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新政府通過「離岸風機政策環評」,宣示在保護海洋生態的前提下發展綠色能源,但前天晚間苗栗竹南近海的離岸示範風場卻傳出震天價響,中華鯨豚協會接獲民眾錄製的影片發現,開發單位上緯企業竟在夜間無法監測白海豚是否於附近活動的狀況下,進行基礎打樁,嚴重違反環評規範,不但恐造成白海豚行為異常甚至永久性聽力損傷,這全台第一支示範風機的工程違規,也嚴重危及國家風電產業的未來。
業者半夜施工 違反環評事前監測的規範
「咚!咚!咚!……」週六晚間8點苗栗近海傳出幾乎一秒一次的連續聲響,民眾發現竟有風機業者在夜間打基樁,而且這巨大聲響持續到隔日凌晨8點仍清晰可見。
中華鯨豚協會副秘書長張豈銘表示,上緯企業本預計周六下午就要打樁,協會有派人隨行觀察,但施工單位直到晚上6、7點都沒動作,因為已經看不到海面上的狀況只好回港,沒想到週日晚上接獲民眾傳來的消息,上緯竟然在當天晚上施工,完全規避環評所要求的事前監測。
由上緯企業旗下海洋風力發電公司主規畫的「海洋竹南離岸式風力發電計畫」3年前便通過環評,該案預計在苗栗縣竹南鎮近海離岸約1到5公里範圍設置32座風機,是當時全台第一個最大規模的風機示範計畫。
上緯雖已取得環評,但2個月前環保署通過「離岸風機政策環評」時曾提到,風機施工期間應劃設施工管制警戒區,至少以半徑500公尺或可能會造成海洋哺乳動物聽力損傷的180dBrmsre:1uPa閾值來劃定。
在警戒區範圍內不但要設置水下聲學監測站,還得配備鯨豚生態觀察員在打樁前進行監測,至少得監測30分鐘,確認沒有鯨豚活動才能作業。張豈銘表示,依規定來看,夜間無法進行海上監測,業者本該禁止施工,可見業者明顯違規,這樣的傷害不僅衝擊白海豚的生存,也暴露出施工現場無政府監管,為此,業者和主管機關應說明原因。
鯨豚學者:沒監測又沒緩啟動 瀕危白海豚恐聽力受損
根據學者調查,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僅剩60多隻,因此在發展離岸風機上,如何防範噪音對白海豚造成負面影響是一大重點。
長期研究環境噪音對海豚影響的嘉大獸醫系副教授楊瑋誠說,如果沒有監測至少也該進行「緩啟動(soft start)」,也就是先採用低音量的施工機具,搭配一些防噪音的工法,持續施工至少20分鐘,以告知海豚這邊準備施工,但根據民眾提供的影像來看,聲響巨大到不像有先進行緩啟動。
楊瑋誠研判,以這樣的聲響來看,輕者距離好幾公里外的海豚可能會出現行為異常的狀況,就如同同棟公寓樓上有人修改房子或住在鐵軌、機場旁,雖不會造成聽覺損失,但長期施工會讓人睡不好、易怒、說話要更大聲等,這在海豚世界裡也是如此。
嚴重者可能會造成海豚暫時性聽力受損,狀況就類似剛從夜店、酒吧等喧鬧場所出來產生的暫時性耳鳴,最嚴重的就是永久性聽力受損,「這個狀況就像有人在你旁邊放鞭炮一樣。」
楊瑋誠說,但因為週六晚上沒有監測,實在無從得知有多少白海豚受害,但非常肯定的是業者行為無疑在破壞政府的承諾,況且該業者的計畫還位在國家示範風場,但第一支離岸風機施工卻做了最錯誤的示範。
面對民眾和保育團體的指控,上緯企業晚間發表聲明指出,本工程基樁重量超過600噸、長度超過70米,當基樁沉樁入海前,本公司已於9月3日白天派出10艘觀測船,持續觀測直至打樁前均無目視到鯨豚蹤跡,後才開始進行僅以原設定十分之一能量的緩啟動,緩啟動的時間超過一小時,經判斷有充裕的時間可以使鯨豚離開施工區域達到一定範圍,而後再增加至四分之一的能量。
上緯企業表示,基樁沉樁入海後必須打至一定安全深度, 否則傾倒恐造成嚴重安全問題,所以當晚打樁到一定安全深度後便停止施工,並在隔日,再派出觀測船確認無鯨豚蹤跡後,才在白天完成後續打樁工程,上緯強調,本公司一向謹守政府法規和環評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