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十問》雞蛋放四個月可以吃嗎?缺蛋是否將成常態?從雞蛋到餐桌經歷哪些過程?

小小一顆雞蛋,牽動全台灣政壇與社會,問題沸沸揚揚,但大家真的知道雞蛋從產地到餐桌經歷過哪些歷程?保鮮期到底有多久?政府想以洗選蛋作為產業提升的處方箋,但洗選在台灣真的可行嗎?未來進口雞蛋會成為常態嗎?許多人預測缺蛋是一場「退不去的高燒」,卻也有蛋農擔憂明年雞蛋會多到價格崩盤?雞蛋十問,讓大家更認識這個燒遍全台的議題。

Q1:從雞到雞蛋的生命史

雞蛋從雞場到餐桌是層層分工的結果。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課課長王榮生說明,種雞場從國外進口種雞,到岸時還是雛雞狀態,在種雞場飼養至 150 至 180 日齡後達性成熟,便可進行配種,產出種蛋交由孵化場,經 21 天孵化後的 1 日齡雞進行性別鑑定,公雞淘汰,母雞則在施打疫苗後送往中雞場。

中雞場猶如蛋雞的幼稚園,台中市養雞協會理事長陳佑澈表示,幼齡雞需要相互依偎取暖,中雞場會提供保溫環境、並為牠們施打疫苗;待長到 75 日齡後陸續轉往蛋雞場,約 120 日齡開始產蛋;通常養到 560 日齡會開始淘汰。換言之,從種雞進口到產出雞蛋,最快需要 9 個月的時間。

國內的蛋雞有五大品種,以市佔率來說,分別是海蘭、龍門、伊莎、漢德克及海斯,蛋種雞及飼料都仰賴進口。陳佑澈說明,台灣市場的需求太小,不足以撐起一間雞隻育雞公司,但種雞和飼料全靠進口也有風險,價格及供需一有波動,就會影響產業鍊,例如去年全球缺蛋,各國都在搶種雞,台灣因為採購量小,有的種雞場根本排不到雞。

Q2:國產雞蛋如何從產地來到餐桌?保鮮期有多久?

雞蛋從產地送到消費地只需要幾天。王榮生解釋,國內雞蛋產地集中在中南部,以彰化縣、屏東縣、台南市及嘉義縣最多,雞蛋最大消費地則在北部,因此產地每週一、三、五會有大車將雞蛋一路送到消費地,這些雞蛋會送到蛋行、雜貨店、菜市場成為散裝雞蛋,「最慢兩天一定會送到」。陳佑澈補充,超市量販店內包裝的國產洗選蛋,同樣是產蛋後一至兩天送達消費地。

雞蛋有無洗選會影響保存期限,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兼任教授李淵百說明,蛋殼表面會有一層生物膜,「這是角質層」,生物膜能保護雞蛋,只要不洗掉,雞蛋就能在常溫下放一個月;洗掉生物膜後,細菌很容易穿過蛋殼入侵,因此雞蛋一旦經過洗選,就必須以低溫保存。

陳佑澈補充,雞蛋洗選後建議在三週內食用完畢,若是進入冷鏈就不能斷鍊,外在環境出現溫度變化時,會增加細菌入侵的風險。

Q3:為什麼台灣這幾年會缺蛋?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教授陳盈豪坦言,台灣近年缺蛋,禽流感疫情至少要承擔六成的責任。他也強調飼養環境不改變,「缺蛋還會反反覆覆」。

「關鍵在於疫病」,陳佑澈同樣指出,雞隻的產蛋率會因氣溫而有變化,不論太熱太冷,產蛋率都不佳。冬季時疫病風險高,加上春節時雞蛋會有紅盤價,因此冬季的利潤最差,雞農多在入冬時陸續減養。但近兩年來遇到高病原性禽流感,使得雞隻折損嚴重,出現缺蛋問題。根據防檢署資料顯示,國內約四成蛋雞體內有禽流感抗體,這意味著國內四成蛋雞都曾染疫。

