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與農有關的生命教育

首圖/ 學生為農友設計的特色攤位

近年來,在校園裡愈來愈常聽到老師對學生的擔憂。小學老師說學生普遍過動,生活常規很差;中學老師說學生缺乏專注力,行為舉止桀驁不訓;大學教授說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寧沉溺網路世界而不願與人溝通。

我不知道問題究竟有多嚴重,隱然覺得有此趨勢。不過在教育現場的我們沒有喪志的權利,只能面對問題,不斷地追索問題的根源,進而在自己的起始點上設法在低與高的層次同時尋求改變。所謂高的層次,指的是在教育政策、教學制度和社會價值觀上設法直接或間接地促成改變;而低的層次則是指眼前的教學現場,在課堂的內外師生互動之中,教師主動引導學生改變。

早年我曾經在淡江大學任教九年,2003年起進入台南藝術院(現雖改制為藝術大學但以下皆以「南藝」簡稱之),兩者是極端不同的經驗。淡江的學生超過二萬人,南藝只有一千餘人;淡江是綜合大學,南藝則是藝術學校。

特別是後者的屬性讓我得以開展一段截然不同的教學經驗——近乎師徒制的「做中學」,因而體會引導學生改變的種種可能性。這段經驗原本限於我在建築藝術研究所帶領社區營造組的十多位碩士班學生,去年底,一段特殊的機緣讓我在大學部也得以有次小小的嘗試,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這段經驗。

當藝術愛上農村:南藝校慶

故事要從南藝的校慶說起。近三年來,南藝都以不一樣的方式舉辦校慶,最初是以「南風吹」為主題,校內師生在校園內舉辦了熱鬧又有看頭的「藝術市集」和「藝術踩街」;去年以「南方再吹」為主題,嘗試走出校外,積極與所在地的大崎村合辦「崎人藝事」,安排了多項展覽、表演,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在山溝中以2500個啤酒箱搭建臨時舞台,在夜色下舉辦與月亮共享的音樂會,連校長都上台拉小提琴同歡。


山溝音樂會

今年南風再吹,吹的是新氣息——當藝術愛上農村,要更向外拓展,看看藝術與三農碰觸後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

為此安排了多樣的活動,包括展覽、音樂會、影展、市集、採果體驗等等。每一項活動都蘊藏師生學習的安排,譬如,「簡吉與日據時期農民運動展」與搭配的講座,希望讓觀者聽者能對台灣1930至1950年代的農業、農民處境有所了解,建立歷史意識;策劃「農之影展」則讓觀者認識當前農民普遍面臨的困境;舉辦「農藝市集」則希望將有機農業、永續環境的觀念引入校園,也藉市集提供更多交流機會(消費者與生產者、生產者與生產者乃至消費者彼此之間);大崎村採柳丁體驗則不僅讓親子有機會親近農園,更是對農民最直接的助益。

其中,「農藝市集」特別考量讓學生深度參與,透過課程引導他們接觸土地,希望他們能被人感動。我們特別協調本校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大三課程來配合,由張家駒、鄭正雄兩位老師在其「創作整合」課程中,帶領45位同學,每3位一組,以8週時間進行一次創作練習。每組學生與一個有機農場搭配,透由聯絡、拜訪與觀察,深入了解各個農場,包括農場主人務農的動機、摸索的歷程、得來不易的產品,以及農夫對土地的態度等等,要求學生從中找出令人感動的元素,再轉化為藝術與設計的構想來幫助農夫呈現於市集中。

寓教於樂的農藝市集

學生對這次課程的安排,最初因著陌生而抱持排拒推辭的態度,但隨著踏入農園得到農民熱烈的歡迎,再持續與農民互動之後,學生的態度即開始有明顯的改變;後續在課堂上,他們再把對農場的認識轉化為創意的發想,經過數次討論之後,著手創作有助於介紹農場的各類媒介作品,最後則協助農民於校慶的市集中展現。在市集攤位展現出的結果普遍讓農場主人、遊客都十分讚賞,學生也自承學習過程收穫滿滿,這段經驗實在出乎意料之外也令人感動。

配合校慶而舉辦的「農藝市集」在11月底的週末呈現於本校最核心的銅鏡廣場,各組學生與農場主人共同將三公尺見方的攤位佈置起來。因此,學生的最終表現可以分兩部份說明,一是個別為農場創作的說明性作品,另一是與攤位結合之後的整體展現。

