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霧辣手催花 01》歐盟禁用的有機磷殺蟲劑,台灣用來催花?十倍濃度毒霧亂飄,環境污染難以估量

歐盟要禁用的農藥,台灣卻拿來幫蓮霧催花?國內蓮霧產業慣用陶斯松、撲滅松等有機磷殺蟲劑來催花,且濃度比用來殺蟲時還高出許多倍,「洗欉」式的噴法,不僅直接衝擊農民健康,更嚴重威脅生態環境,而且根本不符合蓮霧的用藥規定

有機磷是毒性較強的一類農藥,陶斯松在國際上更備受爭議,歐盟已決定在今年禁用。然而我國蓮霧產業使用有機磷劑催花已經有四十多年,農民依賴極深,不只在地農會毫不諱言地教導催花藥劑噴灑方法,農業單位也長年默許。

大家心照不宣的是:蓮霧沒有合法的催花藥。但為了確保收成,人人都噴,不噴就覺得不保險。然而此舉傷害最嚴重的,就是農民本身的健康。

紅潤碩大的蓮霧冬果,多數建立在不當催花的基礎上(攝影_蔡佳珊)

十倍濃度毒霧亂飄,農民首當其衝,環境污染難以估量

每年的七到十一月,就是蓮霧的農藥催花期。農民會拿出殺蟲用的撲滅松或是陶斯松,但不同於殺蟲時稀釋1000到2000倍,催花藥劑必須更濃,最濃僅稀釋200倍,等於是平常的十倍濃度。如此才能對果樹造成「刺激」,讓老葉掉落,促使它長出新葉,連帶萌發花芽。

田區左右都是蓮霧園的一位屏東農民就抱怨,這段期間鄰田農藥噴不停,因為催花不只噴一次,而且高濃度有毒藥霧四處飄散,造成生態浩劫,所有昆蟲都死光光,更別說可能污染他的田區。

他並質疑,有的蓮霧園就在學校、社區旁邊,這麼濃的農藥到處飄散,對孩子和居民會造成什麼影響?遑論首當其衝的農民自己。

「兩分地用掉三罐陶斯松,沒幾天就噴兩次,再這樣噴藥,要怎麼做IPM(註1)? 怎麼做生物防治?」他氣憤指出,這種「辣手摧花」的陳年慣習,跟當今的政策方向完全背道而馳。

雖然蓮霧產業界普遍認為,此種催花方式不至於造成最後的農藥殘留,因為從花苞萌發到果實採收,還要經過三、四個月。但是這位農民卻觀察到,有些蓮霧園區,部分果樹已經開花結了小果,有的還沒開花,農民又補噴一次,如何能確保不會殘留在果實上?

食安風險低,但農民卻高濃度暴露

為了解有機磷劑殘留在果實上的情況,《上下游》在屏東蓮霧園區取得曾經噴灑陶斯松催花的兩個蓮霧樣本,送往騰德姆斯檢驗公司做農藥373項殘留檢驗。

結果發現:兩個樣本分別有四項和六項農藥殘留,均包括陶斯松,分別為0.03 ppm及0.05 ppm,但低於蓮霧的農藥殘留容許量1 ppm。分析原因,由於陶斯松為非系統性農藥,必須接觸到才會殘留,而蓮霧果實在催花後才長出來,沒有接觸到農藥。若是在小果期噴灑,只要有套袋,也比較不會接觸到陶斯松。

因此農民普遍認為催花藥不至於殘留果實上,沒有食安疑慮。但是農民可能沒有想到,當他噴灑十倍濃度的催花藥時的全身暴露量,很可能遠超過每人每日可接受劑量。

為何蓮霧使用殺蟲劑催花?四十多年前的一場「美麗誤會」

水果催花大都使用生長調節劑,為何蓮霧農會用殺蟲劑來催花?

