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毒蛋醜聞越滾越大,從七月底拉警報,至今波及八個國家。繼德國、荷蘭與比利時之後,遭到殺蟲劑芬普尼(fipronil)污染的「壞蛋」也流入英、法、瑞士、瑞典與盧森堡。各國忙著下架並追查禍首之際,荷蘭與比利時互揭瘡疤,指對方延遲通報,導致毒蛋風波一發不可收拾。
荷蘭年產100億顆雞蛋,災情像骨牌擴散
比利時7月20日在歐盟的「食物與飼料快速通報系統」(RASFF)拉響警鈴,指出荷蘭雞蛋的芬普尼殘留值最高達1.2毫克/公斤。經過調查,荷蘭食品安全局(NVWA)在7月31日表示:「部分雞蛋的芬普尼殘留量太高,會危害人體健康。」請民眾不要食用、要求賣場與超市下架,摧毀上百萬顆的毒蛋,封存180家養雞場。
荷蘭面積四萬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六百萬,但養了五千萬隻蛋雞、年產100億顆雞蛋,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出口國。荷蘭一出事,鄰國像推骨牌般接二連三中標。
德國佔荷蘭雞蛋外銷市場的六、七成,「很可能有上千萬顆的毒蛋流入,」與荷蘭接壤的德國下薩克森(Lower Saxony)農業局表示。廉價超市Aldi則祭出極端手段,要求德國境內的4000家門市,全面下架雞蛋。
非歐盟成員的瑞士也有毒蛋現蹤,在Aldi之外,同樣走低價路線的Migros超市也遭到波及。
超市之外,毒蛋恐流入烘培等食品業
約二萬顆的荷蘭毒蛋流入英國,「數量很少,只佔每年進口量的0.0001%,危及公共健康的風險很低,但我們正在追查雞蛋流向,」食品安全局表示。不過,食安專家艾略特(Chris Elliot)認為,為時已晚。在超市之外,許多已流入大量使用蛋粉的烘培業,還有三明治製造商。
法國的兩家食品製造廠發現有13個批號屬於毒蛋,原本要用來製作蛋糕等甜點。農業部表示:「已經立刻停止使用,不會進到消費者的口中。」但也在追查,是不是有毒蛋製成的食品流入市面。此外,一家位在法國北部的蛋商舉報,供貨的蛋農可能用到了芬普尼。
德國的下薩克森衛生局長邁爾(Christian Meyer)也說:「我們擔心的是,雞蛋上的芬普尼會在食物鏈中積累,像是在蛋糕、麵包與麵食等。」
芬普尼使用後殘留期長達數月
即使香港減少從荷蘭進口雞蛋,但「食物與飼料快速通報系統」顯示,港府已經與歐盟聯繫。值得關注的還有,毒蛋可能從加工食品中流入歐洲以外的市場。
荷蘭食品安全局也下令檢查肉雞的芬普尼殘留,但只針對同時飼養蛋雞與肉雞的廠商。「這樣的廠商屈指可數,」荷蘭養雞協會主席胡博司(Erik Hubers )說,此外「肉雞只活六到八週,根本來不及面對紅蝨問題。」
不過,荷蘭食品安全局指出,在施用芬普尼的幾個月後,「仍可以在雞蛋上偵測出殘留。」
孩童若一天吃1.7顆毒蛋,就超標
這次闖出大禍的芬普尼是德國農化大廠巴斯夫(BASF)製造的殺蟲劑,主要是防治動物身上的跳蚤、蝨子,可用在貓狗寵物上,也適用對抗作物的蟲害。不過,因為會危及蜜蜂和部分鳥類生存,歐盟在2013年連同類尼古丁農藥,一起禁止芬普尼用在開花植物上。
「因為是首次在雞蛋發現芬普尼,我們調整了先前偵測蜜蜂與芬普尼關聯的分析法,」協助荷蘭政府調查的瓦赫寧恩大學(Wageningen University)解釋。
世界衛生組織(WHO)把芬普尼列為中毒性,人類長期吸收的話可能傷及肝、腎和甲狀腺,不小心攝食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胃痛等症狀,若接觸到皮膚也會有不適感。歐盟禁止芬普尼用在供人類食用的禽畜上,也就是說,不能在蛋雞使用。
