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銀式的紅粄(攝影/陳美禎)
金包銀式的紅粄(攝影/陳美禎)

客,家宴

烰菜起鍋之後的油,充滿蔬菜的甜香,可以拿來炸紅糟肉,紅糟肉起鍋之後,油就沾了葷腥味,這時拿來炸魚剛剛好,經過這三輪,一鍋油用得精打細算恰恰好。

我人生中第一次吃到客家式的宴席,就在我家!由我的媽媽「當家作煮」。

在時局走到流行去飯店或喜宴會館請客之前,甚至年代更早一點,女兒訂親、兒子結婚請總鋪到家裡來外燴辦桌之前,每個客家村的媽媽都要練就一手在家宴客的功夫,如果手藝平平,但是找得到女性親友拔刀相助,警鈴就不至於雞犬相聞的讓左鄰右舍都知道。老實說,我覺得這種考驗是很可怕的,而且一年起碼要被炎上五、六次。舉例來說,北部兩期稻作蒔田、割禾都要「做完工」宴請來換工的鄰舍、親戚,合計起來就已經四次,再加上參與地方公廟祭祀酬神宴客,起碼就有五次。

這些家宴少則一桌多則三、五桌,基本上已經是一個主婦獨力完成的極限,至於一桌八道菜還是十道菜?甚至十二道菜?就要看客人、看場面、看時節,還要「看人出菜」。這些盤算都是一個掌廚家宴的主婦每年躲不過的考驗。

通常農事場的「做完工」和神明場的「作戲請人客」,要有八到十路菜;而喜事場的壽宴、婚宴則要十二路菜才夠隆重,這種時候就要從親友中找到好手來幫忙才能順利過關。

「食餐便菜飯」這話根本說得太客氣了!

我家的隔壁村子,有座歷史近兩百年、拜媽祖的地方公廟—笨港天后宮,每年農曆三月「媽祖生」、八月演「平安戲」酬神,祭祀圈內的家家戶戶都會擺酒席宴客,邀請自家住在外地的親友到家裡來「食餐便菜飯」。這話根本說得太客氣了!這一餐,所有的準備工作,從飼養拜媽祖的三牲當中那隻雞開始。基本上以雄雞為宜,有些主婦還會特別請專人到家裡來閹雞,倒不是廟方有舉辦閹雞秤重比賽,而是要讓雄雞長得更大,藉此向神明致敬答謝。另外,很務實的,閹雞肉吃起來比較甜。

農曆三月,北部農村春耕的農事暫告一段落,媽媽為了三月二十三媽祖生請人客,從月初就開始沒有一日得閒。首先要準備糯米打粄,如果前一年自家有種糯米,就要先叫爸爸操作家用型碾米機把糯穀脫殼備用,不然就要去村子裡的礱間糴米,接著上街採買紅粄內餡要用的紅豆、拜拜三牲要搭配的乾魷魚,還有家宴酒席要用到的筍乾、乾蝦仁、乾魚皮等等乾貨,當然也要跟豬砧的頭家先注文滷封肉的澎腿(客話:蹄膀)或是三層肉。更別說菜園裡要拿來炒花枝的荷蘭豆或是韭菜花、炒鯊魚的蒜苗、煮「水盤」要用到的包心白、小炒可以搭配的芹菜或是青蔥,甚至煮鹹湯圓必備的韭菜、裝飾冷盤用的香菜與「七層塔」(客話,即九層塔),這些青蔬早幾個月前就要種好,按時到菜園澆水施肥,能用自家產的就不要花錢買。

一桌菜有甜有鹹、有魚有肉,再煮一鍋鹹湯圓

媽媽的好手藝傳習自外婆,她回憶,每當附近人家有喜事,就會來找外婆去煮菜,「妳外婆圍身裙結著就去了」。去到辦喜事的人家,主人準備什麼菜就煮什麼菜,當場變化出來。例如有豬肚、豬腳、鹹菜、四神這幾樣材料,就可以變化出鹹菜豬肚湯、豬肚四神甜湯,沒錯!老式的客家宴客菜裡有豬肚煮四神這道甜湯,豬腳煮薏仁也可以是甜湯,豬腳如果不煮甜湯,也能拿來炆得鹹香入味,算得上是放在桌心的大菜。

