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劉振祥
攝影/劉振祥

零落與繽紛

一棵開花的樹讓人察覺它的存在,零落之木更以決絕姿態表達智慧──它教人知曉青春短暫,須得忍受葉片相繼揮別枝頭,挺過愛離苦楚才能卓長成蒼勁大樹。

攝影/劉振祥
如小楊桃狀的欒樹蒴果   攝影/劉振祥

[dropcap]十[/dropcap]月末應吳晟老師之邀到溪州純園,不記得這是第幾次前來,每次聆聽吳老師講說台灣原生樹種──櫸木、肖楠、黃連木、烏心石,還有他極力推廣的毛柿……,環保概念及對大自然的敬重便重新被提醒。陽光明亮林外,寒暖調和得剛好,風吹身上感覺特別舒適,一種平靜的幸福感油然生出。

秋意總藉由樹葉蛻變來顯現

樹木無言卻存在久遠,我喜歡接近樹木,如親近智慧仁慈的長者。樹於悠然歲月中以各種姿態傳達生命意義,四季是導演,林木盡力演出,看樹生長如觀群書,其中又以秋天的景致最動人。

這些年夏日逕自延長,立秋已過仍然炎熱,秋天經常讓人苦等不著。直到見著樹木悄然變裝,才安心四季仍然存有運行規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秋天是熟成季節,豐收與零落同時進行著。秋意總藉由樹葉蛻變來顯現,台灣欒樹開出黃花,於街角露臉或在高速高路旁為遊子擊打返鄉節拍。上天巧手更換繡線,於漸涼天候默默織出秋的圖案。南來北往幾趟,只見黃花結出粉色蒴果,復於漸濃秋意中轉成紅褐。

攝影/劉振祥
俯瞰結滿粉紅色蒴果的欒樹群    攝影/劉振祥

一波波季候顏色掀出一幕幕記憶,秋之歌便這麼一路被傳唱串聯起來──早年返鄉孩子總於後座喧鬧,沿途喳喳呼呼,我忙著拉高嗓音制止,激昂情緒持續數十里,待孩子睏睡後才得平靜,這時天色若亮便見樹上一叢叢彩色。之後夫家老祖母與病魔纏鬥,那年欒花青艷,一次北上探望便褪一次顏色,最終還是參加了告別式。欒樹長在四季五線譜上頭,偶爾迎風、向陽光輕輕歌唱、或乘雲絮對著晚霞揮手……

俯拾一片落葉,自其斑剝紋路想像它曾受過的寒暖

不知何時起兒女各有行程,後座變安靜了,我心神眼眸得空凝視窗外,之前未見的色澤漸地清楚。秋陽打在樹梢,照出一盆盆連綿火焰,不經意間又乾枯成褐色。一顆顆粉中夾帶青綠的蒴果宛如燈籠也像袖珍版楊桃,喜歡撿拾幾顆擺放書桌,我的秋天經常從此開始,也以此珍藏結束。

樹木或有神靈,興衰沉寂皆諭示著生之原理。春天忙著看花、夏天鍾愛涼蔭,總忘了好好觀賞一棵樹,秋涼後葉色幡然更換,相繼演繹另一種繽紛。一棵開花的樹讓人察覺它的存在,零落之木更以決絕姿態表達智慧──它教人知曉青春短暫,須得忍受葉片相繼揮別枝頭,挺過愛離苦楚才能卓長成蒼勁大樹。蕭條比繁盛意境更深,學習如何面對殘缺,或許從秋天賞樹開始。

攝影/劉振祥
秋日欒樹黃花滿樹   攝影/古碧玲

住家附近植有整排楓香木,天天於河畔與它見面。平地楓樹受熱干擾,冬天也未盡寒冷,那樹經常哭笑不出,無法展現讓人驚豔的紅豔,或許這正是另種遺憾的見證。長年行走樹下,年初老葉未落新葉便就生出,並以讓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欣榮茂盛。天天踩著紅磚道來去匆匆,偶爾抬頭瞥見斑鳩棲停橫跨的電纜線,或聞雀鳥喧嘩上頭,楓樹是群鳥的家,蟲蛀之葉是蟻塚。俯拾一片落葉,自其斑剝紋路想像它曾受過的寒暖,我早已不期待楓紅,卻習慣它的陪伴。秋天總乘陣雨前來,那天下午帶件薄衫沿途穿穿脫脫,行至半路卻見楓葉堆滿地上,腳踩過窸窣有聲,方才意識到秋已深濃。

落葉與樹仍存靈犀,其中隱藏許多無形風景

樹木換裝,回頭便見差異。落葉妝點紅磚道,經過腳步於是更具風姿。疏落枝葉引來斜陽,整棵樹更顯光亮。秋風藉由落葉演繹減法哲學,繁華落盡真淳顯出,呈現蕭瑟的美感。舉頭瞧望堅守枝頭的最後一片葉、看一顆顆流星錘狀蒴果垂掛樹上,金陽照灑整樹燦爛,感覺比聖誕樹還要美麗。落葉與樹仍存靈犀,其中隱藏許多無形風景。前行、回望,感受風的去向與來蹤,驀然回首,尋找心中最珍愛的景觀,一一將之藏入記憶畫框。

攝影/劉振祥
純園裡的毛柿樹   攝影/古碧玲

珍藏的秋天印象還有那年南京鍾山路邊遍植的梧桐,ㄚ字樹形沿路排開,褐黃枝葉自兩旁歧向天空,風吹樹梢,蕭蕭落木將眼前紛鬧成畫境。落葉隨風起舞,明清或更早前行走樹下的身影翩然出現,行於其間彷聞一聲聲喟嘆回音,關於興衰殘疾、愛捨忍耐、珍惜與把握……,踩著落葉穿進歷史廊道,便得生命最深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