學生為農友與農產品所做的創作

經由學生創作出來有助於介紹農場的各類媒介,包括大海報、農場標誌、解說小冊、貼紙、包裝袋、酷卡、吊飾、明信片、特色戳章、攤位佈置元素、短片等。其中,大海報、解說小冊和貼紙最為普遍,其餘則視農場屬性、產品特徵以及主人需求等特別設計。

這些成品多為手工創作,平面設計也都只是少量生產,但可以明顯看出學生的創意。

譬如,同樣是設計用來盛裝水果或蔬菜的包裝袋就有多種設計──一般的紙袋但加上獨特的標誌以突出農場與產品;或者用帆布簡單縫製後即成一個可裝五六斤柳丁的袋子;或者用舊報紙摺黏而成的木瓜提袋,可提又可作為熟成袋之用;或者用毛線編識而成的木瓜吊袋,簡單好用。

酷卡、吊飾和特色戳章則是年輕世代的流行小品,但也都能適當表現主題特色,讓產品的說明更多樣豐富,同時受到年輕消費者的歡迎。


學生為農家創作的各種作品

市集現場的特色攤位設計

市集所在的銅鏡廣場是一個外方內圓的廣場,學生協助每一攤位細緻佈置,讓每一攤位都有高度的可看性,遊客一一瀏覽或駐足詢價、或與主人攀談,觀覽經驗因此豐富起來。

每一個攤位統一的設備是三米見方的棚子加兩張三尺六尺的長桌,但依著產品性質都裝置出不同風格的攤位。

譬如,「荳之鄉」以種植黑豆、芝蔴、紅豆等雜糧為主,學生即以豆仁和豆莢黏貼出招牌,並以收成後的芝蔴桿裝飾帳蓬的柱子,引起許多人圍觀討論是何種作物,既達到裝飾效果又是現成的教材。

「日光有機農場」主要生產木瓜,在現場展售青木瓜、木瓜絲並現打木瓜牛奶,學生除了佈置海報和解說小冊外,還用農場附近取得的蘆葦編織成蓆子以佈置桌面,並以毛線編織的吊袋裝著青木瓜裝點攤位的門面展現特色。

「樂田有機農場」雖然受限於季節而少有產品,但學生掌握到場主的特徵是常帶微笑,因此除了海報、農場標誌以此微笑的臉為主題外,也以橡皮刻出特色戳章,吸引許多人到攤位來蓋章並見識本人,正好突顯了此一攤位的特色。


師生一起向農村學習

學生的生命學習

將近兩個月的課程,各組學生造訪農場普遍都在四次以上,加上電話聯繫等,彼此成為相熟的朋友,各農場主人對於學生的創意都表示驚喜,也十分讚歎學生的投入;相對的,學生也在了解有機農夫的從農經驗之後,都被他們的堅持和辛苦所感動,他們普遍能感受到農場主人的真誠、樸實的性格和對土地的大愛。

課程結束後,學生寫下他們的心得,從中可以歸納為三類收穫:一是增加對有機農業的認識;一是自身對人與土地的重新認識;另一則是肯定本次的學習經驗。

增加對有機農業的認識

學生經由此次操作,對於農田不再陌生,對有機農業也有基本的認識,能看出有機農田與一般農田的不同,也能體會農友的用心和從事有機農法的辛苦,以下是幾位同學的心得:

在果園裡的每個角落,都有著他們的巧思,也能看出他們對於農作物滿滿的關懷。有別於印象中其他的果園,地面只有土壤,下雨時便成了泥濘,他們以馬齒小莧草作為草皮,既不會如其他雜草般,任意往上生長,讓蟲蛇藏匿,還會開出黃色小花,讓視覺上非常別緻,整體也很清爽、乾淨。 (與陳稼莊合作同學)

在安德魯的菜園有很多我們平常認為是害蟲的昆蟲,但安德魯說它們都是他的小幫手,它們雖然也會吃他的蔬果但同時也幫他淘汰不健康的蔬果,因此也不用刻意去消滅它們。在安德魯的菜園我們看到我們很久沒看到的瓢蟲,而且是非常大量的,它們的出現讓我們再次體會到安德魯的做法,是對土地真正有益的事。 (與樂田有機農場合作同學)

在還沒合作以前,真的不曉得原來大多數農民對農藥的依賴,用量是那麼的大。此次合作我們還不算是站在第一線,但對於已經看到的數據就是卸不下心頭,使得現在不論是在店內販售或是菜市場買菜就是會多了那一分的警戒心,盡量去挑選有機的。 (與尋秘桑田農場合作同學)

