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年輕人爛草莓 農校生競賽功力強

日本知名漫畫《銀之匙》敘述北海道農業高中的故事,其實台灣也有許多農業高中職,每年11月底,教育部舉辦的「高級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農業類科,便是這些學生一展長才的好機會。

這個舉辦了30多年的比賽,堪稱農業高中職的奧斯卡,比賽項目分為9個職等,包括農場經營、園藝、造園景觀、森林、畜產保健、生物產業機電、農業機械、食品加工、食品檢驗分析,優勝者可獲頒「金手獎」,保送科技大學。

農機比賽考試單缸引擎保養和維護,選手必須排除評審給的障礙,換零件、修線路,讓引擎正常發動
農機比賽考試單缸引擎保養和維護,選手必須排除評審給的障礙,換零件、修線路,讓引擎正常發動(攝影/林慧貞)

農校生比實做力 一小時認出50種作物

今年共有28所學校、260位選手參賽,比賽選手可分為「正選選手」和「抽籤選手」,前者由學校自行推薦,大約高二就會選定,開始一整年的培訓;抽籤選手則是隨機選出,目標是評估每所學校的實力,以及內部的教學程度是否有落差。正選選手只有一人,抽籤選手則依照參賽學校數,每校抽出1~2人。

相較於高中的語文競賽、科展等等,農業高校的比賽不僅考驗技藝,體力和耐力也是一大要求,必須在大太陽底下揮汗做畦實際種菜,或是執起圓鍬、鋤頭、搬磚塊,花三個小時在荒蕪平坦的土地上造出一座後花園。

即使進到教室也不輕鬆,50分鐘就要認出50種作物,有老師連葉子都不給看,光憑枝條就要辨識出作物名稱。別再說年輕人都是爛草莓了,上月18日,全台最老牌的農業高職「中興大學附屬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原台中高農)舉辦一年一度的農業類科技藝競賽,上下游實地走訪現場,以園藝類別為例,帶你認識台灣版的《銀之匙》。

生物產業機電比賽選手組裝、寫程式能力
生物產業機電比賽選手組裝、寫程式能力(攝影/林慧貞)

一、植物辨識

園藝科的主軸是蔬菜、花卉和果樹,平常大家吃的稻米、玉米等糧食作物則是屬於農藝類別。

對一個園藝科學生來說,辨認不同植物是基本功,術科考試第一個類別,即是考驗學生認植物的功力,這次的考題有50題,為了讓學生可以應用在實際生活上,園藝考題多半是常見的植物,例如桃、梨、龍眼、菠菜、芹菜、花椰菜、矮牽牛、火鶴等等。

可別以為是整棵植物給學生看,現場只會出示植物的「部位」,例如莖、葉、種子,甚至只有栽培介質,認花但不給花,認水果但不給果實,認蔬菜只給種子。

例如一般常見的石斛蘭,看起來不難認,不過狠心的出題老師卻把花都摘掉,只留葉子給學生;認木瓜則是只給看木瓜花;康乃馨的花苞沒開只剩葉子;葉菜沒葉只剩梗;白菜、青花菜、花椰菜的種子則幾乎一模一樣,讓選手唉嘆連連。

不過也有學生把握十足,關西高中的賴奕蓁說,平常訓練時就會看各種植物或圖片、圖鑑,這次大約只有4種不確定。

你認得出這是什麼植物嗎?(19~23分別為菜豆、胡蘿蔔、空心菜、菠菜、芹菜)

二、果樹和花卉繁殖技術

好吃的果樹大部份都經過嫁接,果樹繁殖考的便是學生的嫁接技術,花卉則考驗扦插技術。

今年目標果樹是蓮霧,學生會分配到砧木及接穗,自備切接刀、整支剪等等,50分鐘內完成果樹嫁接任務。

砧木是果樹基礎枝幹,要開出何種果實則端看接上哪種穗,嫁接是讓兩種不同作物的形成層密合,以這次蓮霧為例,選手必須先用切接刀小心翼翼地削去接穗枝條的皮,露出形成層,再迅速找到砧木要嫁接的位置,削皮,同樣露出形成層,用電工膠帶粘上接穗,最後還要記得剪去砧木的芽穗。

削皮的範圍、平整度,關係作物開花結果的機率,削去的斜角面積越大越能密合,不過也代表較容易受到感染。

此外,形成層接觸空氣越久,兩者密合後存活的機率就越低,因此選手必須快、狠、準,不熟練的人很容易就被刀子割到見血,評審老師說,前幾年有學生不小心割到自己的手,直接送醫院縫9針。

每年的考試果樹不同,蓮霧算是小case,考驗嫁接中最基本的「切接」,之前還有考過葡萄、梨子、柑橘、荔枝等等,考驗皮接、芽接等,其中荔枝是公認的高難度果樹,因為荔枝枝條的「單寧」很豐富,削皮氧化後很快會形成隔絕層,必須眼明手快,30秒內就得接上去。

三、蔬菜做畦、播種、定植和栽培管理

許多人都看過菜園,不過種菜可不是隨便放幾顆種子就好,畦寬、開溝、整枝、去芽等等,攸關水份灌溉和植物的存活率。

今年的考試作物是茄子,選手會分配到4×4公尺的方塊,以及8顆茄子枝條,需用現場提供的鋤頭、剪刀等等,90分鐘內闢出一個小小菜園。

好的畦必須平整、高度一致,才不會影響水分吸收,溝的深度和平直度也是澆水的重要考量,就連澆水都是學問,澆的範圍太大,無助於植物吸收水分,反而滋潤了雜草。

選手還要決定畦的面積和茄子種植寬度,這次評審就耍了小心機,給每位選手8株茄子,如果全種下去密度太高,只要種5~6株就可以了。

用八字結固定茄子和支架也是評分項目之一,若打成死結就扣分了
用八字結固定茄子和支架也是評分項目之一,若打成死結就扣分了

這次還是有選手不小心全種下去,中了評審陷阱,有老師說,去年考種高麗菜,評審給了支架,真的有選手中招,頭一次看到高麗菜搭支架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今年比賽艷陽高照,比賽時間正好在下午一點,選手個個汗如雨下,有人快手50分鐘就完成,也有人堅持到最後一秒,但是大部份的選手對這樣的天氣都習以為常,「農夫也是颳風下雨都要工作。」也有選手賽後觀摩時驚嘆看到「完美畦」,怎樣澆水都不會塌。有老師直說,現在的比賽土都鬆鬆的,對學生很好,否則如果遇到泥濘或硬土,光是鬆土就花掉半條命。

種菜除了考量植株間距,支架綁得夠不夠穩固、澆水範圍也是評分標準
種菜除了考量植株間距,支架綁得夠不夠穩固、澆水範圍也是評分標準(攝影/林慧貞)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