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台灣之光 專家:別讓禽流感新病毒深根散播

曾參與SARS防治、近年致力研究登革熱與流感的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接受上下游專訪表示,我國面對台灣有史以來最強的禽流感H5病毒流行,這波禽流感政府花了45億賠償,卻未能成立跨領域與跨校際的科學研究團隊,喪失了培植年輕禽流感科學研究、解決問題的人才契機。

下個月就是候鳥北飛的季節,而亞洲是全球最大的禽流感病毒溫床,「台灣有全球責任,絕不能讓新病毒從台灣出來而持續傳播。」以下為金傳春教授專訪下集,閱讀上文請點選這裡

問:台灣應如何和國際合作,進行區域防治?

學界後來分析去年台灣流行的禽流感H5病毒,發現在台灣剛開始流行的病毒,和韓國、日本來的很像,剛開始那波和野鳥很有關係,九至十一月應是北鳥南飛,但4、5月南鳥就要北飛了,因此我鄭重呼籲,一定要和中國、香港、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與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野鳥專家合作。

香港大學禽流感偵測數據世界首屈一指,台灣要比對病毒基因序列,就應該找這些專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開始就補助很多外國學者做禽流感監測,包括荷蘭、南美、非洲埃及等等,台灣也參加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禽流感監測,我們拿了四年計畫,培養了一些年輕人才。

如果偵測要強,一定要找國際級專家進來,泰國一開始確定有禽流感,政府就找了國際級專家來開會,而且這些專家後來全變成他們的顧問;韓國MERS發生後,學術界寫信給所有各國新興傳染病專家,請他們擔任該國的顧問。

台灣雖然有開過禽流感國際專家會議,但最重要的是偵測一定要國際合作,行政院科技顧問與科技部應該要有專家顧問團,和國際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越是找具國際水準的學者進來,別人越知道你有心解決問題,流行病不是任何人的錯,但我們必須將負的轉成正的,絕不能讓H5病毒在地化而長留台灣久住,也不能只想著靠熱天氣,讓疫情緩和。

問:台灣有哪些資訊應該更透明公開,讓國際共同檢視?

禽流感第一波流行時,前面那幾株病毒的基因序列確實有公布,但大家擔心的是現在,因為病毒會一直變異,資訊越不公開大家越緊張,現在復養新的鵝又死掉,這些死掉的鵝的病毒和以前有不同嗎?

政府應該每個月公布家禽場從雞鴨鵝分離到的禽流感病毒八段基因序列,尤其有些縣市或有些禽場同時存在兩種不同亞型病毒,一定要公布,因為病毒有可能重組,我們要審視病毒的各種可能組合。

研究病毒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是病毒如果在地化,到時根絕就很難了;第二個是禽流感變異多又快,病毒會基因重組,到底有傳播力的氨基酸是哪些?哪些氨基酸會傳染到哺乳類?這些都必須做雪貂等動物實驗才會知道。

所以禽流感病毒的序列只有官方少數人知曉而不公開,就阻礙了可以判斷的風險。H5N1禽流感病毒也是靠荷蘭、美國許多學者研究,才知道哪幾個氨基酸和病毒傳播有關。

任何公共衛生事件如疾病、核能等,政府官員最重要一點是取信於民,讓所有資訊透明化,台南登革熱去年所有資料都是open data,民眾自己會互相教育,也能幫助政府後面快速防控,很多東西不能只從上而下,像天花可以在全球根絕,是完全靠各國專家合作,疾病控制除了由上到下,也必須由下到上,這也是公共衛生最強調的專業精神,把別人的健康當作自己的健康去維護。

應有行政院層級平台,納入流行病學、統計等跨領域人才

問:這次禽流感重創台灣,防疫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有無更積極的防疫方式?

這波禽流感政府花了45億賠償,但很可惜,當時沒有成立行政院層級的平台,SARS流行時曾動員有經驗的各方人才,台灣早期傳染病比較多,所以有經驗的都大概50歲以上,2003年SARS時,我們馬上警覺此危機,在台大就特別找年輕教授和學生進來,除了人醫生,還有傳染流行病學、病毒學、免疫學、職業衛生、衛生政策、統計學人才等等,科技部、學術界、公衛界動員得非常快速,SARS後感染科和公共衛生合作密切,這波培養的人現在就起來了,已經30幾歲,在世界各地扮演跨國合作的防疫尖兵重要角色。

禽流感難度更高,因為潛伏期短,病毒變異快又多,感染宿主多,而且水禽剛開始感染時沒有呈現症狀,不像SARS會發燒,因此更要找不同專家進來,但有些獸醫認為只有獸醫才懂,可是當流行面很大的時候,就應該跨領域,獸醫過去主要著重在檢驗、疫苗,開業看貓狗病的較多,但比較少研究偵測、流行病學、人畜共通傳染病。

禽流感高危險群應該有研究計畫,例如去年很多人協助撲殺,應持續監測這些第一線防疫人員,體內是否有禽流感病毒的抗體,但現在政府都希望由官方去研究,大學沒機會培養人才,可是官方人力又不夠,其實可以分責任區,政府做一些區域,其它留給學術界,人醫已經這麼做了,例如台大、桃園長庚負責北部人流感病毒的偵測,中部是台中榮總,南部有成大等等單位看病毒變異,且定期坦誠佈公開會討論。

有一些官方人士總認為學界想法太先進而卻步,但病毒會自找活路生存下去,我有興趣的是培養解決問題的防疫人才,公布基因序列也不是為了發表研究,老實說,這種papers發不了什麼頂尖期刊,最後也帶不到墳墓去,可是台灣有全球責任,絕不能讓新病毒從台灣冒出來。

當少數農業官方首長以負面去看問題時,反喪失多方聆聽綜判而馬上將病毒趕盡殺絕的大好機會,畢竟防疫需要第一線作戰長期累積成敗經驗,大流行時馬上抓對防疫重點。但是過去也有不少官員與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勇於面對問題,虛心學習,力求精進。

建議獸醫可以有獸醫公共衛生執照,專門幫助禽農或豬農防疫,非獸醫的人也可以一起協助,像是分析數據的統計人才與防治策略規劃,我相信防檢局、畜衛所有人才,也盡了很大的努力去控制,但仍要不斷思考漏網之魚可能在哪,把胸襟打開;門若關起來,火會越燒越久、越燒越旺,疫情永遠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延伸閱讀:

你得的是流感還是禽流感?

香港研究:台灣新型H5禽流感病毒出現變異

禽流感過後產業如何重建?從泰國經驗看台灣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