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拍下農人家庭兩代間的張力(圖片提供/曾宏智)

溫仲良/脫離了套裝故事之後,「返鄉」路途上的徬徨

文/溫仲良(美濃農會休閒農業區主任委員)

客台導演曾宏智的「橙蜜香」(2018)紀錄片,紀錄在美濃推廣蜜香番茄並返鄉幫農的阿賓,以及他的家庭—篤實務農的老爸和勤儉持家的老媽,胼手胝足打拼出來的小家庭農場。阿賓不是個「典型」返鄉青年,但他的父母卻是「典型」的客家農人,這段「返鄉」路途,不如主流故事的榮耀輝煌,反而有許多未知上的徬徨。

橙蜜香與美濃農人的世代轉移

美濃平原目前廣泛栽種的橙蜜香番茄,與一般市面上甜度更高的「聖女」或「玉女」番茄一樣,學界使用的稱謂是「鮮食用小果蕃茄」。根據台南農改場技術專刊說明,溫度是決定此作物生長的重要因子之一,適合番茄生長的溫度是日溫21˚C~26˚C、夜溫15˚C~20˚C,若開花時溫度低於10˚C或平均日溫高於35˚C時,植株會無法吸收營養成長不良,著果率會大幅降低。不過美濃農事指導員的實證經驗是,只要溫度在上下10˚C~30˚C之外,橙蜜香番茄開花後會無法著果。

上述適合番茄的生長溫度,與美濃冬季的氣候表現完全符合。北回歸線以南的高屏地區,冬季氣候等同於溫帶國家的春天,加上豐枯季降雨懸殊的比例,冬季的氣候乾爽宜人,最適合作物生長。因此冬季裡作才是美濃人最忙的產季,對農民來說,這時土地上的作物才會開始大發生。

圖片提供/曾宏智

在冬季裡作的農產項目中,白玉蘿蔔是傳統食物,可透過醃漬手法在飲食文化上扮演一定角色,同時因為勞動力與技術需求不高,很適合老農栽種。相對來說,種植橙蜜香番茄需要高度勞力、管理的知識門檻高、資材與技術都需要資金投入,是入門更為困難的產業。如果沒有家族勞動力的分工合作、產銷班或在地人際網路提供交流學習,以及地區農會講習班提供的管理知識,想種好橙蜜香幾乎是難上加難。

其次,種植橙蜜香的商品性格比白玉蘿蔔高,市場接受度的變化相對敏感,行銷需要更彈性靈活的手法,如果沒有年輕人的參與或協助,一般老農家庭根本無法以宅配直購自行銷售。

老農擅長種植,但是對小番茄宅配銷售並不熟悉(圖片提供/曾宏智)

典型的老農與不典型的「返鄉務農」

客台導演曾宏智的「橙蜜香」(2018)紀錄片,前後拍攝歷時五年,視角直接鎖定當時隨著橙蜜香番茄在美濃推廣並返鄉幫農的阿賓,以及他的家庭—一個居住在美濃溪蜿蜒曲面又緊鄰墓區的邊緣農家,靠著篤實務農的老爸和勤儉持家的老媽,胼手胝足打拼出來的小家庭農場。

阿賓的老爸是美濃蔬菜班的班長,為人公正但不苟言笑,平時一副撲克臉,一輩子務農的歲月在臉上畫出好幾道深湛的刻痕,渾身上下散發典型美濃傳統客家父親的形象。不過看起來古板的客家老爸卻有藏著冷面笑匠的內心,面對外人很愛說些冷笑話,一邊說一邊笑還露出兩顆大板牙。

阿賓的老媽也是典型—一個勤勞的客家婦女,美濃在地的講法是很會「做家」,謹守女性分際,做家不當家,勤儉又持家!每天矇著頭做,不是在田裡,就是在家裡操持各種勞務。平時面對我們外人的到訪,也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的矮凳上聽大家說話,問她對於發展家業的看法,最常回應的內容通常是:「唉呦!三餐有得食、褲袋底肚有一點錢做得((可以)買菜,按仔(這樣子)就好ㄟ…。」