王榮生則補充,禽流感危害的不只是末端的蛋雞,源頭的蛋種雞同樣因禽流感折損不少,此外,禽流感的傷害雖大,但季節交替時,雞隻容易出現呼吸道傳染病,同樣會影響產蛋率。

《不能說的秘密》三部曲導演李惠仁認為,農業部一直不願正視禽流感疫情,一直以「一年四季缺蛋時總有天氣冷熱影響產蛋率、開學雞蛋需求增加」等理由迴避真相,農業部必須正視問題,否則難解缺蛋循環。

延伸閱讀:《不能戳的秘密Ⅲ》戳破缺蛋真相,導演:官員的謊言是最危險的病毒

Q4:未來還會持續缺蛋嗎?

台北市蛋類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劉威志指出,缺蛋狀況目前看似解緩,但冬日禽流感疫情若再起,惡夢又會再來一次。雖然進口蛋可能可以補足缺口,但國人對進口蛋有疑慮也有反感。比較合理的作法是提供進口蛋給加工用,然後讓國產蛋「轉出來」販售給一般消費者。但劉威志也擔心,若連加工業者都為了名聲或輿情而不用進口蛋,「今年冬天,有可能會再大缺蛋」。

現階段國內雞舍約68%為傳統開放式,雞舍多陳舊且髒亂不堪,容易與帶有禽流感病原的野鳥接觸;密閉式雞舍的飼養密度高,一旦有病毒傳入便會快速傳播。雞舍與雞舍之間距離很近,一場中鏢,鄰居都有風險。陳佑澈認為,既有的飼養、產業模式並未改變,疾病風險依然不斷威脅著蛋雞場,即便是夏天,禽流感仍在養雞場裡流竄,不少蛋雞就此倒下,無法再貢獻雞蛋,「未來缺蛋會是常態」。

李淵百認為,台灣雞蛋價格實在太便宜,於是雞農能省則省,便宜的代價便是食安及環境風險,例如:不夠整潔的雞舍和施灑到田裡的生雞糞,當產值不夠高,雞農就會把成本外部化,但隨著飼料價格高漲、消費者對環境品質要求提高,雞農的處境艱難,「如果消費者願意每顆雞蛋多花一塊錢,養雞產業才會進步的機會」。

延伸閱讀:【缺蛋啟示錄】蛋雞產業的困境與改革之道

延伸閱讀:【雞糞大調查】百萬噸生雞糞入農田,為何黃金變炸彈?

Q5:進口雞蛋是否將成為常態?對蛋雞產業的影響是什麼?

陳佑澈表示,倘若缺蛋是新的常態,那勢必也伴隨著進口雞蛋,「這勢必會改變產業結構」,因為農業部為了平抑蛋價而大量進口,短時間內雞蛋價格確實變便宜,但飼料價格仍在高點,撐不住的雞農會退場,連帶使雞蛋供應減少,也會加速小規模蛋商流失。

陳佑澈指出,缺蛋下讓蛋行及蛋商為了搶蛋不斷加價,越來越多小蛋行、蛋商因沒貨或是無力加價而結束營業,願意繼續賣蛋的蛋商則改向大蛋行叫蛋來賣,不過進口蛋的出現加速小蛋商的消失,連帶會使小蛋農也減少,規模較大的蛋商、蛋雞場會併購小場,有資本的人也會進場投資,短時間內蛋雞場會增加,但最後只會剩下大規模的養雞場及蛋商,「看起來會走向一條龍整合」。

陳佑澈對於「一條龍整合」相當擔憂,因為白肉雞產業便是一條龍垂直整合,大財團掌握了種雞、飼料、屠宰場及銷售通路,雞農變成打工仔,就算雞養得再好,財團總有理由苛扣費用,鮮少有加價的時刻。他認為,蛋雞非常有可能步上白肉雞的後塵,雞農的收入最後都得看大財團的臉色,「這樣養雞是毫無尊嚴的」。

不過劉威志認為,雞農退場與雞蛋開放進口無關,主要原因是政府抑制蛋價,讓雞農慼心 (tsheh-sim) 不想養。進口蛋的競爭力遠低於國產蛋,「冰過的東西怎麼比得過新鮮的」,他強調進口蛋的角色是「補缺口」,不至於會威脅國內產業。

Q6:進口雞蛋效期長達四個月,會有食安疑慮嗎?

