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不致癌?全球使用最廣的除草劑—年年春主要成分嘉磷塞掀起科學大戰。國際癌症研究所在2015年把它列入對人類「極可能致癌」的2A等級;但歐洲食品安全局和美國環境保護局隨後唱反調表示,「不太可能致癌」。審核機構各執一辭,民眾更是一頭霧水。
一份歐洲議會跨黨派委託的報告揭開謎團:歐洲農藥審核機關看似獨立,其實是農化大廠的傳聲筒,大量複製、貼上孟山都等農化大廠提供的資料,因此得出與國際癌症研究所截然不同的結論。
因孟山都施壓,塵封四年的美國毒物與疾病註冊局(ATSDR)的嘉磷塞風險評估報告也在日前曝光,揭露全球使用最廣的除草劑主要成分致癌風險。
當作為世界標竿的歐盟與美國紛紛傳出農藥審查與監管的缺失,德國綠黨歐洲議員(Maria Heubuch)荷普向《上下游》記者表示,發展中國家的制度更脆弱,農藥蘊藏的風險也更大。
複製、貼上,德國審查機關猶如孟山都傳聲筒
在2016年福斯汽車(Volkswegan)的柴油排氣報告造假後,形象嚴謹的德國再次陷入誠信危機。
德國聯邦風險評估院(以下簡稱BfR)從2013年就依照歐盟規範著手準備嘉磷塞(glyphosate)核可證更新的健康審查報告,在廠商執行的研究之外,也納入公開發表的論文。由於最新研究不斷出現,BfR在2015年還兩度修正審核報告,最後呈交給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報告多達4322頁。
這份汗牛充棟的報告卻有抄襲問題。公開發表的基因毒性研究,最能夠了解嘉磷塞是否會引發分子的致癌機制;這最重要的章節,抄襲也最嚴重,藉此淡化嘉磷塞的致癌風險。
專家聯手檢驗兩份報告,BfR有超過半數抄襲孟山都
維也納大學專攻剽竊與抄襲分析的韋伯(Stefan Weber)與生化學家夏登(Helmut Burtscher-Shaden)接受歐洲跨黨派議員委託,聯手分析BfR提交的審核報告,並在今年一月中發表《嘉磷塞更新評估報告的抄襲》研究結果。
韋伯與夏登分析攸關健康與環境風險的1606頁後發現,在評估公開發表的毒理學研究論文時,BfR有超過半數(50.1%)的篇幅是抄襲孟山都等農化大廠提供的申請文件,一些段落甚至是一整頁一字不差的複製、貼上。
韋伯與夏登指出,抄襲是在欺騙和誤導讀者,讓讀者以為看到的內容就是署名者所寫,但真正的作者卻是另有其人。換句話說,BfR明明是複製、貼上了孟山都提供的報告,卻讓讀者以為是官方的獨立見解,失去了把關的意義。
主管機關抄襲嚴重,顯然失職。韋伯與夏登說,「BfR違反了獨立、客觀與透明的審核標準。」
BfR原封不動抄襲,審核意見和孟山都一模一樣
不只在引述研究報告時複製、貼上,在必須表達獨立、客觀的審核意見時,BfR還是猶如孟山都的應聲蟲。
根據歐盟規範,BfR必須逐一審視公開發表的基因毒性研究,然後依照克里米雪評估法(Klimisch evaluation)判斷每一份研究的品質、可信度。
韋伯與夏登一一對照後發現,在16份基因毒性研究的克里米雪評估中,BfR原封不動複製了孟山都的陳述,例如在評估一份歐盟鰻魚暴露在嘉磷塞的風險時,審查者與聲請者的說詞竟然一模一樣。
(上圖)BfR的克里米雪評估竟與(下圖)孟山都的評估一模一樣(出處:《嘉磷塞更新評估報告的抄襲》)
國際癌症研究所指出嘉磷塞致癌風險,BfR僅是附和孟山都
在評估其他數十篇公開發表的基因毒性研究時,BfR雖不致於逐字照抄,但也有高達94%的內容與孟山都的申請報告神似。當孟山都以「統計不顯著」淡化嘉磷塞致癌的可能性時,BfR照本宣科。
此外,隸屬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認定一些公開發表的研究指出非何杰金氏淋巴癌與嘉磷塞的相關性,BfR卻是附和孟山都,指稱這些研究不可靠。
德國知名的流行病學專家葛瑞瑟(Eberhard Greiser)在2015年就批評,「BfR宣稱這些研究不可靠,很明顯的是誤讀。判斷這些研究的真實性是很容易的,主管機關的責任也在此。」事實上,誤讀實驗的是孟山都,盲目抄襲的BfR則被誤導。