現在在市面通路上,皆可買到有機產品,種植有機產品確實不容易,也多虧了有他們的堅持,才能讓我們真正的品嘗到健康原味的食品。(與惠生泉農場合作同學)


學生在有機農園體驗農務

對人與土地的重新認識

經由與農場主人的互動,學生直接了解他們轉業從事有機農業的動機與過程,也許訪談接觸的時間並不長,但都能感受到農場主人的價值觀與行事態度,而深深受到感動。學生的心得說:

一開始接觸他們時就感受到他們的熱情,還有他們對於土地的熱忱與了解。種植農作物的人他們是最直接的與土地環境互動 ,對於生態環境的循環感受力是比一般人更強的。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好好的去做生活就會很快樂。…人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而我們已經失去對土地與環境的熟悉有多久了。(與日光有機農場合作同學)

這次的合作中,最深刻的就是陳稼莊一家人很真誠的心,陳先生和太太都十分熱情,也非常樸實,我想也是這股熱情讓他們能一直堅持有機農業,堅持讓客人品嚐最純粹、自然的味道。 (與陳稼莊合作同學)

初次拜訪我們的農民安德魯,他的親切和熱情令我們印象深刻。多次參訪後,我們用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形象去設計安德魯的產品。農場主人安德魯燦爛的微笑,和他農園裡健康的絲瓜以及他的昆蟲小幫手瓢蟲。希望每位來買蔬菜的人,都能感受到安德魯經營樂田有機的理念,友善我們的土地,並將健康分享給每一個人。 (與樂田有機農場合作同學)

在這次的活動,我看到了一群比追求高學歷高薪職業更有理想的一群人,他們並不是在原本的職業待不下才來種田,而是為了尋找一個更有意義的生活,而種有機的不僅對於他們的心靈有很大的回饋,得到最大益處的莫過於是消費者。(與桂品花茶合作同學)

重新認識食物的生產

經過二個月的時間,學生由最初意願不高到最後都能肯定本次學習的價值,其變化實在令人感動。在學生的心得中普遍表示收穫很多,譬如這是嶄新的經驗:

「我們以前創作都是以個人為出發尋找身邊的議題去做作品,這次的活動我們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去接觸一個完全陌生的人與環境,去了解他們所關心的事情,他們的生活。」、「原本對農民不熟悉的我們,藉由這次的活動使我們有機會與我們的土地最親近的農民認識。」、「這次的合作案例在未來可能鮮少有機會,也因為這次的經驗讓我們能夠發揮所長,實質的幫助有機農民,在學習的過程中難能可貴。」。

由新的經驗促發他們重新認識食物、人性以及人與人的互動方式等:

「經由這次的活動認識學校周邊不少的有機農業,知道新鮮健康的好菜哪裡可以買,也認識各樣不同性質的農夫,使我對這行業重新改觀,多了不少尊敬與認同。」、「跟他們的配合與訪談都很愉快,一點都不吝於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歷程,在作品呈現上也有給予指導,合作過程也很愉快,看見有人在為台灣土地不停奮鬥著,我很想為他們的堅持鼓掌!」

學生感受到農人敬重土地、樸素過生活的另類價值

此次課程只有短短二個月,在大學生四年的學習中,也只是許多課程單元之一,但我相信它會是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學習。多數來自都會區的學子第一次這麼接近長得出作物的泥土,看到平常以為很熟悉的果菜如何在土地上生長,了解慣行農法與有機的差別;更在農場接觸到活生生的「農夫」,其樸實的言談經驗必然直接化解年輕人原本對人際互動的擔心與畏怯。

就專業課程而言,這段學習仍強調學生在創作技巧上的練習,但要學生進一步體會形式與內容的深刻關聯,唯有動人的故事內涵才足以支持創作的形式,過程中,他們能感受到農人敬重土地、樸素過生活的另類價值,且嘗試加以表達,不論自身對此價值觀是否同意,都已豐富了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這段經驗讓我更相信近年來逐漸建立起來的幾點教學看法:一是學生的覺知最關鍵,教師應設法協助他建立自覺;其次是要培養學生的心力,但要有方法。第三,前兩者都需要從真實中學習,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真實世界中與土地、與活生生的人接觸。讓土地和真誠的人來感動學生,學生就既能學到專業又能提振心力,實是最佳教學方法。我很高興在2011年摸索了這麼一段兼具專業教學和生命教育效果的經驗,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