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著古銅色金屬光澤的鳥蛋,蟄伏在菱葉與清水之間;剛孵化不久的小水雉,在濕地間跟著親鳥穿梭遊走,探索這個生命力旺盛的溼地。
2022年12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秘書處於加拿大蒙特婁召開締約方大會,確立了「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GBF)」,其中最重要的短期目標是在2030 年之前實現「自然正成長(Nature-Positive)」。各締約方為了瞭解國家生物多樣性現況與變化,需要設計許多生物多樣性指標(biodiversity indicators),作為評估保育策略和規劃經營管理計畫的觀察客體。
其中一種常見的生物多樣性指標,是由許多種野生動物的數量變化 (學術上稱為「族群趨勢(population trends)」) 組合建立而成。例如歐洲的「歐洲森林鳥類指標」和「歐洲農地鳥類指標」等等,都是反映歐洲森林和農地環境品質的工具。也就是說,野生動物數量的增減,告訴我們這種動物在野外活得好不好?生得多不多?最後反映在整體數量上。
黑面琵鷺之外
臺灣的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大約在1980年代萌芽,便一路投入各式各樣的自然保育和環境保護工作至今。在鳥類的保育上,最為人所熟知的,可能是台南七股的黑面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 Platalea minor)。所以我們今天談點別的小鳥吧。
近年保育成效良好的另一種鳥類是「水雉(Pheasant-tailed Jacana,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水雉分布於華南、南亞、東南亞、臺灣與菲律賓,冬季時部分的族群會遷徙至東南亞更接近赤道的地區。
然而,水雉雖然在南亞及東南亞是相當普遍的鳥種,在印度的湖泊甚至公園池塘都不難見到水雉的身影。但是,臺灣的水雉族群卻岌岌可危。起初,臺灣的水雉族群廣泛分布於平原濕地,但幾十年來的濕地及水田快速消失,再加上農藥毒害及過度獵捕,使水雉急速減少,僅存於嘉南平原零星地區,尤其偏好於菱角田。1989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將水雉公告為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高鐵來了、集體中毒,水雉何去何從?
1990年,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規劃高速鐵路的興建,其中路線281K至282K之橋墩,正好坐落於台南官田的葫蘆埤及德元埤,為水雉僅存的重要棲地。1994年,高鐵的環境影響評估有條件通過,但是其中一項但書:「高速鐵路經過水雉、彩鷸等野生動物繁殖區之部份,尚未有具體保護措施,請另提保育計畫送審,未獲審查同意,該路段不得動工」。經過多次書件往返的環境審查過程,1998年,環評審查會議決議應進行15公頃之復育棲地租用,才可以動工,如果復育成效良好,必須擴大範圍。
2000年,臺灣高鐵公司等單位,出資租用臺糖於官田的15公頃土地作為「水雉復育區」 。由於當時各界對水雉復育的經驗有限,至今14年來,水雉復育區的經營與管理可說是邊做邊學。包括埤塘開挖營造、植栽、引水與排水等興建及維護的成本相當高,經費有限的狀況下,每年仍需依賴募款維持復育計畫。此外,又遭逢外來種動植物入侵、水位調節、水生植物管理、颱風的影響等難題。
2009年至2010年間,百餘隻水雉集體中毒死亡,更是重挫復育計畫。
因應中毒事件,自2010年起,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逐步輔導農民不撒毒稻穀、轉以有機方式耕作、並擴大綠色保育生產。初期先阻止水雉中毒死亡,接著輔導農業轉型、契作,擴大保育成效至其他野生動物。2012年,簽訂不灑化學農藥協議的農民為50 戶、農地面積 37.4 公頃,水雉動物死亡數量於2011年起大幅下降為5隻,申請綠色保育標章之農地面積達10.106公頃,水稻及菱角契作面積達12.25公頃。
止跌回升,就是自然正成長
經過多年的努力,官田的水雉族群數量逐年增加,2009年起,官田復育園區內外的總數量都超過200隻。2012年,復育區周邊共由24隻雌鳥及67隻雄鳥築了91個巢、473顆蛋,其中108巢共孵化了346隻雛鳥,最後有94巢、253隻雛鳥存活。
經歷棲地開發和環境毒害的影響,水雉的數量持續增加,到2022年的冬季調查,已經記錄了2,603隻水雉。相較於2009年的275隻,增加的幅度將近10倍。不僅如此,隨著水雉的族群擴張,目前高雄美濃湖也逐漸有水雉穩定繁殖。水雉在台灣的受脅等級也將從「易危(Vulnerable, VU)」降級為「近危(Near Threatened, NT)」。保育有成,但水雉的保育工作還不能掉以輕心,還不到最後的終點。
若值炎炎夏日,南台灣艷陽高照,官田的水雉就會換上典雅的繁殖羽,擺動著修長的尾羽在菱角葉上凌波漫步。映著古銅色金屬光澤的鳥蛋,蟄伏在菱葉與清水之間;剛孵化不久的小水雉,在濕地間跟著親鳥穿梭遊走,探索這個生命力旺盛的溼地。等到成年後,這一批新生代將陸續振翅高飛,離開牠們誕生的水雉園區,尋覓安全的地方度過冬天。在官田的那些日子過的還不錯,也許,明年春天會到更遠更多的溼地繁衍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