各國官員一再安撫民眾,芬普尼對公共健康的危害有限。以目前發現的最高殘留值1.2毫克/公斤估算,一名體重65公斤的成人一天要吃下7顆蛋才會超標。引人擔憂的是,一名16.15公斤的孩童,若一天吃下1.7顆雞蛋就會超標。荷蘭與德國政府都呼籲:「不要讓小孩吃到毒蛋。」
合法藥劑Dega16被混入芬普尼,雞農喊不知情
至於「壞蛋」的禍首,目前指向荷蘭「雞友」(ChickFriend)和比利時的「家禽視野」(Poultry Vision)兩家公司。負責除蟲工作的「雞友」向「家禽視野」採購抗紅蝨的藥劑,或許是為了加強藥效,這家比利時廠商從管制較鬆的東歐國家羅馬尼亞買入芬普尼,混入合法藥劑Dega16之中。
毒蛋事件爆發後,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雞友」一直沒有出面,就連網站也是一片空白。至今無法釐清,這家荷蘭公司早知道Dega16含有芬普尼,或是遭到「家禽視野」矇騙。
荷蘭雞農倒是一片喊冤,「悲哀的是,雞農委託『雞友』消毒、清理雞舍,但根本不知道這家公司用了非法的成分。如果說有20%到25%的雞農受害,我都不訝異,很多人可能撐不過這次的危機。」雞農工會成員丹荷德(Aalt den Herder)無奈表示。
一開始把箭頭指向荷蘭蛋場的比利時,也有芬普尼流入養雞場,已經封存51家、監看86家。
雞蛋自給率達95%的義大利,目前暫時逃過一劫,但衛生部也下令直屬的各大區衛生局以及健康憲警(NAS),緊密追查該國Dega16的使用與流向。
比利時與荷蘭互揭瘡疤,毒蛋可能暗地流竄一年
透過食物與飼料快速通報系統和雞蛋編號溯源,各國即時採取行動,控制食安危機。不過毒蛋可能暗地流竄一年了。
荷蘭媒體指出,從去年六月起,就有養雞場開始聘用「雞友」對抗棘手的紅蝨。比利時農業部長杜侃(Denis Ducarme)在國會的聽證會上說:「一份荷蘭的內部文件早在去年11月指出,荷蘭的雞蛋有芬普尼。」他還指責,荷蘭遲遲不給交代,「一個雞蛋出口大國不提供這些資訊時,是個大問題。」
荷蘭食品安全局回應:「說我們在去年11月就知道雞蛋有芬普尼,是不實的說法。」但也承認,有接獲密報,「可是當時並沒有顯示會危及食安。」聽聞政府的矛盾辯詞,荷蘭動物福利黨要求議員提前結束休假,回到崗位追查案情。
像是小孩子闖禍後的相互推諉責任,五十步笑百步。因為有養雞場自行檢驗發現芬普尼殘留,比利時五月就得知毒蛋暗流,卻以偵查不公開為由,到了七月底才透過「食物與飼料快速通報系統」通報鄰國。重受災戶德國抱怨:「但他們一開始也沒說,是Dega16遭到污染。」歐盟執委會展開調查,因為比利時違反攸關食安必須立即通報的規範。
是誰孵出毒蛋?
面積與台灣相當的比利時,荷語和法語族群長期互看不順眼,甚至互扯後腿,嚴重影響行政效率與公信力。在巴黎恐攻後,多次被歐洲盟邦指責未能及早發現恐怖分子的蹤跡。而食品安全通報不力,比利時也是有前科。
比利時曾在1999年一月發現戴奧辛雞蛋,但憂心影響農產品出口,直到五月底才揭露是飼料遭污染。因為無法提供戴奧辛飼料流向,歐盟執委會乾脆全面禁止銷售該國的雞蛋、牛肉、豬肉、起司與牛奶。比利時偷雞不成,蝕把米。
然而追根究柢,孵出毒蛋的,是一味壓低成本的生產模式。在不同國家,同樣出現最多「壞蛋」的,就是以低價收購的廉價超市。結帳時省了幾塊錢,但付出代價的,是人們的健康、是連起身都難的雞隻動物福利、是滿地糞便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