉園圃蔬菜和非基因改造的玉米和黃豆,鄭卉玶解釋,市府在每週每位學童食材費用上提高5元補助,預估今年增加的經費約有4291萬,加上有機蔬菜一週3天的年度預算9900萬,桃園市政府今年在營養午餐「天天安心食材」政策上,總預算約有1億4191萬元,其中有機蔬菜的預算去年已編列好,新增加的吉園圃和非基改食材則由教育局的教育發展基金支出,教育局更打算將該政策預算一同納入年度預算的編列。
被批菜蟲 農會有委屈
去年初步實施時,桃園市政府委託農會代辦有機蔬菜管銷,為農民和食材供應商中間的橋樑,每公斤75元的有機蔬菜預算,農民拿60元、農會拿15元,遭市議員批評為「菜蟲」,教育局因此居中協調,讓農民的利潤可以提高至66元,此外,去年9月「有機蔬菜供應平台」的招標作業上,教育局也再評選出統和農場作為另一家平台商,讓該項機制更有競爭力和選擇性。
桃園市農會推廣課長林羅生則強調,其實農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服務性質,桃園市中小學校分布很廣,尤其像是靠近沙崙、竹圍一帶的小型學校,需求不多,但運輸費一趟卻要6到7元,再加上派一台車約要1600至1800元,如果不連鄰近學校一同集結運送,根本無法達到規模經濟,而且農會在把關上,平均一個月會隨機採樣5件有機蔬菜送SGS檢驗,這些管銷的費用都是扎扎實實運用在各種項目上。
小農直送學校 資訊回饋更直接
面對市府提高營養午餐有機蔬菜的供應天數,桃園市有機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朝廷表態樂見其成,他說,與其和農會、通路商搶來搶去,將有機市場需求量的餅擴大,也能鼓勵更多農民加入有機農法的行列,而且市政府目前有一套媒合機制,能讓兩、三個農民結盟組成一個團隊,直接將蔬菜供應到學校,雖然必須自行承擔運輸的費用,但能夠全拿供應價,還可直接和學校接觸,對農民來說是一大幫助。
黃朝廷指出,過去因為市場資訊被中間盤商壟斷,農民只會種菜,卻缺乏和外界資訊的溝通,有時透過中間人傳話,常會有誤傳的事情發生,現在能和鄰近農場結盟,直接和學校接觸,農民彼此也可互相輔導,而且在選擇結盟對象並與學校簽約時,農友都會將出菜量壓在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下,以免颱風等天然災害發生時,出現無法供應的問題。
對此,鄭卉玶表示,教育局目前已經成功媒合79所學校和鄰近的有機農友合作,建立直接採購的關係,而且針對下學年即將上路的新營養午餐政策,教育局也會和衛生局、農業局一同成立「安心食材查核小組」,將現有的從生產到抽驗把關等環節的公部門資源整合起來,讓學童吃得更安心。
不過,桃園市有機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藍永昱認為,教育局除了推廣安心食材外,也應該將食農教育的配套加進去,因為唯有如此孩子才會了解為什麼要吃有機蔬菜、為什麼這群農夫要堅持理想不用農藥和化肥,如此孩子才能成為由衷珍惜食物,成為農業小尖兵影響家中的長輩,這部分台北市和新北市已執行許多,希望桃園市能盡快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