劉威志肯定地指出,之前產銷正常的情況下,台灣每年夏天都會有「剩蛋」,「因為暑假的消費力比較弱,但雞蛋在夏天產量比較穩定」,這時會將雞蛋冷藏起來,待冬天產量低時再釋出,冷藏四個月沒有問題。

陳盈豪曾經以科學實驗證實,「雞蛋放四個月是可行的,沒有『壞蛋』」,保存的方式便是低溫冷藏,他表示,一般冰箱的冷藏溫度為4°C,雞蛋放入冰箱便可拉長保存期限,不過,冰存期間切忌「長時間回溫」,也就是讓雞蛋離開冰箱、進入室溫,溫度升高會讓細菌快速孳生,細菌數量每30分鐘就會翻倍一次,倘若雞蛋回溫長達一天時間,對品質的影響較大,因此雞蛋如果需要離開冰箱,理想狀況還是要放入保溫袋、冰桶等,才能確保食安無虞。

假如冷藏超過四個月,還能持續冷藏下去嗎?陳盈豪表示:「沒壞你也不會想吃了」,因為雞蛋儲藏過程中,蛋黃液會隨時間慢慢穿過蛋黃膜,進入蛋白,蛋白漸漸從透明轉為黃綠色,雖然不至於壞掉,但品質、風味都會大打折扣。

Q7:洗選是什麼程序?

所謂洗選,包含洗與選兩個步驟,目前都由機器操作,依照機器性能不同,每小時可以清洗的蛋量從一萬顆至十幾萬顆不等。

待洗的雞蛋排隊進入洗選機後,先以冷水噴濕,再經過溫水加軟毛刷的清洗、熱風吹乾,就可以進入「選」的階段。

雞蛋分級以重量計,輸送帶上裝有六個磅秤,搭配由輕至重六個級別,雞蛋在輸送帶上運行經過磅秤時若重量達標後就會啟動彈簧,磅秤倒下的同時,那一級的雞蛋就會滾進平台中,方便包裝工集中包裝。

YouTube video

Q8:台灣應該推動洗選蛋嗎?

劉威志表示,洗選必須與冷鏈配套,「歐美國家洗選後之所以可以不必冷藏,是因為天氣冷涼」,台灣天氣熱,雞蛋洗後放在常溫中,壞掉的風險很高。他並認為,同樣天氣條件下,未洗的蛋若能放半個月,洗選蛋可能一週就壞了,「台灣環境不是太適合洗選蛋」。

李淵百也不贊成洗選蛋,他表示雞蛋洗選後失去生物膜的保護,反而會變成次級蛋,而美國確實採取全面洗選,但強制搭配冷鏈,以台灣產業現況來說,洗選雞蛋沒有冷鏈運輸保存等於是做白工,反而有更高的生物風險。

不過陳盈豪持相反的看法,他提到蛋殼上有許多沙門氏菌,「很多人會以國外的蛋也沒有洗選來反對」,但是各國條件不同,像英國的蛋雞因為打了沙門氏菌疫苗,雞蛋自然可以不洗選,但台灣蛋雞未打疫苗,沒有不洗選的條件。至於全聯或家樂福等並沒有把洗選蛋放在冰箱裡面,「整個賣場環境是溫控的,溫度比室外低很多」,而且陳盈豪觀察過,雞蛋進貨後通常很快就能售罄,安全沒有問題。

