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日前揭露四大宅配業者配送低溫食品的亂象,立委吳焜裕、陳曼麗等人昨天聯合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檢討現行食安法規和業者管理該如何精進,但檢討會卻變表揚大會,立委陳曼麗說,今天來的業者幾乎沒有被開罰過、是績優班,吳焜裕表示來的業者都是做的很好,反而是今天沒有出席的其他業者應好好監督,業者也表態希望溫度管控鬆綁,整場公聽會討論失焦。
-660x481.jpg)
公聽會旨在檢討法規與現況 現場卻討論沒有來的人?
歷時半年調查,《上下游》上個月揭露包含黑貓宅急便、新竹物流、台灣宅配通和嘉里大榮等國內4大宅配業者,冷藏運輸合格率平均不到4成,其中台灣宅配通配送車廂溫度甚至出現35.5℃高溫,黑貓宅急便則因配送過程溫度起伏太大,冷藏肉從基隆寄到高雄時,肉品本身溫度竟超過17℃,成績慘不忍睹,恐有食安疑慮。
昨天立委吳焜裕、陳曼麗、邱泰源等人聯袂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和四大宅配業者,檢討食安法規和業者管理該如何精進,不過多數時間,公聽會在討論「沒有出席會場的貨運業者與消費者」。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吳明昌一上台便稱讚:「今天能參加低溫物流公聽會的業者都是好的,值得鼓勵。」他說,除了低溫宅配需提升管理外,生產者、販賣者、甚至是消費者也都應提升自我能力,需進行再教育,在低溫宅配這一塊,不能都只要求宅配業者。
嘉里大榮企劃處處長胡明昌表示,整體冷鏈物流業者包含一般貨運、路線貨運、白牌車(自有車)等許多面向,相較之下,四大宅配業者是較具規模、較有能力建立管控體系的業者,衛福部若都只針對比較有規模的業者進行稽核,卻沒有將其他貨運業者也納入管理體系,難保冷鏈市場出現劣幣逐良幣的狀況。
統一速達營運企劃部經理徐啟智則強調,配送過程中,每個營業所到營業所的轉運都會產生溫度變化,但很多時候問題都出在消費者,消費者在寄送低溫包裹時通常不太會預冷,再加上從家裡拿到門市不見得會用保冷袋裝著,因此還沒寄送前,貨品溫度恐怕就有變化。
-568x660.jpg)
立委:食藥署應多找沒來參與的業者溝通
面對各界發言,立委陳曼麗表示,今天來的業者幾乎沒有被開罰過、是績優班,本來召開公聽會希望能聽到業者多談些困擾和抱怨,像稽查作法等,這樣她才能找官方來做調整,但聽到的抱怨很少,未來若有都歡迎提出。
吳焜裕同樣也說,今天能來參與公聽會的都是表現非常好的廠商,食藥署若要修改法規應多找無法落實的業者多溝通,尤其是沒有來的中小型業者,讓法規跟操作面能真正配合。
除了公聽會討論失焦外,面對有的業者抱怨理貨溫度定在15℃以下很難達成等法規問題,食藥署仍認為,一切仍先以即將到來的年節稽查專案為基準,檢視物流業者的管理狀況有沒有改進,因此目前還不是談修法的時候。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解釋,業者若認為法規有難以落實的必要,可主動提出數據和內部的配送作業標準流程向食藥署說明,如此才有討論修法的可能,否則修法下去是放寬,社會不一定會接受,因此還是先以稽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