資源、時間與技能不足,導致科學審查被操弄
甚至有廠商執行的動物實驗都顯示了嘉磷塞致癌的風險,國際癌症研究所確認了該研究的可靠性,BfR卻還是複製貼上了孟山都的資料,指稱統計不顯著,遭到批評後才改變說詞。韋伯與夏登批評,「這就是主管機關的失職。」
面對指控,BfR的專家韓賽爾(Andreas Hensel)辯解,「審核報告與抄襲一詞無關。」因為在歐盟的植物保護產品(俗稱農藥)審核報告裡,本來就會整合申請者提供的文件,有多少雷同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審核機關能夠對申請者提出有意義的評論。
事實上,《嘉磷塞更新評估報告的抄襲》已經排除了合理的複製與貼上,像是BfR在審核由廠商所進行的毒理研究時,有超過八成篇幅與孟山都的報告相似度極高。但韋伯與夏登強調,由於這是審核的慣例,他們沒有把這部份列為抄襲。
韋伯與夏登表示,BfR的解釋總是避重就輕、轉移注意力,從未針對抄襲的段落直接做出回應。刻意欺騙讀者,原因可能是審查的時間與資源不足,也可能是缺少足夠的技能。
紅色部分為BfR在評估公開發表的基因毒性研究時,抄襲孟山都的部分(出處:《嘉磷塞更新評估報告的抄襲》
綠黨議員:後進國家制度脆弱,農藥引發健康環境風險更大
如果德國、歐盟這等科技發達、公民社會蓬勃的民主國度都鬧出科學操弄的醜聞,其他更落後、民主不健全的國家要如何把關農藥的風險?
孟山都不僅積極影響歐盟的嘉磷塞審核,台灣也是這家農業巨頭的拉攏對象。年年春在台灣熱銷,根據台灣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的資料,2017年國內的嘉磷塞用量達3550公噸,若以有效成分計算是除草劑的冠軍,超過1463公噸。
《嘉磷塞更新評估報告的抄襲》研究案的委託發起人之一,德國綠黨歐洲議員(Maria Heubuch)荷普向《上下游》記者表示,「發展中國家的制度常常很脆弱,因此農藥所引發的健康與環境風險更大。」
除了透過各方合作施壓,健全相關主管機關的能力,荷普建議,以小農為主的國家可以考慮擺脫仰賴化學農藥的模式,轉向兼顧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生態農業(Agro-ecology),「歐盟也透過各種合作在推廣生態農業。」
「當拜耳買下孟山都,德國更難禁用嘉磷塞」
即使是德國,農藥的管理也難免受到政治與商業遊說干擾。
當比利時禁止家庭式園丁使用嘉磷塞,義大利禁止在採收前使用,德國對此都沒有發出禁令。歐盟各方勢力大戰二年多,最後因為德國倒戈投下贊成票,嘉磷塞更新案才在2017年底過關,但在壓力下僅延長5年,而非慣例的15年。
荷普解釋,當德國環保部反對延長嘉磷塞更新案,農業部贊成時,一般而言是在投票時棄權。但當時正值大選後、組閣陷入僵局,時任農業部長的史密特(Christian Schmidt)甘冒大不韙投下關鍵的贊成票,「反正他即將去職,毫無損失。」
她繼續指出,「當德國的化工巨頭拜耳買下美國的孟山都,要在德國禁用嘉磷塞更加困難了。因為這變成攸關國家利益,就像在爆發柴油排氣造假醜聞時,梅克爾為德國汽車工業辯護一樣。」
歐洲公民團體跨國大串連,小蝦米戰勝大鯨
但正義還有一線生機,荷普說,「歐洲議會對於審核機關的報告抄襲很不滿意,嘉磷塞的更新案一定要重審。未來的審核報告都必須公開說明引用的報告來源。」
政治權力與商業利益匯聚,財大勢大,但公民團結還是能夠衝破的官商結合體。
數十個歐盟公民團體跨國發起的反嘉磷塞運動,匯聚上百萬的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經過苦戰,歐洲議會日前決議,歐盟必須打開審核的科學黑箱,讓攸關公民健康、農業發展與環境生態的農藥管理攤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