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綠舟現在有開嗎?有,但是…..

各方期待20年的宜蘭縣冬山河「生態綠舟計畫」,原訂由縣府委外經營,打造以生態教育、結合社區深度導覽的主題公園,但因縣議員質疑縣府「有圖利之嫌」刪除預算,創下「經營8天即交還縣府自營」的尷尬紀錄。

雖然縣府表示無奈,但地方居民直言,「民進黨議員不是比國民黨多嗎?怎麼發生這種事?」縣府農業處、工商旅遊處則回應,生態綠舟不會消失,但會試著平衡大眾觀光和小眾深度旅遊的局面。

期待20年,人禾基金會經營8天還縣府

宜蘭縣冬山河生態綠舟前身為「森林公園」,於20年早已規劃,希望來到宜蘭的遊客能深刻體會宜蘭縣內濕地、稻田、各方生態景觀和社區,卻數度因經費不足或風災而延宕啟用時程,直到今(2016)年4月22日,才由縣府委外的人禾基金會啟用經營

然而在國民黨縣議員質疑縣府委給人禾的經營條件「太過優渥,有圖利嫌疑」,意外在民進黨執政過半的議會中,一舉成功刪除900萬元預算。人禾在無經費奧援下,於4月底返還經營權給縣府。

當時工商旅遊處長陳長偉表示,一定會扮演整合角色,決不會讓生態綠舟淪為各局處辦理各自業務的多頭馬車情形。據了解,目前園區管理、螢火蟲復育和濕地維護由工商旅遊處負責,而園區的長程發展方針則由農業處底下的農業發展基金會接棒。農業處長陳德星表示,會希望維持人禾既定的環教現場目標,不過會兼顧大眾的旅遊需求,和小眾的深度體驗活動。

B-4-5-濕地體驗區-2
原先預計的濕地體驗區(圖片提供/人禾基金會)

收費和美景,模糊生態綠舟定位

不過縣議員薛呈懿擔心,工商旅遊處開宗明義為工商、觀光發展推動,而非生態環境教育與推廣,是否最終在績效考評的情況下,只追求入園人數和觀光效益,而失去著重生態教育的核心精神?從目前生態綠舟受注目的面向來看,薛呈懿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一來,4月22日開園日,由於準總統蔡英文的蒞臨,吸引1.5萬名遊客造訪,不僅癱瘓生態綠舟地區交通,地方藍綠議員對生態綠舟的討論聚焦於是否應以收費限制入園人數,縣府以5月7日起停車場將收費當作回應,除了收費等技術問題,對園區定位無進一步討論。

其次,許多遊客對生態綠舟風景讚嘆有佳,卻不願額外再付費進行生態導覽,讓生態綠舟從「活的博物館」淪為新興大型公園。

薛呈懿舉例,「大家記得宜蘭成功拒絕六輕進駐,但對縣內仍持續發展的工業所知有限。」例如就在奉尊宮前、有「冬山伯朗大道」美名的三奇村正後方,正是龍德工業區,再遠眺西南方、蘇澳地區,亦有水泥工廠,生態綠舟的初衷正希望透過深度導覽,讓來到園區的遊客能進一步認識、體會宜蘭,但目前發展方針卻可能僅剩娛樂用途。

宜蘭縣冬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秋菊則說,當初人禾設定目標明確,也相當注重和社區的連結關係,現在縣府接手是剛開始,縣民都在觀望中,「畢竟水稻、鐵路大家都有,外地人來個一兩次就覺得無聊。」而且生態綠舟若當作一般公園使用,為何不到冬山河畔行走,或去羅東運動公園即可?黃秋菊表示,「生態教育及社區互動,是我自己最希望的發展目標。」

農會和社區的耆老個個是割稻高手
綠色方舟原先規劃的「農村割稻體驗教育」(圖片提供/人禾基金會)

國民黨僅1/3,如何刪除預算?縣府也尷尬

其實宜蘭縣議會34席中,民進黨佔有12席,國民黨為10席,更讓黃秋菊好奇,為何一個國民黨議員提案刪減預算的法案會過關?

同為議員的薛呈懿說,據她了解,地方縣議員未能充分理解生態導覽和志工導覽不同,且「沒有先打聲招呼」才遭此橫禍。據人禾先前接受上下游採訪時,亦表示此次經驗學會「得和議員溝通,當教訓。」是否真因「沒打招呼」才導致預算被砍?縣府官員尷尬表示「這不好說。」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