這就是紀錄片主角—阿賓家庭的大致背景,典型的傳統農家。

典型的農家媽媽(圖片提供/曾宏智)

如合理解返鄉青年的身影

然而阿賓本人呢?很抱歉!就不是我們常在報章雜誌看見的形象了,既不符合主流認定的職業,也不是文化資本豐厚的知識份子,所以也就不會有「放棄高薪(職)」、「返鄉務農」、「友善土地」、「發展農村」等等符合主流文本的論述。

真實的阿賓不是秀異的資優生,到城市的過程不見辛苦打拼的故事,甚至還對城市生活帶著一分依戀,情感上在城鄉之間遊移,因此賓哥的返鄉,完全不是文化資本詮釋的對象,而他回鄉後的處境也就沒有少康中興的浪漫情懷。

上述好幾個「不是」、「不會」和「沒有」,使得我們想要探問:光就美濃來說,到底返鄉青年的身影該如何去理解?或者,還有什麼是我們沒有理解到的?

阿賓(圖片提供/曾宏智)

返鄉的真實與虛幻

套句導演曾宏智自己在臉書上的描述「、、、主角阿賓,高中畢業後到中部的大城市發展,在追求放蕩不羈的人生後,踩到法律的紅線,最後不得不和人生妥協,返回家鄉一腳踏進泥土裡,協助家裡種橙蜜香番茄…」。這樣的角色特性,在媒體上較不常見,但相較我們在美濃農村所遇到的情況,阿賓的角色更顯得真實。

沒有能力對城市提出批判,更多的是脫離主流價值的恐懼與不安,以至於返鄉後的身體更為飄移不定。導演說:「阿賓的身體在農村,心卻在城市遊蕩,長期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慣,讓他在農事的勞動無法和長輩同步,沒被認可的返鄉,成為和家人相處上的導火線,在忘不掉過去又定不下未來的膠著下,黏在腳下的泥土,成為歸鄉遊子是否真心的試煉。」

這是「返鄉」二字對現今輿論詮釋最為奇特的地方,在一個南北縱走或東西橫貫只要2到4小時就可以往返的時空裡,我們卻可以變換不同的象限,重新置換新的X跟Y軸找到新的發言位置,而且在新的象限裡累積更多文化資本與社會連結。

YouTube video

當流動返鄉做為青年返鄉的前奏曲

另一方面,做為鄉村區樣本的美濃,農村社會經過工業化或現代化的歷程,傳統家族與社會網絡被解構,但土地使用與繼承制度卻仍然與現代法令正面頑抗,成為傳統家族與現代核心家庭剪不斷、理還亂的財產關係。傳統家族的崩解與財產繼承制度影響了美濃小農家庭的發展,甚至成為返鄉青年心中難解的包袱,這其中還有上一代老農以傳統文化「耕讀傳家」的眼光,做為如何接納下一輩返鄉的標準。

影片中的阿賓,回家後仍要面對父親不斷試驗的眼光,父親的眼光代表了傳統價值對於身為「兒子」的檢驗,這認定的基礎仍然是維繫家族「承先啟後」的期待。相較於「從都市返鄉」,阿賓代表的「流動返鄉」完全缺乏可供檢視的文化基礎與行動策略。

這不禁讓人想起,橙蜜香番茄的生長需要在適地適溫適種的條件,加上到位的技術手路才能順利開花結果,如果遇到氣候變化或是乾濕不定的氣候,沒有適合的溫度與環境,番茄難以順利著果成熟。而阿賓呢?腳下的田土可以黏住他嗎?看似開了花的他能順利著果嗎?

紀錄片「橙蜜香」拍出了「返鄉青年」不斷在真實與虛幻之間,尋找出發點的那條歸鄉路,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形塑「返鄉青年」的另一種意義!

橙蜜香小番茄(圖片提供/曾宏智)

延伸閱讀:人生就像橙蜜香│賓哥與他的父親,還有美濃六億的橙蜜香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