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原度假村闖關 未確認是否適用《海岸法》,環評退回再議

2年前引起舉國關注的美麗灣渡假飯店開發案還沒有結果,如今隔壁的「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簡稱棕櫚渡假村)又試圖來環評大會闖關。不過棕櫚渡假村的開發面積比美麗灣大上20倍,環保團體和地方原住民相當擔心一旦棕櫚渡假村通過開發許可,將永久告別杉原灣的原始樣貌,因此集結300多人要求環保署即刻暫緩審查。

環評會議上,多名環評委員認為內政部將於下週公告《海岸管理法》(簡稱《海岸法》)的適用範圍及施行細則,和棕櫚渡假村的環評有密切關係,因此做成「退回由交通部觀光局、內政部釐清海岸保護區的事項後,再送入環評大會」的決議。

環保團體肯定環保署的決議,不過未來類似開發案應更加強對《海岸法》、《原住民族基本法》及「觀光政策」的討論,不應再盲目蓋飯店、放任觀光遊客「破壞」,讓外地、在地的關係更趨緊繃。 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黃翡悅強調應等下週《海岸法》細則出爐後,再來審查。(攝影/潘子祁)

棕櫚渡假村13年前通過環評,爭議比美麗灣還多

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早在2002年就通過環評,預計開發26公頃,規劃550間旅宿空間。不過因開發單位遲遲未能在3年內動土,依《環評法》第16條之1規定,需再向環保署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簡稱環差),通過後才能施作工程。

然而開發單位對原住民傳統領域、地方生物性調查不足,開發單位已連續6次被環差會議退回,要求補正資料。2013年,地球公民基金會更發現開發單位在沒有通過環差決議的情況下,先行施作「水土保持工程」,明顯違反《環評法》的規定。

棕櫚濱海度假村的開發面積(黑線框起處)比一旁沙灘上的「美麗灣」大26倍。(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而今年3月第7次的環差會議認為開發單位承諾廢水回收和生態調查,做成「有條件」通過的結論。由於棕櫚濱海渡假村是目前東海岸最大規模的開發案件,加上鄰近還有娜路彎杉原海濱大酒店、都蘭灣黃金海岸休閒度假村等開發案正「引頸企盼」,一旦許可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恐將引發東海岸沙灘浩劫。

站在棕櫚濱渡假村的「山頭」放眼望去,還有4個海岸開發計畫,環團希望政府思考「東海岸究竟要怎樣的觀光發展」。(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下週公告《海岸法》,今天先「搶灘」

其實「杉原灣」就是曾以「美麗灣」打響名號的東岸唯一沙灘。2007年位於杉原灣的美麗灣渡假飯店開發案開始遭環保團體抗議,一度舉國關注,而在2014年因高等行政法院認定美麗灣渡假飯店「先開發、後環評」,所以撤銷其環評效力,但力挺開發的台東縣政府決定上訴,目前並無具體結果。

由於美麗灣、悠活渡假村、澎湖蒔裡沙灘等眾多海岸開發成為輿論關注焦點,讓已在立法院討論20多年的《海岸法》終於在今年1月三讀通過,並要求內政部應於8月4日公告《海岸法》的明確適法範圍和施行細則。然而棕櫚濱海渡假村趕在7月底前審理,讓地球公民基金會質疑業者「是否想趁《海岸法》上路前趕緊通過,來規避法律規範?」

杉原灣既是原民領域,又有地質生態多樣性,開發極具爭議

此外,杉原灣更是鄰近的加路蘭(Karoroan)、都蘭(Et’olan)、莿桐(Fulafulangan)和南王(Sakuban)部落的傳統領域。曾參與反美麗灣的都蘭部落長老Panay Talikung(巴奈.達力功)手持拐杖,以阿美族語感性地說,「今天我們是含著眼淚來到這裡,」看著都蘭部落的土地逐步落入外地人手中,「看似進步的發展卻讓族人流離失所,但東海岸是我們的家園,」不應是開發的樂園。

而杉原灣的生態、地質也極具多樣性,根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調查發現,杉原灣有94種石珊瑚和11種軟珊瑚、5種水螅珊瑚及稀有的「貝氏耳紋珊瑚」等,且亦是東台灣最大的藻礁。

地質上,開發區位處惡地地形的「利吉層」上,東海岸山海共生工作室蘇雅婷解釋利吉層遇雨就會「泥濘橫流」,也無法蓄水;但為了棕櫚渡假村,自來水公司願意配合投資4300萬元取卑南溪的水來「設水景、SPA、游泳池,但台東很多部落還沒有自來水、農耕水,這樣公平嗎?」

(上)東海岸山海共生工作室蘇雅婷拿著「利吉層」的岩塊,質疑杉原灣的惡地地形根本禁不起人為開發。(下)利吉混同層屬惡地地形,一經下雨就會「泥濘橫流」,人為開發下恐加速流失速度。(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東海岸山海共生工作室蘇雅婷拿著「利吉層」的岩塊,質疑杉原灣的惡地地形根本禁不起人為開發。(攝影/潘子祁)

利吉混同層屬惡地地形,一經下雨就會「泥濘橫流」,人為開發下恐加速流失速度。(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環署:先退回釐清有無違反《海岸法》

環評會議上,多名環評委員認為有必要將下週公告的《海岸法》及施行細則納入討論,因此將此案退回交通部觀光局和內政部釐清海岸保護區的範圍,以及開發事項後,再送入環評大會討論。

由於本案歷時13年,「現況差異分析的過程」又可能涉及「新法令」的適用情形,為了避免未來類似的法規爭議,環保署會再依《中央標準法》釐清;而環保署長魏國彥也認為待本案的法規釐清後,可供其他類似案件參考。

對於會議結果,地球公民基金會、台東環保聯盟、台東廢核反核廢聯盟、荒野保護協會、東海岸山海共生工作室、花東發聲台等多個環保團體表示認同,而部落原住民也在第一時間升起狼煙,將訊息傳給「祖靈」知曉。不過地球公民基金會認為,未來營建署應更嚴謹對待《海岸法》及相關細則,並應強化《原住民族基本法》的討論。

阿美族人Panay Talikung強調東海岸是原住民的家園,不是開發炒作的樂園。(攝影/潘子祁)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