這必須回顧到民國63年以前一場「美麗的誤會」。根據社會學者楊弘任在《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一書的訪談,時任農試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果樹系主任的王德男回憶:

「當時內埔鄉有農民在稻田噴灑農藥時,剩下了一些份量,想說丟掉可惜,剛好稻田緊鄰著蓮霧園,就把剩下的農藥往蓮霧樹上噴灑。誰知道竟然那麼湊巧,蓮霧樹掉下不少葉子,但蓮霧卻稍微提早開花了,不只開花的時間較整齊,數量也比以前多。」

這農藥就是殺蟲劑「撲滅松」(農民常直呼廠牌名「速滅松」)。能催得早花,就能搶得銷售先機,於是農藥催花這招經口耳相傳,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種蓮霧必殺技。

蓮霧催花的技術演進,實是台灣農業史上草根智慧集其大成的亮眼篇章。繼噴藥催花之後,農民陸續發展出環刻、浸水、斷根、剃光頭、蓋黑網等多元技術,從生產夏果轉為冬果,冬天出產的蓮霧顏色更紅、利潤更佳,栽培面積從此蓬勃成長。

浸水也是催花其中一招(圖片提供_賴榮茂)

催花連環戰術的最後一槍:噴高濃度殺蟲劑

於是蓮霧開花結果的時間整整提早了半年,如今消費者大都以為蓮霧本來就在冬天收成,殊不知這是人為的綠色奇蹟。

為了顛覆自然,農民使盡各種壓制蓮霧樹的招數,蓋黑網遮斷光合作用、環狀剝皮截斷水分輸送、剃光頭砍去所有葉片養分供應、浸水則讓根系難以呼吸⋯⋯這種種「逆境」,就是為了讓果樹產生危機感,想要傳宗接代。以農業術語來說,就是強迫果樹從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以作「產期調節」。

儘管催花技術不斷演進,作為濫觴的農藥催花,卻始終沒有被捨棄。在蓋黑網、浸水、環刻、斷根等「催花前準備」之後(註2),網子掀開,還是得給它「打一槍」,也就是噴一輪濃濃的殺蟲劑,農民認為,這樣果樹才會「動起來」。

理光頭(圖片提供_賴榮茂)

噴藥催花不合法,產業習以為常

蓮霧農噴藥催花行之有年,整個產業習以為常。一位鄭姓果農說,「沒噴藥催花,農民會吃不下睡不著,」因為一整年的收成不能拿去賭。另一名羅姓農民說得更直接,「不噴,就喝西北風!」

記者也打電話到枋寮農會說要購買催花藥,服務人員大方教學:第一次用撲滅松,五天後再噴「毒絲本」(陶斯松)。

台灣蓮霧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黃進良解說,以前農民都用撲滅松,比較便宜,但後來有專家說,便宜的藥可能溶劑比較不好,比較容易造成藥害,所以許多人改用陶斯松,也有些人兩者都用。如果遇到寒流,用撲滅松的穩定性較差,葉子會掉光。用陶斯松,同樣濃度不會藥傷。

然而,撲滅松根本不在蓮霧的推薦藥劑名單內,使用就是違法,而陶斯松在蓮霧也只能用在對付粉介殼蟲,並無催花一項。矛盾的是,政府公佈的「蓮霧良好作業規範中的蓮霧栽培管理作業曆」,明載「催花藥劑處理」,但目前並無合法催花藥劑。

有機磷是農藥中最毒種類,神經毒性可導致帕金森症等長期病變

陶斯松對人體的毒性比撲滅松更強,是我國銷售金額第一的殺蟲劑。歐盟食品安全局去年七月明確指出,陶斯松會造成胎兒腦部缺陷,出生後容易出現行為偏差、認知發展障礙,因此決議在今年二月禁用,我國也在108年大幅刪除陶斯松在蔬果上的使用範圍,並調降每日攝取容許值(ADI),從0.01毫克降為0.003毫克。

「對脊椎動物而言,有機磷是所有農藥中毒性最高的一類,這種毒透過神經傳導,我們全身都是受體,」中興大學植病系榮譽特聘教授曾德賜說,有機磷農藥是戰場上的毒氣衍生出來的,既能殺蟲也能殺人。

根據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的資料,吸入最近剛噴灑陶斯松的地區的空氣,可能會產生各種神經系統的影響,包含頭痛、視力模糊、淚流不止、過度流涎、流鼻水、頭暈、神智不清、肌無力或顫抖、噁心、腹瀉和心悸。

陶斯松也是導致農藥中毒頻率最高的農藥,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雖然病例大部分是誤飲或蓄意喝下,但他查詢國外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有機磷殺蟲劑不只會造成短期中毒,農民若經常接觸,還可能導致長期性的神經病變例如帕金森氏症,包括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都會受損。

美國環保團體要求禁用農藥陶斯松(圖片來源:https://bit.ly/2LCsaQb)