「事在人為」,陳盈豪強調不能因為沒有全程冷鏈的配套,就反過來說不需洗選。當年政府禁止傳統市場屠宰肉雞,也是下定決心、一蹴而就,陳盈豪指出,當年搭上禽流感議題,雞販也無法反對,所以推動時自然沒有阻力。他建議政府要堅定立場,趁著此次機會「民氣可用」,讓洗選/冷鏈同時上路。

延伸閱讀:全面洗選能解決缺蛋?大企業贊成,雞農憂變「打工仔」 專家:洗選不是萬靈丹

在超市架上不時可以看到洗選蛋卻未冷藏(攝影/楊語芸)

Q9:養雞產業要如何更新,未來才不會缺蛋?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周晉澄指出,「還是要回歸到產業的源頭,看生產單位體質如何?」像是雞舍等養殖環境有沒有作好生物安全,就非常關鍵。歐美國家也有禽流感疫情,卻可以很快渡過、恢復產蛋量,就是因為硬體設備的進步。周晉澄強調,政府的許多補助應該用在養殖環境提升,讓雞農更有防堵疫情的能力。

陳盈豪具體說明,現在蛋農在同一雞舍混養老、中與青三齡層的蛋雞,淘汰也依週齡分批進行,「無法統進統出,就不利全棟雞舍消毒」,病原在蛋雞場環境中持續循環,禽流感等疫病便難以控制。若不先改善這些條件,「缺蛋」就會反覆燒起來。

學者及業者皆認為,要擺脫缺蛋惡夢需先提升產業環境。(攝影/楊語芸)

Q10:超額進口蛋種雞,明年的雞蛋會多到崩盤?

許多人預測雞蛋會年年缺,但也有雞農擔憂雞蛋太多會崩盤。依據養雞協會統計,往年蛋種雞年進口數量約 24 萬隻,且多為母雞。彰化縣養雞協會前任理事長謝文龍曾分析,種雞達到 150 日齡後開始配種產蛋,直至近 600 日齡淘汰,一年可產出 100 隻蛋雞。換言之,24 萬隻種雞,一年可貢獻 2400 萬隻蛋雞。

然而農業部為更新國內雞群,將進口種雞配額提高到 30 萬隻,等於會增加 600 萬隻蛋雞,加上過去禽流感撲殺後復養的雞也差不多要加入生產行列。王榮生表示,配額提高是為了分散禽流感的風險,不過,「雞農確實都非常擔憂」。

台灣市場非常淺盤,「只要多一、兩萬箱蛋,市場就垮了」,雞農陳秋池預言,屆時不只雞蛋價格崩盤,蛋雞也會因為再養也不划算而遭撲殺,農民白忙一場事小,賠錢事大。「供給要略少於需求,市場才會非常活絡」,陳秋池抱怨,政府的政策只想滿足消費者,但供需失衡、蛋農離牧,未來產業該何去何從?

延伸閱讀:

(2022)缺蛋啟示錄─蛋雞產業的困境與改善之道

雞蛋爭議凸顯制度缺失!進口雞蛋出品日無標示,進口原料不必標註原產地,如何保障食安?

農委會坦承,馬立克疫苗出包影響50萬蛋雞,蛋農:缺蛋因素如骨牌,馬立克事件是開端

《不能戳的秘密Ⅲ》戳破缺蛋真相,導演:官員的謊言是最危險的病毒

全面洗選能解決缺蛋?大企業贊成,雞農憂變「打工仔」 專家:洗選不是萬靈丹

【雞糞大調查】百萬噸生雞糞入農田,為何黃金變炸彈?

【評論】十年蛋價起落大事記,缺蛋/剩蛋無限迴圈,何時才是終點?

評論》全面解析缺蛋與蛋價真相,污名進口蛋或蛋商囤蛋,除了引發恐慌無濟於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