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的邊緣據點密布、沙灘上埋地雷、看電影也可能會被宣傳彈炸到的日子裡,藝術的到來,到底可以解開什麼樣的心結?完成怎樣對話的使命?來到戰地轉譯的藝術展場,舒心,絕對不是最該期待的情緒,更多的是反思,是與這座沉默的島嶼對話,問它,這些年過去,你自由了嗎?
每次來馬祖,總會發現些什麼,好像沒有明顯的建設,卻又處處透露著變化,好似每日的乾潮時間,總比前一日晚半小時,每間店開與關的時間,你總是摸不著。像是每到農曆一月、七月,大家會放棄使用國曆,開始過上農曆的日子,看著月亮的圓缺,立定參拜上天的日子。馬祖也是這樣,用的不是中原標準時間,而是日出日落與潮汐。過往漁民看潮汐出海,戰時軍人看天色管制,能夠站在這樣的基礎上認知時間,才是前往馬祖國際藝術島,一個適當的心理狀態。

戰地跟觀光,一個禁閉、一個開放
著名的瀨戶內海藝術祭,是應島嶼傳統文化及美麗的自然景觀而生之當代藝術,以被遺忘的島嶼為舞台,藉著現代藝術的力量,希望島上的老人露出笑容,向世界展現瀨戶內海的魅力,目標成為世界各地的「希望之海」。馬祖國際藝術島一開始就想向瀨戶內海取經,讓這個解除冷戰後的島嶼群,也能藉由跳島的藝術巡禮形式,轉譯戰地文化,展開新的活力。

但戰地跟觀光,本來就是非常兩極的概念,一個禁閉、一個開放。在戰時,連村與村、島與島在夜晚都是互不相通,每家每戶出門捕魚要受時間跟地域的控管,夜裡不能讓光露於外,釀酒只能偷偷來,母語更是不能在公眾場合光天化日開口說。島的邊緣據點密布、沙灘上埋地雷、看電影也可能會被宣傳彈炸到的日子裡,藝術的到來,到底可以解開什麼樣的心結?完成怎樣對話的使命?來到戰地轉譯的藝術展場,舒心,絕對不是最該期待的情緒,更多的是反思,是與這座沉默的島嶼對話,問它,這些年過去,你自由了嗎?

三屆主題 難脫風土交會比例與主從性的問題
三屆藝術島的主題,從「島嶼釀」、「生紅過夏」,到今年的「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一直有個風土交會比例跟主從性的問題,究竟這是一場外來藝術借用島嶼風情當作展示的舞台?或是在地島嶼生長出藝術的謬思,引來藝術在此對話生根的過程?再來才是觀眾要如何進入,如何觀看的問題。
前兩屆以酒作為隱喻,把過往的封閉,視為釀酒的過程,開罈迎客,讓閩東文化、戰地文化的韻味向外飄散,開啟一場品味馬祖之旅。而藝術品在當中,成為一個介紹者,一個引領觀眾觀看馬祖的瞭望台。為了尋找作品,人們帶著地圖穿梭在平常連島民都很少踏足的據點、排練場、兵工教室、海灣、重新修繕過的聚落,藝術成為大地遊戲的錨點,藏匿與尋找,本身就帶有意義。顯像的雖是作品的本身,伴隨卻有這些作品創作的背景、地景本身、氣候,共同交織出觀賞的五感。

今年的主題複合了兩個意義,一個是象徵眾人齊力的古老漁法「拍楸」,著重在地的參與,將學校、社區、社團都引進到作品的共創之中,像是26據點,由李佩珊藝術家創作的《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每一顆五子棋形狀的圓扁瓷器,成了居民抒發對馬祖自身定義的出口,一幅畫、一段話,展示島民各自對生活不同的期待。著有「織物地圖」的纖維藝術家康雅筑,以南竿牛角為據點,用來自陸地的瓊麻,與居民一起編織出可以捕夢的漁網,讓灑網的瞬間定型,用一雙又一雙的手共同成就《解編那回返之境》。東莒猛澳港旅運大樓二樓,有由日本藝術家木村崇人帶領東莒國小師生與在地居民共創的藍晒作品《和兩座島嶼一同化為雲朵的日子》。如果雲與沙不能紀錄時光,藍晒則用日光,將參與者的人形、心愛的器物,都定焦在布疋上,成為東莒生活永不消失的印記。

是阻隔卻也是道路 更是動盪的鄉愁
另外一個主題「你的海洋我的陸」,看似抽象,實則是島嶼人民生活價值的展示。農夫耕田、漁民耕海,這片沒有標線的海洋,對所有的陸地來說,是阻隔卻也是道路,成為馬祖群島彼此相連的重要依據。在這片並不湛藍的海洋,是過往漁業生計的重要來源,是戰地政務時期兩岸最大的屏障,是解嚴之後馬祖人與第二家鄉的距離,是所有往來台灣與馬祖的阿兵哥,動盪的鄉愁。

於是有了山隴澳口的《漁夢》,和珠螺海堤的《築巢》。作品的位置就在深入海洋的那道長堤底端,那從陸地延伸到海中的道路,一面連陸三面連海的波濤最前線。或許站在那個位置上,可以稍稍感受到,在這座飄盪的島上要落腳生根或是捕魚維生,都是一件極具風險,求平安而不可得的一種奢望。由北藝大博物館所黃貞燕教授與原典創思共同策畫的《十人十海》,則是展示了僑仔漁村的漁具漁法研究成果,與人眼中的大海智慧與孩子們手繪的紙魚,結合劉致宏藝術家的《漁光2.0》,用不同媒材,共同捕捉漁人與海搏鬥的身影。
體驗馬祖生存的不容易,成為藝術品沒有說出口的創作奧義。

這裡的時間比其他地方都慢一點
這座曾經有過六十萬大軍往賴駐紮的島嶼,多少台灣各縣市、各年齡層的軍官士兵,都在這裡留下過他青春的印記。有恐懼、有孤寂、有英勇、有頹喪。於是有了狩野棚子、中坪多惠子的《馬祖島來信》與張致中的《家書》,讓那段幽暗潮濕的心情,有了重新曝晒的可能。多年後我們觀看,那段因為海洋與戰地所形成封閉,而大量湧現的感傷。

馬祖國際藝術島已開幕,歡迎想要體會用潮汐計時的遊客登島,在這裡沒有遮蔽視線的高樓,可以阻擋你與天空的對視。但這裡會有不斷變換的雲霧,影響你回家的行程。這裡沒有各樣的連鎖商店,滿足你日常所需的種種條件;但這裡有不同觀海的視角,讓你在崎嶇的路上與靈感相遇。這裡的時間比其他地方都慢一點,一年有13個月,一天有25個小時。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自己不知道在等什麼,等飛機、等船、等日出日落、等待餐點有著落,但就是不缺風景。因為在這裡,想盡辦法絕處逢生的你,就是最極致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