皮膚暴露量大於吸入,連剪枝工人也可能從皮膚吸收農藥

國外科學期刊2019年最新研究即指出,陶斯松會損傷多巴胺神經元,誘發老鼠罹患帕金森氏症,並導致骨質流失。另有研究顯示有機磷劑會影響甲狀腺荷爾蒙,干擾內分泌。農委會的農藥毒性資料庫也明載:重複暴露陶斯松可能造成記憶力損傷、降低集中力等多種影響,長期影響還包括視線模糊、頭痛、虛弱和厭食等症狀。

根據103年勞委會勞安所發布的《栽植作物有機磷農藥噴灑作業暴露評估研究》顯示,噴灑有機磷劑的作業人員在皮膚的暴露量遠高於吸入的6至10倍以上,其中以陶斯松最嚴重。而以空氣暴露濃度推估呼吸暴露劑量,陶斯松的最大值也超過每人每日攝取容許值(ADI)。

遑論噴灑十倍濃度的有機磷劑時,最危險的就是農民自己。顏宗海提醒,「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要保護自己,要穿長袖衣服,戴手套、口罩。但是很多農民連口罩都不戴。」

在果園工作的工人也是高危險群。農友張靜玉就說,噴完陶斯松的園子一兩天內就要剪枝,女工們進去滿布農藥殘留的園中,即使全副武裝,一流汗、衣服還是貼在皮膚上,毒素可能滲透,「每三年就聽到一個女工得癌症倒下。」

在蓮霧果園中剪枝的女工,圖為示意照非當事人

果農家中兒童的有機磷代謝物亦高,環境污染不可小覷

曾德賜也指出,「如果有風、有氣流,飄移污染也會更嚴重。」鄰近蓮霧園的社區、學校極可能遭受池魚之殃。尤其正處於神經發育重要階段的兒童,若暴露在陶斯松之下,將會增加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風險。

吳木興2004年碩士論文《果農有機磷農藥暴露之尿中代謝物生物偵測研究》就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果農家中兒童尿液中之有機磷代謝物DAP濃度與果農差不多,且比一般族群高,凸顯農村用藥造成孩童暴露增加,是一個需要重視的議題。

美國加州政府已經決定今年起禁賣、禁用陶斯松。加州的媽媽們更帶頭呼籲禁用陶斯松,因為這個農藥讓他們的孩子產生腦部缺陷和過動等症狀,一位媽媽莫拉萊斯住在經常使用陶斯松的柑橘林旁邊,提到11歲的兒子,「我的孩子在學校無法安靜坐著上課,我必須坐在他旁邊陪他完成課業。」

農藥用量極高的加州,一些地區的家長們也留意到學校附近的農田噴藥會飄散到學校。為了保護孩子,他們督促政府制定規範,在學校周圍劃定一英里的緩衝區,並且要在48小時之前通知學校即將噴灑農藥。

看不見的環境生態污染更不容小覷。有機磷劑對蜜蜂、鳥類都有毒,流布到水體中,將對甲殼類和魚類造成高急毒性風險,且在水中生物蓄積性為高度,最終可能回到食物鏈當中。(文待續請繼續閱讀,完整系列三文請點選這裡

系列閱讀:

蓮霧辣手催花 01》歐盟禁用的有機磷殺蟲劑,台灣用來催花?十倍濃度毒霧亂飄,環境污染難以估量

蓮霧辣手催花02》殺蟲劑違規使用40年,政府知情不作為!農改場提解方:把樹打薄,催花免噴藥

蓮霧辣手催花03》園藝博士、農友實戰經驗,不噴農藥改噴肥料一樣能催花,嘆無人推廣

殺蟲劑陶斯松導致胎兒腦部缺陷,歐盟明年禁用,台灣學童尿液有機磷代謝物濃度高

註1:IPM是「病蟲害整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縮寫,意指用多元化之防治方法控制有害生物族群,而非趕盡殺絕,使其低於可被接受之經濟危害水準之下即可,同時維持生態平衡,兼顧公眾健康。

註2:環刻、浸水、蓋黑網等蓮霧催花技術並非全部都同時使用,農民會因地點、樹勢而採取其中幾種做法,譬如沿海地區就比較常處於浸水狀態,果樹較衰弱,不必環刻。而內陸果園的果樹較旺,通常就需要施以環刻。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