私廚發揮創意,將客家鹹湯圓煨成一盤菜。(攝影/陳美禎)
私廚發揮創意,將客家鹹湯圓煨成一盤菜。(攝影/陳美禎)

一桌菜有甜有鹹、有魚有肉,再煮一鍋鹹湯圓,都只是基本款,最最重要的是要有能讓客人帶回去的等路(客話:伴手禮),例如紅粄、烰菜。紅粄一般都是拜拜或是老人家做大生日的壽宴會準備,有圓圓的龜粄、彎彎的桃粄,有包紅豆餡的也有包綠豆或花生餡的,最好是先用白色的糯米糰包好內餡,外面再用大紅染色的紅糯米團包起來,這手法叫「金包銀」,然後一個一個放進粄印,壓出代表長壽的龜紋或是壓出仙桃的模樣,蒸熟之後刷上一層薄薄的花生油,好疊在托盤裡疊成一座小山去敬神,最後,客人要回家時,每人帶三、五個回家吃平安或是分享福氣。

烰菜,是一道耗油的菜,要捨得用油,更要懂得用油。所謂「烰」就是用油炸,通常就是拿麵糊拌地瓜簽、南瓜簽、胡蘿蔔簽、芋頭簽或是用鹽炒熟的花生仁,想要顏色金黃一點、吃起來更香一點,就打一兩顆蛋調進去,炸好之後可以直接盛盤出桌當成一道前菜,或是放在冷盤裡面當成小菜,炸多一點也能當成等路給客人帶回去,讓沒來吃宴席的家人也能嚐嚐喜慶的滋味。

烰菜起鍋之後的油,充滿蔬菜的甜香,可以拿來炸紅糟肉,紅糟肉起鍋之後,油就沾了葷腥味,這時拿來炸魚剛剛好,經過這三輪,一鍋油用得精打細算恰恰好。

每盤都要有頭尾腳翅這「四點金」

舊曆二月初新婚,不過兩個月餘,適逢舊曆四月二十六日五穀爺生,我媽媽這位新嫁娘就被分派到掌廚的位置,她要負責操辦兩張桌的宴席。首先,拜五穀爺的雞豬魚這三牲可以拆成兩道菜,全雞對半剁成兩盤,每盤都要有頭尾腳翅這「四點金」,代表一隻全雞,是十足的誠意;然後一大條三層肉切成小指一般粗備用,乾魷魚用剪刀剪成細條狀,略略用米酒泡發,長短跟剛剛切好備用的豬肉一樣即可,舊曆四月尾的菜園沒有芹菜只有青蔥,豬肉、魷魚、青蔥再加一些充份量的豆干,一盤小炒俐落上桌!若有似無的米酒香,吃得屘姑爺尋味,往後,每年五穀爺生他老人家都指名要吃媽媽的這一味「小炒」。

「小炒」這道菜也有人把它稱為「炒肉」,各有擁護者,媽媽說:「講做客家小炒那是生意人的戲法。」對於客家菜油鹹香的特色呢?年逾九十的老太太回憶「剛結婚時,我家娘(客話:丈夫的媽媽)給我一缽豬油要煮一個月,十幾個人吃飯的大家庭欸!哪有可能放多多油去炒菜?講這話的人不是比我後生就是沒有拿過鍋鏟。」

時至今日,客家式宴席已經成為無菜單私廚的創意套餐,像外婆那樣「圍身裙結著就去了」的滋味,在鄉間已不可得。

三牲當中的乾魷魚和豬肉是小炒的基本材料(攝影/陳美禎)
三牲當中的乾魷魚和豬肉是小炒的基本材料(攝影/陳美禎)